申博sunbet官网,申博信用网

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当前位置: 网站申博sunbet官网,申博信用网 > 政府信息公开 > 市发展改革委 > 部门文件
索引号: 11341600MB05708556/202209-00093 组配分类: 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 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其他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规范性文件】?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申博sunbet官网,申博信用网印发《亳州市“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等6个专项规划的通知 文号: 亳发改综合〔2022〕288号
发文日期: 2022-09-09 发布日期: 2022-09-09
咨询机构: 贸易和服务业发展科 咨询电话: 0558-5555965
索引号: 11341600MB05708556/202209-00093
组配分类: 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 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其他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规范性文件】?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申博sunbet官网,申博信用网印发《亳州市“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等6个专项规划的通知
文号: 亳发改综合〔2022〕288号
发文日期: 2022-09-09
发布日期: 2022-09-09
咨询机构: 贸易和服务业发展科
咨询电话: 0558-5555965
【规范性文件】?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申博sunbet官网,申博信用网印发《亳州市“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等6个专项规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9-09 14:41 信息来源: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申博sunbet官网,申博信用网

印发《亳州市“十四五”服务业

发展规划》等6个专项规划的通知

 亳发改综合〔2022288

 

各县、区人民政府,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亳州芜湖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亳州市“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亳州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亳州市“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亳州市“十四五”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规划》《亳州市“十四五”粮食和物资储备发展规划》《亳州市“十四五”人口发展规划》等6项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各专项规划总结了我市“十三五”期间,在服务业、能源和循环经济、开发区建设、粮食和物资储备、人口发展等领域取得成效,部署了“十四五”时期各领域开启新阶段、迈上新征程的重点工作,请各地、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理念,圆满完成各专项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年9月5日    


亳州市“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为不断满足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人民群众消费需求升级需要,更好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依据《安徽省“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及《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总体要求,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十三五”发展回顾与总结

 

“十三五”以来,亳州市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全面落实国家和省申博sunbet官网,申博信用网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持续加强政策引导、强化要素保障、推动环境优化,积极推进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建设,深入推进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全市服务业整体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第一节 发展基础

 

规模能级不断扩大。“十三五”期间,亳州市服务业增加值从2015年的377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918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除2020年受疫情因素影响外),超额完成“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突破650亿元”的发展目标。服务业能级规模显著提升,市场空间显著扩大,发展潜能显著增强,为“十四五”服务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务业占比逐步增加。2015年,亳州的三次产业结构为20.7:39.3:40.0,到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4.2:35.0:50.8,服务业占GDP比重从40%增长到50.8%,提高10.8个百分点,服务业成为亳州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板块,也是最强劲的增长极。

服务业对投资拉动作用进一步突出。“十三五”期间,服务业年均投资增长16.5%,超过制造业投资9.3%的增速,对全市投资增速贡献率达到63%。“十三五”期间一批重点服务业项目建成运营,服务业项目投资完成率、开工率、竣工率均处于全省靠前位次。

服务业发展环境不断完善。“十三五”期间,随着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全市积极推进政府、企业、市场、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改革,探索建立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服务支持体系,扶持服务业企业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

服务业集聚示范效应加强。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获批省级服务业集聚区11家,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园区2家。服务业集聚示范效应逐步显现,空间布局进一步完善。

政策性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争取国家层面服务业领域资金(包括中央预算内资金)4503万元,累计争取省级层面资金5030万元。累计兑现新增规上和省重点服务业企业市级奖励资金2825万元,惠及企业403个,其中规上企业162个、省重点企业241个。市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累计支持服务业项目31个、支持金额1395万元。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亳州市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变化,必须胸怀两个大局,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带来的新特征和新要求,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多重国家战略叠加为服务业发展创造新机遇。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加快长江经济带发展、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推进中原城市群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有利于亳州发挥承东启西、左右逢源的区位优势,全面提高参与区域分工和竞争的能力,推动现代中医药、白酒、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主导产业申博sunbet官网,申博信用网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国家出台《促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安徽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推动皖北地区高质量发展,支持亳州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有利于亳州乘势而上、建立享誉世界的城市品牌。

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服务业发展增强新动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科技革命,给服务业发展模式带来了深刻变革,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新方向、新内涵。新科技的运用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力推动了服务业的产业创新和转型升级,极大地拓展了服务业辐射范围,同时催生了层出不穷的新兴服务领域和新业态,促进了服务业的智慧化以及经济附加值的增加。

两业融合发展为服务业发展带来新契机。随着新一轮信息产业发展和全球制造业逐渐由单一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相融共生、协同发展,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安徽省重点聚焦两业融合发展,探索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地区融合发展新路径。亳州要引导中医药、汽车及零部件、纺织等制造业向服务业衍生,引导服务业向制造业渗透,形成双向互动发展。

新型城镇化与消费升级为服务业发展拓展新空间。随着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共同富裕扎实推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居民消费逐步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从实物消费向服务消费转变,有利于我市进一步增加服务业有效供给,优化服务结构,改善服务质量。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新优势。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示范效应持续放大,《中共中央国务院申博sunbet官网,申博信用网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的发布,有利于更深层次的推动改革,更宽领域的开放合作,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亳州要充分发挥好“中医药集散市场”的优势,加强与全球和全国市场的链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培育服务业发展新优势。

与此同时,我市服务业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小:亳州服务业整体发展不平衡,内部结构不尽合理,主要集中在商贸、物流、旅游、餐饮、房地产等传统服务业上,而新兴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所占的份额相对较小。二是企业主体不够强。规上服务业企业数量偏少,龙头企业对产业的带动辐射较弱,中小微企业发展质量不高,服务行业创新能力不足,企业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环境。三是人才短缺引进难度大。服务业人才缺乏、专业人才的存量与增量难以适应服务业发展需要,中高端人才和实用技术型人才相对不足,另外人才使用和交流机制不尽合理,跨区域人才合作进展缓慢。四是体制机制不够完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土地、金融、技术、数据等要素支撑不足,部分行业或者领域市场化程度低、准入门槛较高,行业商协会发展不足、作用发挥不充分。五是疫情对服务业的持续冲击。疫情发展无疑对服务经济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就业等方面造成重创,并且这种影响是持续的、长期的存在。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优势和潜能,全面实施“六一战略”,开展服务业“锻长补短”行动,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重点载体,加强与全国统一大市场链接,提升辐射能级、融合实效、服务品质,扩大服务供给,创新业态模式,深化开放合作,努力构建优质高效、普惠多元、竞争力强、充满活力的服务业新体系,在长三角一体化、中原经济圈发展中体现“亳州服务”的品质与担当,打造区域性现代服务业高地。

 

第二节 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创新政府对服务业发展的引导作用,维护市场规则秩序,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营造舒适营商环境。

——厚植优势、两业融合。利用获批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的契机,充分挖掘中医药、白酒、汽车及零部件、纺织等制造业对服务业的衍生带动潜能,鼓励企业内部的服务功能从生产功能中分离,发展创新孵化、研发设计、物联服务、远程控制、售后服务等服务业态。

——锻长补短、品牌塑造。深入开展服务业锻长补短行动计划,使服务业 “短板”成为亳州高质量发展的“跳板”。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积极培育一批服务业品牌项目,为全省打响“皖美服务”品牌助力。

——链式发展、数字赋能。围绕重点产业布局进行建链、补链,围绕传统优势产业提升进行固链、强链,通过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构建能够服务区域发展的亳州特色“服务链”。把数字牵引作为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充分结合“数字亳州”的建设,为服务业发展注入动力新引擎。

——以人为本、包容共享。顺应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转变,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普惠性服务供给,申博sunbet官网,申博信用网更好满足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高品质服务需求,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第三节 总体目标

 

“十四五”期间,积极打造一批符合“亳州服务”地域特色的名企、名家、名师、名医、名展、名赛、名节、名会,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服务业企业集团,创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知名服务业品牌,建设一批带动作用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不同类型的产业平台。到2025年,初步建成世界级中医药产业资源配置中心、长三角一体化北翼服务网络节点、安徽服务经济改革创新重点城市。

表1:“十四五”服务业发展目标

序号

指标

2020年

2025年

年均增长(%)

1

服务业增加值(亿元)

918.17

1400

7.6

2

服务业投资增速(%)

4.7

——

5

3

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

41.8

≥42

——

4

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8.6

12.3

7.4

5

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

28.8

——

16

6

服务业法人单位数(万家)

4.4

6

——

7

服务业皖美品牌示范企业(家)

——

5

——

8

新增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示范园区(家)

[2]

[10]

——

9

省级以上“两业融合”示范单位(家)

[2]

[5]

——

注:[]内数据为5年累计数。

 

第三章 强化资源配置能力,加快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构建要素链接、市场链接、规则链接的内外循环通道,提升生命健康服务业、文化旅游业、现代物流业、商贸流通业、农业服务业的竞争力,促进亳州传统优势产业提高发展质量与能级,增加产业效益与社会效益。

 

第一节 以中医药为特色,拓展生命健康服务内涵外延

 

以打造世界中医药产业资源配置中心为目标,积极推动中医药产业向生命健康服务业衍生,到2025年,生命健康服务业产值达到300亿,服务贸易总额达到20亿,新建中医(药)学院、科技研发平台、产业园区、重大项目等各类产业载体不少于30个,中药产业、医疗、保健、科研、教育、文化、国际合作等各领域全面协调发展,“世界中医药之都”在全球形成较强的品牌影响力。

补齐中医短板,促进“医”与“药”协同发展。依托中药产业基础优势,加快填补中医短板,解决“药强医弱”的状态。建成以中医类医院为主体、综合医院等其他类别医院中医药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中医门诊部和诊所为补充、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争取与国内外知名医院合作,在亳州创办1所市级中医类医院,推进蒙城中医院创建三甲医院,涡阳中医院、利辛中医院争取升级为三级医院,在亳州市其它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等非中医类医疗机构设置中医药科室。

对接安徽自贸区,打造中医药贸易示范区。紧跟“一带一路”与“双循环”国家战略步伐,加强与省自贸区的深入合作,打造中医药贸易示范区,积极向全球弘扬中医药文化,推进中医药走出去,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推动亳州中医药在海外创新发展。支持优秀企业机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建设中医药中心,面向沿线民众提供中医医疗和养生保健服务。支持企业建立海外研发中心或实验室、营销中心、直销药店等。借助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平台,积极探索国际合作对外服务新模式。

参与组建长三角中医药发展联盟,促进区域联动。以“长三角一体化”为契机,推动中医药行业标准认证一体化建设,建立长三角地区中医药行业专家共享、科研共享、教学共享、管理共享的合作共建模式。充分利用现有政府间合作机制, 加强传统医学政策法规、人员资质、产品注册、市场准入、质量监管等方面的交流沟通和经验分享,建立城市间的联席会议制度。积极推动长三角地区中医医疗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中药企业机构开展科技合作,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和合作平台。组建中医药健康科普共享平台,建立中医药期刊联盟,培育一批长三角地区特色中医药服务贸易项目和服务品牌、旅游品牌。

推进中医药科研院所和人才队伍高水平发展。大力支持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的发展,争取与国内外中医药高校、研究所等机构合作,在亳州开办1所中医类院校(分校)及多个相关的重大科技教育平台。加强中医学科、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重点专科数量上取得新突破。加快中医康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整合亳州本地及外地国医大师、名中医,通过大师工作室、中名医传承工作站、中医讲堂等形式,着力培养高层次中医药领域人才

拓展中医药健康养生养老服务的深度与广度。按照“医、护、康、养”一体化新模式,着力打造融合医疗、照护、康复、养老为一体的中医药特色医疗养老机构。鼓励新建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明确将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加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严格落实新建城区、居住(小)区按照人均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养老服务设施。支持中医医疗机构开展与社区、家庭结合的医养服务,建设医养、康养结合示范基地。医院要设立老年病科或老年病诊室,逐步增加老年病床位,加强中医药老年病诊疗能力建设。

专栏1   生命健康服务业重点项目

谯城区:亳州市第二人民医院PPP项目、亳州市肿瘤医院、亳州市中医院二期工程、亳州市儿童医院、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亳州市人民医院急诊大楼、亳州市人民医院传染病病区改扩建、谯城区人民医院、谯城区医共体综合医疗卫生服务提升项目、谯城区第二人民医院(传染病医院)、谯城区妇幼保健中心、谯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谯城区华佗城市医养中心、亳州市谯城区乡镇基层卫生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村级卫生室)建设项目等14个项目,总投资49亿元。   

涡阳县:涡阳县乡镇区域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工程、涡阳县中医院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项目(老年康复中心)、涡阳县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涡阳县中医院提标扩能项目、涡阳县第六人民医院、涡阳县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涡阳县传染病医院、涡阳县人民医院北区项目、涡阳县公办养老院提升工程等9个项目,总投资43.4亿元。

蒙城县: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传染病医院、蒙城县第二人民医院新院区(一期)项目、第三人民医院优抚医院、生态康养岛建设项目、蒙城县肿瘤专科医院、蒙城县卫生系统信息化项目、蒙城县中医院医养结合综合康疗中心项目等7个项目,总投资46.63亿元。

利辛县:利辛县中医院新区项目、利辛县第三人民医院项目、利辛县宝璋医院二期工程等3个项目,总投资15亿元。

 

第二节 以全域旅游为导向,延伸文化旅游业深度广度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顺应新发展格局,全面开创文化强、旅游旺、体育火、百姓乐的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力争2025年,成功创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争创国家5A 级旅游景区1 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 家,力增国家4A 级旅游景区4-5 家,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2-3 家;培育一条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两条国家级精品旅游线路初步建成文化旅游强市,接待国内外游客年均增长15%以上,文化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

推动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建设。以创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围绕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依托全市产业园、药材市场、特色小镇等,完善中医药健康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拉长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链,形成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体系。重点做好“十个一”工程,推动亳州中医药健康旅游联盟成立工作,推动中医药消费旅游区、中医药休闲观光旅游示范区、中医药工业旅游示范区、中医药历史文化体验区“四区”建设,建设一批以中医药健康养生为主要内容的中医馆或者国医工作室,建设一个国家二级以上的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建设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康养特色小镇,加快推出亳州名吃、亳州药膳、华佗文创、主题酒店等一批健康旅游产品,提升一批旅游商品特色购物街区,培育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精品线路,叫响“世界中药之都健康养生亳州”品牌。

打造“一城两带三组团”的文化旅游大格局。围绕谯城区所在的中心城区建设,统筹建设一个代表亳州、展示亳州的核心风貌区和中心服务区;长远谋划、分段分期打造涡河文化旅游景观带,沿河打造“道源问道”国家级文化旅游线路。根据“中心地—增长极”区域协同发展理论,围绕中心旅游城市建设,扎根三县文化资源特色,打造以老子道文化为核心的问道涡阳文化旅游组团、以庄子文化为核心的逍遥蒙城文化旅游组团,以及以生态观光为核心的好水利辛生态旅游组团。

发挥龙头项目的引领带动作用。以重点项目为着力点,以点带线,以线成面,促进文旅大发展。整合古城文化旅游资源与项目,在4A 级景区创建的基础上,持续推进亳州古城5A 级景区创建,打造与“徽州古城”相响应的、最具影响力的“亳州古城”,在全省树立“南徽州、北亳州”的亳州古城品牌形象。加快北关历史街区的改造工作,争创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深入推进“智慧文旅”建设。依托“皖事通”APP、“亳州旅游”APP,以及待开发的“亳州乐游”和“亳州民宿”APP等,为市民游客提供知识、信息资源一站式智能服务平台。建设以亳州二夹弦为代表的地方戏曲剧种数据资源库,推动道家文化、曹魏文化、中医药文化、酒文化数字化,通过5G网络、虚拟现实、三维图形图像等新技术,实现亳州二夹弦、五禽戏、亳州清音、白酒酿造工艺等文化遗产的预防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建立文化大数据体系。利用数字技术推进花戏楼、曹操运兵道、城市展览馆、市博物馆等智慧旅游景区建设。

促进文旅文创衍生品不断创新。丰富“亳州礼物”产品内容,围绕名人、文化、白酒、中药、五禽戏等特色资源,鼓励创意设计一批带有亳州符号、紧贴亳州特色的“名、优、特、新”旅游商品,开展诸如“亳州十大伴手礼”等创意评选活动,培育一批“亳州旅游必购商品”,推荐入选一批“安徽旅游必购商品”。围绕“华佗牌”、“曹操牌”、“老子牌”、“庄子牌”,聚焦生活用品、文化用品、艺术品、娱乐产品等文创载体类型,打造“IP 衍生型”文创产品。推进“千古一亳”、“曹操在亳州”益智玩具套装、“曹操运兵道智慧迷宫”、“复归?文房六礼”、“亳文化锡包壶”等现有文创产品成果转化生产。

专栏2   文化旅游业重点项目

谯城区:古井白酒文化小镇、曹操宗族墓群国家遗址公园项目、亳州市博物馆新馆、亳州市大剧院项目、谯城区谯陵景区项目、谯城区全民健身场地建设项目、谯城区文图中心项目、谯城区华佗故居项目、谯城区非遗保护中心等9个项目,总投资55.5亿元。

涡阳县:城西田园综合体、范蠡西施文化园、龙山生态休闲度假区、涡阳县烈士陵园红色旅游等4个项目,总投资9.3亿元。

蒙城县:蒙城县涡河城市公园项目、茨淮新河纪念馆、万佛塔景区及城隍庙老街改造项目、庄子文化产业园、蒙城县文化馆、蒙城县图书馆、黄庄红色主题公园、尉迟寺考古遗址公园、田园欢乐谷、桃花源生态农业旅游基地等10个项目,总投资56.15亿元。

利辛县:阚泽湿地公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项目、利辛县文化中心、利辛西淝河湿地文化创意园等4个项目,总投资15.3亿元。

 

第三节 以枢纽城市为目标,加快多层次物流体系构建

 

加快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区域物流特色明显、专业化智能化水平较高的现代化物流服务体系,打造沿淮区域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皖北地区及中原经济区重要的生产生活物资集散基地。到2025年,物流业增加值突破15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

完善基础设施,打造多式联运物流枢纽。加快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打造皖北地区、沿淮区域及中原城市群重要的物流枢纽城市和农副产品物流基地。以涡河为依托,发展物流航运,以青阜铁路为依托,建设集铁路、内河运输及公路运输等为一体的多式联运物流区,开展多式联运业务。通过城际铁路、高速公路路网和码头的布局优化与加速建设,提升货运能力。做好亳州机场二期工程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尽快实现全线动工,科学谋划和统筹推进机场整体功能布局、完善周边功能配套。加速形成“公、铁、水、空”综合物流枢纽。

推动重点物流园区基地项目加快建设。以物流重点项目为抓手,推进重点物流园区建设和发展,着力打造一批中药材、酒类等物流聚集区。完善城乡配送网络体系和一体化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推进鲜活农产品产地预冷、初加工、冷藏保鲜、冷链运输等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亳州港多式联运综合物流园、高铁新区现代物流园、亳州机场空港物流园建设,构建水、陆、空多式联运高效物流服务体系

积极盘活存量物流仓储设施。坚持“控增量、消存量”,加快引入专业物流运营商,积极盘活现有存量仓储物流项目资源,探索建设为企业服务的专业物流园区。严格控制仓储物流用地新增,在支持流通企业建现代物流中心,发展统一配送的同时,也要禁止以物流中心、商品集散地等名义圈占土地,防止土地闲置浪费。鼓励以租赁方式供地,再通过设定有效的租赁期限,减少“圈地”和土地闲置情况。

构建三级物流疏散体系。积极培育物流龙头企业,以信息流网络建设为重点,畅通连接河南郑州、山东潍坊、江苏徐州等区域物流中心的信息流渠道,建立亳州皖西北区域物流中心的地位,促进亳州融入长三角。发展骨干物流企业,以服务大中型生产企业、大型商业连锁企业、批发市场为目标,辐射三县一区及周边县区。发展众多小型物流企业,以服务小型企业和社会零散商业店铺为目标,送货上门,辐射乡镇。

建立应急物流体系。通过国家储备应急物流系统和社会公共应急物流系统的有机结合,构筑全市应急物流保障体系,以应对疫情防控等公共安全事件产生的集中特殊物流需求。建立健全应急物资检测网络、预警体系和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调拨及紧急配送体系,重点建设粮油、医疗卫生和油料物资等储备和调运分拨系统,加强对物资储备的监督管理。

专栏3   物流业重点项目

谯城区:亳州港多式联运综合物流园、谯城区综合电商物流项目谯城区粮食仓储和物流项目、谯城区30万吨粮食仓储建设项目、长三角优质专用粮食烘干仓储项目、国家级亳州加工贸易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亳州市铁路物流基地及附属道路建设项目(乡村振兴项目)、保税仓项目等8个项目,总投资84亿元。

涡阳县:空港物流园、涡阳港“公铁水”多式联运物流园区、城东物流园、涡阳新站综合物流园、涡阳县电商物流中心、公共配送中心建设项目、智能快件箱建设项目等7个项目,总投资67.98亿元。

蒙城县:开发区智慧仓储物流基地、电商快递产业园、蒙城县冷链物流项目、蒙城县综合商贸物流园项目等4个项目,总投资22.5亿元。

利辛县:利辛县冷链物流中心项目、利辛县智慧物流园、交通物流园、利辛县港口粮食仓储物流建设项目、铁路粮食物流园、高速路口交通物流园等6个项目,总投资23.4亿元。

亳芜现代产业园区:亳芜园区4个在建物流项目,总投资18.8亿元。

第四节 以流量经济为抓手,提升商贸流通业辐射能级

 

通过建设打造流量经济发展平台,提高经济高集聚、高辐射、高质量发展水平。到2025年,流量经济总规模突破500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5亿元,年均增长7.5%以上,进出口总量突破15亿美元。新培育电子商务示范镇20个、电子商务示范村50个。

培育壮大商贸流通市场化主体。积极培育大型商贸市场化主体,支持流通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联合、兼并、合资、合作、特许经营等方式,跨行业、跨地区整合资源。完善流通业品牌培育保护机制,鼓励流通企业申报中国质量奖、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安徽老字号、省政府质量奖、省著名商标等,支持“老字号”企业加快产业开发、品牌建设,扩大品牌影响力,提升市场竞争力。

完善城乡流通网络体系。加快实施亳州市主城区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培育药都印象、批发主导型、零售主导型、商务休闲主导型、商贸物流主导型五大功能区,构建“一城三圈”的商业格局。促进商品交易市场转型升级,发展城市便民商业,加快推进城区菜市场、便利店、早餐店、家政服务点等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整合商务、供销、邮政、快递等资源,推进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大中型商贸流通企业合理布局建设农村商品配送中心、乡镇商贸中心和农村直营连锁店,构建工业品、农产品双向畅通的流通渠道。

以花茶为抓手,鼓励商贸业线上线下融合。以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的花茶产业园(基地)为主平台,利用在全国道地药材产区的N+50布局体系,完善亳州花茶产业货源的采购渠道,鼓励花茶生产企业通过统一的采购渠道实现集采;利用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的场地组建花茶交易大厅,作为全市花茶对外展示、交易、流通的窗口;利用交易中心的线上电商平台及直播渠道,拓展线上交易渠道;利用供应链基金和徽商银行等金融支持,同步建立供应链、金融链、区块链、信息链、数据链,迅速打造并凸显出世界中医药之都的花茶集散地。

培育系列品牌节庆活动,扩大城市影响力。继续办好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暨全国(亳州)中医药交易会、芍花养生文化旅游节、华佗祭祀大典、全国药膳大赛等中医药旅游节会活动,积极谋划争办中国国际健康旅游大会,力争永久性会址落户亳州。围绕亳药花海休闲观光大世界,举办中国芍花养生文化旅游节,融入游园会、相亲会、灯会、古装会、民俗汇演、美食汇品、文创商品设计大赛、网红直播会等一系列活动,通过活动吸引商流,人流。

专栏4   商贸流通业重点项目

谯城区:亳州海港城、亳州农贸城冷链交易区、谯城区陵西湖周边商业和文化用地综合开发项目等4个项目,总投资66.1亿元。

涡阳县:城东农贸大市场、新型专业市场建设项目、涡阳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涡阳县会展中心、涡阳环球港项目、涡阳城市商业综合体、涡阳商业综合体、涡阳县农机大市场、美食街等9个项目,总投资82.1亿元。

蒙城县:晶宫广场、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蒙城综合商贸中心、城投?时代广场、鲲鹏广场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等6个项目,总投资48.1亿元。

利辛县:农贸市场建设及升级改造项目(2.7亿元)、农产品批发市场(6亿)、利辛国宾府(17.75亿)等5个项目,总投资113.45亿元。

 

第五节 以三农建设为中心,保证农业服务业惠农惠民

 

到2025年,农村服务业体系健全完备,农村服务业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农村就业结构更加优化,农民增收渠道持续拓宽,农村服务业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稳定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健全经费保障、绩效考核激励机制。采取财政扶持、税费优惠、信贷支持等措施,大力发展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竞争充分的社会化服务,推行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等服务模式,扩大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范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经营性服务组织从事农业公益性服务。

促进农村电商形成示范引领效应。进一步巩固利辛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成果,加大对蒙城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建设指导力度。在巩固19个省级电商示范镇,62个省级电商示范村成果基础上,再培育一批农村电商示范镇村支持传统企业和电商创业者通过电商知名平台开设旗舰店、专营店推销我市农产品。支持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特产品馆、扶贫产品馆进行销售农产品。

积极发展智慧农业,提升农业经营网络化水平。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进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建立农业数据智能化采集、处理、应用、服务、共享体系。研发应用多功能农田作业、农机智能、设施农业、小型轻便作业装备,加快发展精准播种、精准施肥(药)、疫病防控、农产品加工、冷鲜物流等智能化装备。强化粮食生产气象服务能力,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风险预警。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支持农业科技园区提档升级,推进农业科技园区成为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研发转化、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现代农业新兴产业集聚的重要基地。支持企业对接相关专业科研机构,探索建立农业协同创新平台,推进科研成果转化等深度合作。强化农业科技运用,充分利用地方大豆种质资源,加强新品种培育,提高涡阳大豆内在品质;加强药用植物组培繁育中心建设,加快中药材提纯复壮和种子种苗培育。

扶持发展新型农业服务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社,引导规范运行,着力加强能力建设。推进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创新试点,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培育发展混合所有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的教育培训力度。

 

第四章 紧扣两业融合主题,促进生产服务融合创新

 

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着力促进科技赋能、跨界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发展。

 

第一节 以城乡人口为依托,丰富人力资源服务内容架构

 

围绕亳州市及皖北地区庞大的城乡人口基数,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把人力资源服务业作为十四五期间重点突破的产业方向之一。到2025年,人力资源服务业综合产值力争达50亿元,培育在全省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人力资源行业领军企业5家、人力资源服务骨干企业10家。建设市级以上示范性公共实训基地8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7个、家政实训基地5个。孵化亳州特色劳务品牌3个。

构建人力资源产业生态,壮大产业规模与能级。以亳芜2.5产业园为主要载体,集聚劳务派遣、劳务外包、人才招聘、委托代办、咨询管理等各类人力资源机构,提供人力资源需求分析、工作分析、员工培训、绩效考评、相关调查等多元服务功能。着力筹建亳州市级人才发展集团,支持通过兼并、收购、重组、联盟等方式,培育一批有核心产品、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综合性人力资源服务企业集团。积极培育一批创新型中小微人力资源服务企业,鼓励发展有市场、有特色、有潜力的专业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推进人力资源跨区域合作发展机制。积极探索长三角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新模式,汇集人力资源数据信息,继续利用好长三角区域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协同发展论坛、皖北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联盟、亳州市人力资源服务协会等平台,以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为契机,促进人力资源要素的有效供给。鼓励采取“双聘制”等方式开展区域人才合作,发展“星期天工程师”、“云端工程师”和“轨道人才”等人才共享模式。

对接市场诉求,提升职业技能培训校企合作水平。围绕亳州“4331”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诉求,加强职业技术院校和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开展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转业培训,组织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残疾人等参加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组织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失业人员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

实施“药都工匠”与特色劳务品牌培养行动。实施“药都工匠”培养行动,组织技能大师评选,努力打造技能拔尖、技艺精湛的技师队伍。实施“技能亳州”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围绕亳州养生特色,筹建“大健康产业品牌孵化园”,着力打造“亳州药膳”“亳州中医保健”“亳州花草茶”等类似“沙县小吃”、“兰州拉面”式特色劳务品牌,不断输出劳务品牌。

积极引导亳州籍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就业。将招才引智融入全市招商引资推介会、“亳州老乡,请您回家”恳谈会等,在上海、北京等地举办“双招双引”推介会、依托驻外商会、驻外办事处等设立 “亳州市人才工作服务站”,聘请近有影响力的企业家和知名人士担任招才引智顾问。开发“外出务工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动态掌握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地点、从事行业、薪资水平、工作意向、服务需求等信息,经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推送就业创业政策,智能匹配就业招聘岗位,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专栏5   人力资源服务业重点项目

谯城区:亳州学院中医药学院建设项目、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二期工程项目、亳州大型国防教育基地项目、亳州市谯城区综合教育实践基地项目等4个项目,总投资22.4亿元。

涡阳县:对外经济合作服务中心、涡阳县职业教育园区一期项目等2个项目,总投资18亿元。

蒙城县:蒙城县职教园三期建设项目、蒙城县技工学校建设项目、高职院校新建项目等3个项目,总投资18.3亿元。

利辛县: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利辛县创业服务中心、城西片区机电科技学校(职教园)、利辛第二中等职业学校(北区)项目等4个项目,总投资18.3亿元。

 

第二节 以创新驱动为重点,加强科技服务业体系化建设

 

到2025年,打造一批功能齐全、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的综合科技服务平台,科技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引进30家科技服务机构。

优化公共检测检验服务合理配置。围绕中药、农副产品、纺织、汽车等主导产业产品和环境检测,培育和引进一批专业检验检测机构,建立公共检测服务平台,提高检测服务水平。探索建立自动化、数据化、智能化的中药材及饮片性状鉴别检测技术平台和数据库系统。充分整合中药材进出口检测中心、市药检所、市农检所、国家中药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资源,探索设立亳州中药检验检测研究院。发挥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室作用,结合亳州中医药产业特点,在中药新药、制剂研发,保健食品、药膳产品开发上提供科技保障和智力支持。

打造开放共享的研发设计服务体系。统筹协调在亳高校、科研院所和大企业的科技研发资源,面向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提供专业化的研发服务;鼓励各类企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支持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进一步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加强与长三角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围绕亳州主导产业搭建产业技术研究院及公共研发服务平台,通过自主研发、合同科研等方式,组织开展行业共性技术开发和孵化培育新兴产业,强化支撑产业创新发展的服务能力。

健全协同规范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加强与G60科创走廊沿线城市对接,鼓励各类科研机构与企业建立科技成果供需信息共享平台,提高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探索通过合同科研、专利使用许可、衍生公司、概念证明中心、创新集群等多种途径实施技术转移转化,积极探索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技术交易模式;推动技术成果的商品化、资本化和证券化,鼓励和引导科技成果进入技术交易市场。引导社会第三方机构开展技术转移服务,鼓励高校、科研院所设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促进科研成果推广转化。

搭建功能完备的创业孵化服务体系。加强与长三角科技资源型城市的对接,设立离岸孵化器。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各类重点实验室、科技孵化器,引导和扶持企业创建省级、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提高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于一体的创业孵化链条;引导传统孵化器与新型服务有效融合,盘活园区、企业办公楼宇和厂房,打造一批创客服务平台和创客空间;支持企业搭建开放的创业孵化服务平台,为创业者提供"供应链+创投+市场"资源支持,衍生创业群落。

构建专业高效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促进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信息、商用化、咨询、培训等各类服务机构集聚发展,构建"1+6"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强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政策咨询、专利分析、预警、导航和战略指导能力,鼓励中介机构参与版权登记、交易和保护。推进设立"知识产权银行",建立专利运营基金,采取并购、许可、转让和组建专利池等方式,推动专利转化、交易和运营;培育壮大知识产权中介服务品牌,建立全市知识产权服务业联盟,发挥行业组织自律作用,开展机构分级评价,建立健全信用管理制度,提升服务质量。

 

 

专栏6   科技服务业重点项目

谯城区:中药材智能快检体系及基础大数据建设项目、亳州闽台健康产业园、智慧园区平台及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谯城区数字农业及数字乡村建设项目、谯城区科技创新暨中医药核心品种基础研发平台等5个项目,总投资28.8亿元。

蒙城县:电子信息产业园、蒙城县开发区真空设备高端制造共享产业园项目、蒙城县建材家居智能化产业园项目、蒙城县科技馆(青少年科学文化交流中心)项目、智慧城市大脑项目、蒙城县5G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蒙城县视频监控补盲和结构化分析应用平台建设项目等7个项目,总投资40.23亿元。

利辛县:利辛县科技馆、利辛县大数据中心、利辛县综合科技服务中心、5G通信网络建设、中小创新型企业孵化基地、利辛县数字档案馆等6个项目,总投资3.28亿元。

 

第三节 以服务实体为本质,提升金融促进经济活力水平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等,加快金融领域协同改革和创新,到2025年,亳州市金融业占GDP比重达到6%左右。力争引进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力争培育上市企业1-2家,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3-5家、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超过50家,实现直接融资800亿元。

实施金融产业集群升级工程。引进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领军金融企业,鼓励支持大型企业来亳发起设立各类金融机构,增强金融资源归集和配置能力,聚集各类金融机构,增强金融业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大力培育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参与,不断丰富金融业态。

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鼓励金融机构对信用良好的企业给予授信项下流动资金贷款“无还本续贷”的还款便利。完善“税融通”合作机制,扩大小微企业受惠面。依托人民银行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推动大中型企业、供应链核心企业支持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结合“一都一区一基地”建设,引导金融业支持高水平建设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高质量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高标准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为重大战略实施提供有力金融支持。建立常态化融资对接机制,主动向各大金融机构总部宣传推介亳州,依托各金融机构协同推动,形成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等分工合理、相互补充的融资格局。充分利用政策性贷款、项目贷款、债券融资等中长期融资工具,支持亳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支持老城区优化提升、新城区高水平建设。充分利用政策性担保、贷款贴息、农村产权抵质押融资、保证保险等手段,支持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创新发展绿色金融。加大绿色产业信贷支持,引导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环保产业的信贷投入力度,创新抵押担保方式,发展排污权抵押贷款、合同能源管理融资等创新工具。探索研究制定政府补贴,实行优惠利率等促进政策,推动绿色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加快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在中央《申博sunbet官网,申博信用网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的框架之下,积极探索构建符合亳州实际的易操作的绿色信贷管理制度。

完善平台化的普惠金融信用体系。升级优化“我要贷款”平台,打造永不落幕的网上银企对接会,汇聚政府数据、互联网数据和第三方合作数据资源,建立数据驱动的信用服务与决策体系,利用相关数据为小微企业提供增信服务,打破银企信息不对称,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痛点。鼓励金融机构利用新兴金融科技手段进行业务流程再造、产品创新和风险控制。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切入点,充分运用信用建设成果,促进农村地区信息、信用、信贷联动,服务乡村振兴发展。

 

第五章 服务市民品质生活,推动生活服务不断改善

 

以服务市民高品质生活、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扩大开放服务半径为主线,推动体育服务、家政服务、社区服务精细化发展,促进城市能级、功能、品质整体跃升。

 

第一节 以健康亳州为目标,鼓励体育产业市场化运作

 

到2025年,初步构建结构合理、布局均衡、功能完善、门类丰富的体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各种经济成分竞相参与、共同兴办体育产业的发展格局。

聚集重点赛事,促进体育经济加快发展。以全国健身气功五禽戏大奖赛、亳州国际马拉松赛、环江淮万人骑行大赛、全国象棋甲级联赛等大型赛事为抓手,培育打造1-2 个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型体育品牌赛事。积极引进国际知名的体育赛事,努力打造有影响、有特色的赛事品牌,支持各县乡镇根据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特色举办区域性体育竞赛活动,鼓励企业举办商业性体育比赛。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城乡居民基本体育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培育体育健身市场,培养群众体育健身意识,引导大众体育消费。

结合文化旅游资源,加强体育平台建设。依托本地的文化旅游项目、文化旅游企业等,积极谋划包括体育产业基地、产业园区、运动休闲小镇、体育服务综合体等平台项目,为体育产业聚集发展提供良好公共基础设施条件,创造优良投资、创业、发展环境,通过整合资源,形成产业聚集,以局部示范效应带动体育产业整体发展。积极引进国内外有实力企业解决产业集群发展基础性问题,以重点骨干企业为核心,带动上下游关联企业协同发展,接通和延伸体育产业链条,带动产业平台内企业形成集团优势和综合竞争实力,促进体育产业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

完善城乡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社会资本投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与运营的有效机制,创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不断优化公共体育设施布局结构,构建市、县(市、区)、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鼓励专业机构、企业参与公共体育设施运营管理,推进体育设施企业化运营,掌握城区居民、县域农民健身休闲实际需求,提高公共体育设施利用率,建设体育健康社区;加强全民健身信息化建设,加快建设全市全民健身信息服务综合平台。

营造良好的全民健身休闲环境与氛围。发挥学校体育在激发和培养青少年体育兴趣和运动技能、引导青少年健康体育消费习惯养成中的重要作用;发挥体育社会组织在群众体育运动兴趣培养,体育运动技能提高,体育消费习惯养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舆论引导,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增强公众体育健身意识;丰富体育消费文化内涵,引导积极向上的体育消费文化形成;优化体育健身休闲消费市场环境,加强体育消费市场监管力度。

加快健身休闲场地与设施布局。响应智慧城市、绿色出行发展理念,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全民健身相结合,试点智慧社区健身中心建设。结合现有的健身休闲场所、空间,进一步挖掘水、路、空资源,根据实际需求,科学规划建设一批符合实际、贴近百姓需求、特色鲜明、智慧智能、运营高效的健身休闲场地与设施。重点建设一批山地户外营地、体育主体公园、青少年拓展训练基地、智能化步道系统、智慧健身场馆等健身休闲场地与设施。鼓励和引导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田园综合体等根据自身特点,建设特色健身休闲设施,带动休闲、养生、养心、健康等消费。

专栏7   体育产业重点项目

谯城区:亳州市体育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谯城区全民健身中心项目等2个项目,总投资11.4亿元。

涡阳县:涡阳县体育公园项目、涡阳县融媒体及文体健康中心、涡阳县应急广播体系项目、涡阳县城市社区文体活动中心等4个项目,总投资20.4亿元。

蒙城县:蒙城县全民健身步道项目、蒙城县体育公园 、蒙城县公共体育场、体育馆建设项目等3个项目,总投资13.46亿元。

利辛县:利辛县体育中心,总投资2.6亿元。

 

第二节 以宜居生活为准绳,保障家政服务业规范有序

 

以“服务管理规范、人员素质提升、行业创新发展”为重点,以市场主导方式补齐家政服务供给短板、优化家政服务供给结构,加快构建和谐宜居的家政服务体系。

健全城乡居民家政服务体系。引导家政服务企业多渠道、多业态提供专业化的提供居家养老护理、病残康复护理、孕妇产妇陪护、婴幼儿看护、烹饪、保洁、家务管理、小学生接送等生活性服务,推进规模经营和网络化发展,创建一批家政服务特色品牌。整合、充实、升级家政服务业公共平台,健全服务网络,实现一网多能、跨区域服务,发挥平台对城乡生活性服务业的引导和支撑作用。推动市县(区)家政服务培训基地建设,提升供给规模和服务质量,促进家政服务市场多层次、多形式发展。

共享家政服务行业数据信息。指导鼓励家政服务企业开发建设信息服务平台,逐步实现从业人员信息全程可追溯,建立从业人员档案及信息数据库,记录从业人员基本信息、从业经历信息及服务评价信息,逐步实现从业人员信息全程可追溯。对家政服务网进行升级改造,为全市家政服务业数据汇集、信息交流提供技术支撑。

树立一批家政行业标杆企业门店。引导各类家政服务企业规范发展,支持大中小型规范家政服务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并有针对性地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支持家政服务企业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增加服务供给,提升服务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加大对家政服务业品牌连锁企业的引导支持力度,鼓励其做强做大。积极开展家政服务企业星级评定工作。

鼓励家政服务模式创新。鼓励大型规范家政服务企业面向中小企业开发、开放自有服务平台。鼓励各类大型服务平台引入家政服务板块,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等多种方式进行家政服务交易,使家政服务的供给渠道更直接、更广泛、更透明。鼓励发展共享型家政服务员平台,更加精准地匹配计时型家政服务人员与消费者之间的供需时段,实现单一服务人员为多个消费者提供家政服务的功能。

健全婴幼儿托育体系。鼓励家庭育儿知识传播、社区共享平台等托育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拓展多元化托育服务体系。利用社区中心、闲置校舍等存量资源建立婴幼儿看护中心,建成一批具有带动效应、承担一定指导功能的示范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进一步提升婴幼儿照护服务能力。开展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举办托育服务机构,增加托位供给,提供婴幼儿照护服务,延伸服务内容。每年建成示范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2—3个,各县区每年至少建成1个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

 

第三节 以均等均衡为主线,扩大社区服务业的覆盖面

 

到2025年,全市基本建立起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相衔接,满足全体社区居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城乡社区服务业网络,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需有所供、难有所帮、老有所养、幼有所托。

围绕家庭日常生活,伸延社区服务业态。将洗染、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家用电器及其他日用品修理、社区保洁、社区保安等需要就近提供的家庭服务站点纳入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之中。合理布局,扶持社区内家庭服务业场所建设,通过依托各类社区服务设施改造建设、以奖代补等方式,为家庭服务机构提供场所设施。鼓励不设服务场所的各类家庭服务机构与医疗服务机构、社区管理和服务机构等加强合作,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支持家庭服务企业运用连锁经营等方式到社区设立各类便民站点。

拓展社区商贸服务业范围。新建居住区要按住宅面积的一定比例,设置以经营粮油、副食品、小百货等生活日用品为主的综合超市、便利店、快餐店和综合便民商业服务点。通过直营、特许或连锁等方式,大力推进社区便民、便利连锁网络建设,不断改善老居住区和农村社区的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加快发展社区医药、保健、洗染维修、代理服务等新兴服务网点,努力培育和发展连锁化、品牌化、规范化的社区服务企业。鼓励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等各种力量共同兴办社区养老、助残服务事业,积极探索政府鼓励、社会创办、自主运作的福利服务社会化新路子。

完善社区服务设施。推进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加大建设投入,按照每百户不低于30平方米,总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新建和改造社区总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的标准进行建设。,推进社区居住环境的绿化、美化、亮化,逐步完善以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为依托、专项服务设施为补充、服务网点为配套、社区信息平台为支撑的社区服务设施网络。鼓励在乡村建设综合性服务网点,提高农村居民生活便利程度。

规范城乡养老服务三级中心建设。落实三级中心职能定位、设施规模、人员配备、功能设置等要求,形成兼具行业监管、资源链接、直接服务功能的养老服务网络。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小微养老机构,强化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照护服务功能,为城市社区失能、高龄老年人提供就近就便的全托、日托服务。支持社会力量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街道、社区两级中心原则上无偿或低偿交由社会力量运营管理;推动市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在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中的应用。

 

第六章 统筹协调全市布局,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

 

按照集约、集聚、集群发展原则,统筹全市土地、厂房、仓库、办公楼宇、商业资源,促进辖区服务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统筹产业发展空间,引导产业全市域合理发展。

 

第一节 发挥各区县特色,积极引导错位联动发展

 

充分发挥谯城区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全力打造服务业发展核心区;依托蒙城、涡阳、利辛三县产业特质,着力打造错位发展的区域服务经济增长极。

谯城区:围绕建设享誉全国的“药都酒乡道源地?宜居宜业文旅城”的战略部署,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推动发展机制体制创新,优化服务业结构布局,进一步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积极构建以服务业支柱产业为主体、基础服务业为支撑的服务业发展体系,把谯城建成全国中医药生产性服务业创新标杆、国家中药材物流中心、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

重点产业引导:中医药科技服务、跨境电商、人力资源服务、现代商贸、曹魏文化旅游、金融服务、商务会展等。

蒙城县:优化县域空间配置,形成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相吻合、与现代制造业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与城乡居民需求相适应、具有蒙城发展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把蒙城县打造成为国内汽车及农机装备服务基地、长三角现代服务业转移的优先承载区、安徽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和皖北特色旅游热点目的地。

重点产业引导:汽车后市场服务、庄子文化旅游、商务服务、现代金融、电子商务、快递物流等。

涡阳县:围绕建设“老子涡阳、生态福地”的战略导向,打造涡阳老子文化旅游和健康养生福地品牌,将涡阳打造成为特色鲜明的问道涡阳旅游目的地。围绕绿色装配式建筑、生态有机农产品加工、智能制造、能源化工新材料、轻工纺织等主导产业发展需求,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把涡阳打造成为优势明显的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县。

重点产业引导:老子文化旅游、健康医养服务、农业科技服务、农村电商、劳务派遣外包等。

利辛县:充分发挥人文历史、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产业集聚度高、竞争力强、辐射影响力大的产业业态,把利辛县建设成为皖北商贸服务中心、安徽电子商务示范县和安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

重点产业引导:现代商贸、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科技服务、农村电商、快递物流、健康医养服务、服务外包等。

 

第二节 聚焦集聚区建设,打造多种类型产业集群

 

按照“空间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合、服务集成”的要求,努力把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成为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新常态的经济增长新引擎、承载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新平台、“双创”活力持续释放的宜商宜业新高地,利用五年时间,新增10家省级服务业集聚区。

现代物流集聚区。现代物流集聚区是指依托重要交通枢纽或海关特殊监管区,以现代物流产业为主体,以集聚第三方或第四方物流企业为主,形成社会化仓储、运输、配送、分拣、包装、加工、货运代理、信息有效集中的园区。

发展重点。根据实际需求建设货运枢纽型、商贸服务型、生产服务型等综合型物流园区,打造快递物流、粮食物流、冷链物流、医药物流等专业园区,建设形成一批多式联运综合枢纽。加强先进信息技术在物流园区中的应用,提升园区信息化水平,建设智慧园区。加快对园区现有仓储、转运设施、装载单元的标准化改造,支持标准装载单元器具在各物流园区之间循环使用。积极发展无车承运、甩挂运输、共同配送等运输组织方式。推动园区在具备仓储、运输、配送、转运、货运代理、加工等基本物流服务以及物业、停车、维修、加油等配套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供应链设计、管理咨询、保险、法律等商务服务功能。

科技服务集聚区。科技服务集聚区是指以科技创业和研发创新为重点,依托开发园区、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等进行建设,为区域提供技术研发、信息咨询、产权交易、技术推广、成果转化、检测认证等多样性专业技术服务的园区。

发展重点。引导集聚区围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以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产业和技术孵化器、技术交易市场和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为载体,以科技创业和研发创新为重点,促进研究开发、技术转移转化、创业孵化、知识产权保护和交易、科技咨询、检验检测、工业设计等加速集聚。

电子商务集聚区。电子商务集聚区是指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地理位置或虚拟网络平台集聚电商企业、配送服务及辅助企业,形成电商产业链,促进电商集聚发展的专业园区。

发展重点。支持电子商务集聚区引进国内外电商企业,加快电子商务运营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金融、培训、信息、展示、研发设计等功能,催生申博sunbet官网,申博信用网的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积极开展电子商务与旅游、农产品等产业协同发展的应用示范,加快发展旅游云商、特色农产品电商等电商平台。积极发展跨境电商。支持符合条件的电子商务集聚区申报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新型专业市场。新型专业市场是以产品批发和交易集散为主体,以大宗特色产品批发市场、商品交易中心、商贸城、商贸综合体等为载体,集商品集散、批发零售、交易展销、价格形成、信息发布、储运配送等功能为一体的区域。

发展重点。引导各类专业市场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对传统商贸升级改造,推进现代化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商品集散、批发零售、交易展销、价格形成、信息发布、储运配送等功能,推动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线上与线下融合互动发展,打造形成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面向全国的商品集散中心和采购中心。

旅游休闲集聚区。旅游休闲集聚区是以休闲度假、观光旅游、购物娱乐、文化体验等功能为主,依托风景名胜区、特色文化街区等载体,相关服务企业集聚的区域。

发展重点。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支持骨干企业和特色品牌做大做强,构建旅游休闲产业链,形成一批功能完善、特色鲜明、服务优质的旅游休闲集聚高地。加快发展一批旅游休闲型特色小镇。

健康养老服务集聚区。健康养老服务集聚区是依托良好生态资源、优质医疗保健资源等,以养老服务、医疗保健、健康管理、养生康复、健身休闲等为主形态,相关服务机构集聚发展的功能区域。

发展重点。利用自然、人文、康体、农业等多种资源,结合中医药技术方法,重点发展养生旅游、异地养老、老年产品设计研发、生活照料、保健品开发、高端医疗、健康管理、健康体检咨询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 着力打造一批融健身休闲、医疗养生、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特色鲜明、知名度高、带动力强的健康养老基地。推进养老、医护、康复相互衔接的医养融合发展示范区(机构)建设。

专栏8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己列入省级:亳州北关历史街区、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蒙城电子商务产业园、涡阳电子商务产业园、亳州青年创客空间筑梦社区、中国物流亳州综合物流园等12个项目。

其它:利辛县交通物流园、涡阳光机电产业聚集区、亳州市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谯城)、涡阳循环经济科技产业园、中国供销?涡阳农产品电商物流园、亳州市农产品物流中心、涡阳县西阳(阳港)产业园、涡阳县机场空港物流园、涡阳县多式联运港口综合物流园、亳药花海休闲观光大世界、林拥城、郑店子温泉旅游度假区、“乡愁—老集村”项目(蒙城)、森林公园慢行交通系统一期项目(蒙城)、曹市镇辉山红色村落、新兴镇红色旅游景区、义门古镇核心景区、涡阳老城历史街区、西淝河休闲旅游度假区、亳州市中医药健康旅游休闲集聚区(谯城)、利辛县阳光四季花海乡村旅游度假区、亳州市文化体育小镇(谯城)等42个项目。

 

第七章 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第一节 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加大简政放权力度

 

进一步加强市级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作用,重点研究制订涉及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大政策,协调解决现代服务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完善亳州现代服务业联合会等社会组织监管机制,大力发展与服务业相关的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进一步加大社会组织对企业服务的力度。进一步放宽服务业领域市场准入,营造平等规范、公开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发展现代服务业。

 

第二节 系统性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政策找人找企

 

持续开展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采取干部“一对一”跟踪服务,助企纾困解难。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提升“一网通办”水平,努力实现“最多跑一次、一次就办好”。最大限度减少企业投资项目前审批环节和审批时间,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切实提高投资项目建设效率。通过亳州市惠企政策“免审即享”平台实现数据共享比对,实现由“企业申报、分别审批、资金拨付”转变为“企业无感、主动筛选、在线联审、事后监管”的主动服务模式,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政策找需求’。

 

第三节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助力高质量发展

 

围绕服务业领域,亳州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新型网络、智能计算、产业转型、融合底座、融合应用、信息安全、科技创新等重点方面,发挥重大项目的牵引与带动作用,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支撑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泛在通用、智能协同、开放共享、支撑有力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保障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第四节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强化资金要素保障

 

针对服务业发展,要切实加强财源建设,做好资金要素保障,落实财税优惠政策,支持主导产业做强做大、重点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倍增发展、传统产业提质增效;要在科学理财、增收节支上下功夫,科学编制收支预算,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强化财源变动监测;要在改革攻坚、完善机制上下功夫,扎实推进改革,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健全激励机制,注重改革衔接;清理盘活存量资金,有效盘活资产资源,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大财政监督力度。

 

第五节 扩大对外开放广度,嫁接自由贸易政策

 

主动对接安徽自贸区合肥片区、蚌埠片区,强化对改革创新举措的复制推广,增强对上级管理权限下放的承接能力,重点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在政府职能转变、综合监管等领域的制度创新成果,加强对服务贸易领域制度创新成果的学习借鉴。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构建开放创新新格局、产业升级新机制、创新发展新模式,加快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亳州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

 

前      言

 

能源是国民经济稳定发展与民生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物质基础。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绿色发展与高效发展将成为我国能源体系建设的未来方向。“十四五”时期是亳州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提出的强化“两个坚持”、实现“两个更大”的目标要求,坚定地朝着现代化美好亳州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全面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落实高质量发展,确保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时期。为推动能源转型变革,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以《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安徽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为依据,在全面分析我市能源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大项目和保障措施,是未来五年亳州市能源发展的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也是指导各领域、各部门、各县区编制能源领域相关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政策和标准的重要依据。规划范围为亳州市全域,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25年。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形势

 

一、发展现状

“十三五”以来,我市持续推进能源领域保供应、调结构、控消费、提效率、惠民生等工作,能源发展转型升级初见成效,基本形成供应安全、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洁净高效的发展格局,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

(一)能源供应能力稳步提升

“十三五”以来,信湖煤矿、板集煤矿加快建设,全市煤炭生产能力达到1280万吨。电力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板集电厂建成投运,2020年全社会发电装机规模达373.4万千瓦,较2015年增长361.3万千瓦;发电量达123.8亿千瓦时,较2015年增长121.7亿千瓦时,增长近60倍。电网结构持续优化,新增35千伏至500千伏变电站34座,新增变电容量403.5万千伏安,10千伏线路联络率提升至79.5%,较2015年提高48个百分点。建成亳州至太和天然气干线,投运天然气管道总长度336.5公里,是2015年的1.3倍;新建天然气储备设施4个,新增储气能力26.2万立方米。集中供热加快推进,全市6个省级开发区实现集中供热全覆盖。

(二)能源消费结构持续向好

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81.8亿千瓦时较2015年增加35.8亿千瓦时,年均增长11%,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由2015年的15.65%提升至22.81%。煤炭消费量594.1万吨,其中,电煤消费415.1万吨,占比69.9%,高于全省12.4个百分点;石油及制品消费37.8万吨,年均消费下降1.6%;天然气消费3.2亿立方米,年均增长26.7%。煤炭、石油、天然气、一次电力、净调入电力、其他能源消费占比由2015年的57.21%、19.4%、4.14%、0.31%、18.95%、0%转变至2020年的76.8%、10.68%、8.64%、5.63%、-11.51%、9.74%,天然气、一次电力占比分别提升4.5、5.3个百分点。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量79.83万吨标煤,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15.3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较2015年提高14.4个百分点,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向清洁低碳转变。

(三)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

“十三五”以来,新增风电、光伏和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106.7万千瓦,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168.05万千瓦,占全社会总装机的45%,装机规模较2015年增长32倍;在建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33万千瓦。2020年,全市可再生能源发电量22.32亿千瓦时,较2015年增长近21倍。其中,光伏发电装机101.92万千瓦,发电量11.21亿千瓦时,占全市总发电量的9.05%;风电装机50.43万千瓦,发电量1.38亿千瓦时,占全市总发电量的1.11%;农林生物质发电装机12万千瓦,发电量8.11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6.55%;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装机3.7万千瓦,发电量1.59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1.28%。

(四)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十三五”期间,全市能耗强度0.301吨标准煤/万元,低于全省平均的0.434吨标准煤/万元;能耗强度下降19.07%,超额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5.07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9.8%,超额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11.8个百分点。城市建设区全面淘汰每小时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累计淘汰燃煤锅炉(设施)1924个、1005.3蒸吨每小时。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较2015年下降14.19%,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较2015年下降12.74%,全面完成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和单位建筑面积能耗降低目标。

(五)惠民利民工程成效显著

“十三五”以来,累计安排28.98亿元用于农网改造升级专项工程,农网户均配变容量由2015年的1.32千伏安/户提高到2.81千伏安/户,全市农网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823%。大规模实施光伏扶贫,全市255个贫困村建设村级电站,并网光伏扶贫装机50.6万千瓦,惠及贫困户19424户。实施天然气下乡工程,全市19个乡镇用上天然气。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加快建设,全市建成充电桩终端3116个、总功率83480.5千瓦,其中,2020年新增充电桩终端1527个、功率33467千瓦。

 

 

 

 

 

 

    二、存在的问题

“十三五”以来,全市能源发展质量和效率显著提升,但对照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能源消费“双控”和能源安全保障等要求,能源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一)能源约束日益凸显

随着加快长江经济带发展、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推进中原城市群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我市面临政策叠加效应集中释放的重大机遇,“十四五”期间GDP预期年均增长7.5%左右,经济社会发展带动能源需求刚性增长,我市能源消费和煤炭消费基数较小,节能减煤空间有限,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压力增大。

(二)能源供应保障依然存在薄弱环节

电力供应方面,用电负荷峰谷差不断拉大,电网调峰困难增加;系统调峰容量不足问题日益严峻,局部电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源网荷储互动能力有待提升。天然气供应方面,多气源供应格局有待加快建立,“多点接气、环状供应”的高压供气网络尚未形成,应急储备能力尚有差距。油品供应方面,油气电氢综合能源供应服务站建设和传统站点转型升级步伐不快,加油站点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

(三)能源结构调整任务艰巨

全市煤炭生产、消费、煤电装机占比高,天然气、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低的“三高两低”能源消费特征没有明显改善,能源消费“一煤独大”问题突出。受技术进步和成本制约,光伏建筑一体化、储能、氢能、智慧能源等清洁能源推广利用困难较多,持续发展壮大受限,能源结构优化难度加大。

三、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亳州市加快实施“六一战略”、开启现代化美好亳州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时期,面临的宏观环境更加复杂,机遇和挑战发生了新的变化,将深刻影响亳州市“十四五”时期能源产业发展。

(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能源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发展低碳能源作为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途径,已得到普遍认同,粗放式能源消费将发生根本转变。亳州市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在碳达峰目标倒逼下,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压力较大。如何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加强“两高”项目管理,统筹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用能以及推进节能降碳,加大结构调整和能效提升成为亳州市能源发展的新任务。

(二)产业深度演进对能效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带来新契机

随着“双循环”体系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传统高能耗低效益产业将被限制,高能效产业发展得到鼓励,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不断涌现。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储能、微电网、氢能等前瞻性技术加速变革,为产业深度演进注入巨大推动力。我市能源新业态推进缓慢,多能互补、“互联网+”智慧能源应用处于起步阶段。“十四五”时期,抓住产业深度演进机遇,推动能源供给革命,通过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提升产业能效水平,成为亳州能源产业发展新契机。

(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对能源资源保障提出新挑战

“十四五”时期,随着“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皖北承接产业转移等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市经济将持续保持中高速增长态势。随着全社会生活品质提升和电气化水平提高,能源消费需求刚性增长,将进入高平台期。国家用能政策偏紧,采煤塌陷区治理和生态修复任务繁重,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受用地、生态红线等因素制约,大规模开发建设难度较大,电网、油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保障能源安全供应面临新挑战。

(四)亳州深化高质量发展对能源发展提出新要求

“十四五”时期是能源结构调整的机遇期,是实现电力清洁绿色转型的窗口期,也是向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现代化美好亳州进军的关键期。我市经济体量小、发展质量不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实现2035年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20年翻一番以上的目标,任务艰巨。深化亳州高质量发展,必须大幅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推动能源绿色高效利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建设。

第二章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统筹能源安全和绿色转型,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和改革创新,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多元融合、智慧共享的现代能源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清洁用能需求,为加快实施“六一战略”、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美好亳州提供坚实可靠的能源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清洁低碳,绿色发展

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断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坚持清洁能源和非化石能源高效利用并举,合理降低能耗强度,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充分发挥亳州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资源优势,构建能源绿色低碳生产及消费体系,加快形成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

(二)效能为本,协调发展

坚持节约优先,实行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推进能源循环梯级利用,加强能源系统整体优化,提高能源效率。把节约能源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发展全过程,推动各类能源协同协调发展,提升系统效率,保持全社会综合用能成本控制在合理水平。

(三)市场引导,创新发展

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能源资源。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重点行业、骨干企业技术创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能源科技应用水平,增强能源发展活力。

(四)多元开放,安全发展

统筹发展和安全,充分发挥区位、市场、基础设施等综合优势,把握长三角能源一体化发展重大机遇,稳定煤炭优质产能供应,加快电力、油气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引入区外电力、油气资源。加强与资源富集地区合作,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多种品类、协同联动的能源安全储备体系,提高我市能源安全保障水平。

(五)以人为本,惠民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加快电力、油气、充电桩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能源价格机制改革,全面提升“获得电力”水平,补强民生供能短板,探索能源开发利用新模式、新业态,切实保障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用能需求。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能源消费强度和煤炭消费总量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天然气在能源供给上发挥过渡保障作用,可再生能源消费水平加速提高,能源基础设施和民生服务水平不断增强,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

(一)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扩大清洁能源利用规模,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推进煤炭消费压减。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18%左右,非化石能源电力装机比重达68%左右,电力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高至31%左右,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能源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强化能源供应安全保障,提升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到2025年,全市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60万吨标准煤左右,煤炭生产能力稳定在1230万吨左右,电力总装机突破800万千瓦,能源安全储备体系进一步完善。

(三)节能降耗水平逐步提高。制定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到2025年,完成省下达的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煤电发电煤耗降至274.86克标准煤/千瓦时,供电标煤耗降至295克标准煤/千瓦时以内,新型储能规模增加至71万千瓦。逐步形成占年度最大用电负荷3%左右的需求侧响应能力。

(四)能源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加强新型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能源均等化水平。到2025年,市辖区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965%,全市居民人均生活用电量达1078千瓦时/年,新建各类公用充电站2179座、充电桩17291个,乡镇天然气使用覆盖面达到50%。

专栏1   “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主要目标

类别

指标

2020年

2025年

年均增长

属性

能源低碳转型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

15.37

18

[2.63]

预期性

非化石能源电力装机比重(%)

45

60.61

[15.61]

预期性

全社会最大用电量(亿千瓦时)

81.8

135

10.5%

预期性

全社会最大负荷(万千瓦)

223.2

360

10%

预期性

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

22.8

31

[8.2]

预期性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省下达

约束性

能源

生产

能源综合生产能力(万吨标准煤)

530

560左右

1.1%

约束性

煤炭生产能力(万吨)

630

1230

14.3%

预期性

电力装机(万千瓦)

373.4

859.5

18%

预期性

储气占天然气消费比重(%)

0.08

1

[0.92]

预期性

能源

效率提升

单位GDP能耗降低(%)

[13]

约束性

煤电发电煤耗

(克标准煤/千瓦时)

285.8

274.86

[-10.94]

预期性

电力需求响应能力(%)

3

预期性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万千瓦)

6

71

63.91%

预期性

注:[ ]表示5年累计变化数。


第三章  重点任务

 

一、强化供应保障,构建多元融合供给体系

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统筹能源设施布局,加快电网、天然气、石油、煤炭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能源品种与供给渠道多元化,提升能源应急调峰水平和用户侧应急响应能力,全面增强能源设施供应保障能力。

(一)强化煤炭安全托底保障

1.强化煤炭生产供应。支持投产运营煤矿采用先进技术,应用智能开采、智能装备、智慧管理,建设煤矿数据中心,提高煤矿开采智能化水平。建成投产板集煤矿、信湖煤矿,启动赵集、展沟等现代化煤矿建设,释放优质产能。提升煤系共伴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推进煤炭副产品综合利用,提高原煤入选比例和煤炭产品质量,实现煤炭深度提质和分质分级利用。到2025年,打造千万吨级煤炭开采基地全市煤炭产能稳定在1200万吨/年左右。

2.构建煤炭产供储销体系。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煤炭产能、实物储备能力和通道运力建设,融入长三角煤炭交易中心和煤炭产供储销体系,加强区域联通。充分利用蒙城区位条件优势和涡河蒙城港资源优势,谋划建设煤炭储运基地,提高煤炭储备能力。优化煤炭运输系统,提高点对点直达运输能力。提升煤炭储配中心常态库存能力,统筹煤炭产能储备,构建产品与产能相结合的煤炭储备体系。

专栏2   “十四五”时期亳州市煤矿建设重点项目

续建项目:利辛县板集煤矿项目(产能300万吨/年),涡阳县信湖煤矿项目(产能300万吨/年)。

新建项目:推进蒙城县赵集煤矿项目前期工作(产能300万吨/年),推进利辛县展沟煤矿项目前期工作(产能240万吨/年)。

(二)完善电力供应体系

1.强化煤电“压舱石”作用

统筹严控煤电项目和电力供应安全,抢抓国家鼓励建设煤电一体化坑口电厂机遇,在煤炭消费总量符合省下达要求的前提下,稳妥推进煤电项目建设,推动煤电从主体电源转变为支撑性和调节性电源。积极推动煤电联营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利辛板集电厂二期项目建设。

2.优化电网布局结构

持续构建网架坚强、分区清晰、过渡顺畅的500千伏电网。“十四五”期间,新建500千伏亳二变2台100万主变、500千伏亳三变2台100万主变,形成亳州北部以500千伏亳三变、伯阳变、临涣电厂为枢纽电源点,亳州南部以500千伏亳二变为枢纽电源点,北部与南部保持伯阳-夏湖双线2回220千伏联络线的供电格局。到2025年,全市以伯阳、亳二、亳三3座500千伏变电站为中心,组建220千伏双环网网格结构,形成“三站两片”供电格局。

加快构建局部韧性、柔性灵活、适度超前、联络精简的220千伏网架。改造老旧线路,优化提升主干网架,提升新能源上送能力。“十四五”期间,新建木兰变、祝集变等八个220千伏变电站,提升电网安全性与可靠性。

优化以单链式和双辐射为主的110千伏网架结构。“十四五”期间,新建2个110千伏线路工程、26个110千伏变电站,8个变电站配套送出工程,重点解决110千伏电源就近接入问题。扩建变电站3座,构建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高效的现代配电网。

完善以单链式、双辐射为主的35千伏网架结构。加快新增布点工程建设,加强35千伏与10千伏配网联络,增强互供能力,解决亳州地区供电能力不足和35千伏网架串供问题。“十四五”期间,新建7座35千伏变电站,改造6座35千伏变电站,提高亳州电网供电安全水平。

专栏3  “十四五”时期亳州市电网建设重点项目

500千伏输变电项目:新建亳州亳二500千伏输变电工程、亳州亳三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利辛板集电厂二期送出工程。

220千伏输变电项目:新建亳州夏湖~漆园、耿皇~焦楼220千伏线路工程,新建亳州木兰、祝集、真源、逍遥、武寨、子胥、产业园、道源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亳二、亳三50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线路送出工程,新建亳州临涣电厂改接入上德开关站220千伏线路工程、亳州上德220千伏开关站工程、亳州阜淮铁路亳州蒙城牵引站220千伏外部供电工程。

110千伏输变电项目:新建油河、迎春、星园、香附、仙翁、孙刘、任桥、蒙关、芦庙、鲲鹏、古井、复兴、城北、陈家、毕集、城父、谯东、三义、花沟、柳西、陶集、观堂、楚店、岳坊、马店(王窑)、菊花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子胥、祝集、真源、希夷、木兰、武寨、逍遥、产业园22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线路送出工程,新建涡阳-乐行π入武集变电站、许疃煤矿双回路110千伏线路工程,新建涡阳阳港110千伏开关站工程,扩建双沟110千伏变电站2号主变工程,扩建乐行、杜仲110千伏变电站3号主变工程。

35千伏输变电项目:新建梅城、泥店、淝河、龙杨、安溜、四清、唐集35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木兰~五马、观堂~张苇、祝集~王楼、古井热电联产项目送出、220千伏谯城变35千伏线路改接、涡阳~郭寨T接城东、焦楼~龙山、马店~丹城、马店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送出、王桥~店集π入楚店、花沟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送出、道源22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送出、道源~高炉、道源~郭寨、岳坊~小涧改接110千伏岳坊、板桥~王集π入毕集、漆园~坛城、孙刘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送出、王人~巩店T接高堂35千伏线路工程;增容改造35千伏大曹#1主变,增容改造望疃、龙山、巩店、汝集、青疃35千伏变电站;改造立仓~罗集、柳林~乐土35千伏线路。

3.加强灵活调节电源建设

加快新建煤电机组实施灵活性制造,现役煤电机组实施灵活性改造,现役30万千瓦以上公用煤电机组全部实现最小30%技术出力。坚持本地区优先消纳,推动可再生能源装机通过自建、合建、租赁、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配套火电灵活性改造或各类储能新增的系统调峰容量,履行电力系统调节责任。

4.加快推进新型储能应用

推进电源侧储能项目建设。统筹高比例新能源系统发展和电力安全稳定供应,优化整合本地电源侧、负荷侧资源,充分挖掘电源、储能、负荷等调节能力,支持分布式电源建设和新能源就近消纳。“十四五”期间,推动利辛县循环经济产业园源网荷储一体化生态零碳项目建设,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

推动电网侧储能合理化布局。按照“稳定、安全、可靠”原则,大力建设共享式储能电站。“十四五”期间,推动蒙城县、利辛县、涡阳县储能电站建设,保障可再生能源消纳。到2025年,全市共享式储能电站规模达40万千瓦

支持用户侧储能多元化发展。围绕分布式新能源、微电网、5G基站、充电设施、工业园区等终端用户,探索储能融合发展新场景。鼓励聚合利用不间断电源、电动汽车、用户侧储能等分散式储能设施,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探索智慧能源、虚拟电厂等多种商业模式,充分调配用户侧储能。

专栏4  “十四五”时期亳州市新型电力储能重点项目

源网储荷一体化项目:利辛县循环经济产业园源网荷储一体化生态零碳项目(10万千瓦风电、47万千瓦光伏发电,电源侧储能240MW/840MWh,110千伏变电站+智慧电网,配套建设智慧调度系统)。

电源侧储能项目:利辛县中疃风电项目储能(10MW/10MWh),涡阳县多能互补基地项目配套储能(375MW/750MWh)。

电网侧储能项目:蒙城县储能电站(100MW/100MWh和100MW/200MWh),涡阳县电化学储能(100MW/100MWh),利辛县储能电站(100MW/100MWh)。

5.推动电力系统向适应更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

统筹新能源发展和电力安全稳定供应,以电网为核心平台,推动源网协调发展。结合资源禀赋和光伏、风电站址资源,通过优化配套电化学储能规模,充分发挥电源侧灵活调节作用和配置储能的调峰调频作用,发展风光储一体化项目。

 

(三)推动天然气供应设施建设

1.打造天然气多气源供应格局

以天然气体制机制改革为契机,依托西气东输、川气东送干线和安徽省“三纵四横一环”省级干线管网,积极争取气源引进。规划蒙城县中心城区引进淮北-黄山干线(中纵线)、阜阳-宿州干线(阜宿横线)等气源,沟通西气、川气等气源。发挥利辛站西气东输一线气源优势,支持打通中石油西气东输一线管线接驳开口,争取申博sunbet官网,申博信用网上游气源指标。

2.完善天然气管网整体架构

积极推进天然气管网跨区域连接,建设亳州-池州干线谯城-太和段天然气管道延伸线等项目,拓宽天然气供应渠道。推进利辛LNG调峰综合站支线建设,加快利怀高压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推进利辛-涡阳、利辛-蒙城、涡阳-亳州市区长输管道建设,力争形成环状管网布局,推动县区天然气支线互联互通,进一步提高天然气保供能力。

3.增强天然气调峰储备能力

统筹规划建设天然气高压-次高压调压站、天然气调峰综合站和LNG储配站等基础设施。发挥蒙城县天然气调峰综合站、谯城区古井LNG储备站、岳桥LNG应急储备工程调峰作用,支持蒙城建设大型LNG调峰中心。加快亳州市十河天然气储气设施、涡阳县天然气调峰站、利辛县天然气调峰站等储气设施建设。落实燃气企业储气标准、调峰责任,2025年形成不低于全市3天日均消费量的储气能力。

(四)加强油品供应体系建设

1.加强油品供应保障。推动油品供应基础装备改造升级,支持建设涡阳油库,推动安庆-阜阳-亳州油品供应线等项目建设。鼓励成品油经营企业扩大储备规模,提升油品应急保障供应能力。

2.优化加油站网络布局。根据城市总体布局和中心城区道路网建设,科学布局成品油零售网点。做好加油站和油品升级工作,对规模较小、设施设备陈旧、对周边交通产生较大影响的加油站进行迁建、升级。“十四五”期间,规划新建加油站200座以上。

3.提升加油站综合服务能力。鼓励建设油气电氢综合能源服务设施,积极引导加油站向集加油、加气、加氢、充电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供能服务站转型。推进亳州辛集服务区加油站等具备条件的高速服务区加油站增加LNG加气功能,支持建设观堂镇为中心,辐射谯东镇、沙土镇等区域的LNG加注站。充分利用现有油气场站、公交停保基地等资源,适度超前布局加氢站网络,支持具备条件的加油、加气站增设加氢功能。

专栏5  “十四五”时期亳州市油气建设重点项目

省市级天然气管网项目:亳州-池州干线谯城-太和段天然气管道延伸线敷设等项目。

市内天然气管道项目:西气东输一线利辛分输站至利辛高压天然气管道工程,西气东输蒙城三义门站至开发区南区能源站管道项目,利怀高压天然气管道工程,利辛至涡阳、利辛至蒙城、涡阳至亳州市区长输管道工程,利辛县、蒙城县、涡阳县、谯城区乡镇天然气输气安装工程。

天然气储气项目:蒙城县天然气调峰综合站,涡阳县LNG调峰综合站,利辛县世纪大道储备调峰综合站,亳州市LNG应急气源储备站(含门站)项目。

油品项目:涡阳县油库项目,安庆-阜阳-亳州油品供应线项目。

 

 

 

 

 

 

 

 

 

 

(五)构建多能源供热体系

将热电联产作为集中供热的主要方式,积极推广清洁能源供热,稳妥推进天然气集中供热工程,鼓励发展分布式天然气采暖。加快集中供热管网铺设,推进管网覆盖范围内的企业使用集中供热,在热负荷相对集中的产业集聚区,新建和改建天然气集中供热设施。推动生物质发电向热电联产方向转变,向供热为主、发电为辅的运营模式转型。

专栏6  “十四五”时期亳州市供热重点项目

供热项目:谯城区天然气输送管道及热电联产和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利辛县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亳州国祯生物质热电联产二期项目。

二、优化能源结构,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

坚持清洁低碳原则,加大电能替代力度,积极推进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扩大清洁能源利用范围,优化能源结构。到2025年,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522.15万千瓦。

(一)高效推进智慧光伏融合发展

以光伏利用为重点,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梳理可开发、可利用空间资源,多途径拓展光伏应用场景,到2025年,全市光伏发电装机达到323.71万千瓦,力争突破358万千瓦。

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鼓励利用工商业厂房、车棚和公共建筑、加油站等屋顶资源,推动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鼓励居民利用户用光伏系统,扩大分布式光伏利用范围,优先采用自发自用、全额上网模式。“十四五”期间,推进涡阳整县屋顶光伏试点,实施蒙城、利辛、谯城屋顶光伏开发。

有序发展集中式光伏。充分利用设施农业用地,积极开展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互补型大型地面电站建设,在采煤塌陷区推进水面光伏电站建设,实现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与光伏发电协同发展。“十四五”期间,支持建设涡北煤矿、袁店二井煤矿、板集煤矿采煤塌陷区光伏发电项目,推动集中式光伏发电高效发展。

积极探索“光伏+”模式。积极开发光伏应用新场景,结合种植业、养殖业,推进建设一批“光伏+”综合利用基地,鼓励推广“光伏+”生态旅游、光伏特色小镇等新模式,促进光伏与农业、渔业等其他产业有机融合。积极开发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在政府机关、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探索发展“光伏+”交通、“光伏+”工业、“光伏+”大数据中心等应用新模式。

专栏7   “十四五”时期亳州市光伏发电项目

涡阳县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91.97万千瓦),蒙城县全县域屋顶光伏项目(60万千瓦),利辛县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22.02万千瓦),谯城区全域屋顶光伏项目(0.8万千瓦),涡北煤矿采煤塌陷区光伏发电项目(15万千瓦),袁店二井煤矿采煤塌陷区光伏发电项目(10万千瓦),板集煤矿采煤塌陷区光伏发电项目(10万千瓦),利辛县源网荷储一体化光伏项目(47万千瓦)。

(二)稳步推进风电协调发展

坚持集中开发和分散利用并举,优化风电建设布局,积极推进风电就近和就地利用,到2025年,全市风电装机达到175.74万千瓦,力争突破325万千瓦。

有序推进集中式风电建设。加强对全市风能资源的调查和评价,在落实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等基础上,因地制宜推动集中式风电项目开发建设。“十四五”期间,积极推进蒙城县坛城风力发电场、涡阳县公吉寺风电场、利辛县江集风电场、谯东二期风电场等项目加快建设并网,提高风能资源利用效率。

持续推进分散式风电建设。坚持以匹配终端用能需求、电网资源和风能资源三者融合为导向,结合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发展和村集体乡村振兴等需求,因地制宜建设就近接入、就地消纳的分散式风电项目。支持商业模式创新,构建分散式风电“一站式”服务体系。“十四五”期间,加快推进金色能源涡阳县涡北煤矿等自发自用风电项目建设,扩大分散式风电使用规模。

专栏8   “十四五”时期亳州市风力发电项目

涡阳县天成风电场项目(10万千瓦),涡阳县公吉寺风电场项目(5万千瓦),涡阳县标里风电场项目(8.75万千瓦),蒙城薛湖二期风电场项目(5.1万千瓦),蒙城板桥集风电场项目(5.1万千瓦),蒙城县坛城风力发电项目(10万千瓦),陈桥风电场项目(二期)(10万千瓦),利辛县胡集风电场项目(5.04万千瓦),利辛纪王风电项目(20万千瓦),利辛县江集风电项目(20万千瓦),谯城区万通风电场项目(10万千瓦),谯东二期风力发电项目(5万千瓦),涡阳县涡北煤矿等自发自用风电项目(1.32万千瓦),涡阳县多能互补基地项目(150万千瓦),利辛县源网荷储一体化风电项目(10万千瓦)。

(三)多元推进生物质能转型升级利用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布局、高效利用、绿色循环,推进生物质能多途径利用,推动生物质产业稳步发展。到2025年,全市生物质发电装机达到22.7万千瓦,力争突破24.2万千瓦。

统筹发展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积极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健全垃圾收集转运体系,提高垃圾燃料热值。“十四五”期间,推进涡阳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利辛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期项目建设。

有序发展农林生物质发电。稳妥推进农林生物质焚烧发电,健全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鼓励生物质发电企业加快技术升级,提高秸秆燃料化利用比重。因地制宜加快现有生物质发电向热电联产转型升级。“十四五”期间,建设利辛县农林生物质热电项目,推进蒙城县农林生物质发电向热电联产转型。

积极发展生物天然气工程。依托农林废弃物、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扩大生物质天然气和沼气利用规模,构建就地收集原料、就地加工转化、就近消费利用的分布式清洁燃气生产消费体系。积极发展生物天然气,建设沼气发电示范工程。“十四五”期间,推动利辛生物质天然气、蒙城生物质沼气生产供应及有机肥生产项目建设。

专栏9   “十四五”时期亳州市生物质多元利用项目

涡阳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1.5万千瓦),利辛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期项目(1万千瓦),利辛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3万千瓦),亳州国祯生物质热电联产二期项目(3万千瓦),利辛县生物质天然气项目和蒙城县年产1090万立方米生物天然气及6.2万吨有机肥项目。

(四)探索推进地热能高效利用

积极推进浅层地热能资源开发,建设供热(冷)综合能源站,推进地源、空气源、地表水源和污水源热泵等技术应用建筑供暖制冷。“十四五”期间,率先推动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实施地热资源利用示范项目,鼓励使用地热能供热制冷,实现绿色建筑与可再生能源一体化发展。

专栏10   “十四五”时期亳州市地热能重点项目

涡北新城地热能可再生能源供暖项目:本项目总投资6.5亿元,计划建设规模覆盖1000万㎡住房面积。项目全部建成投运后,年节约能源标准煤14.8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8.93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0.11万吨,减少二氧化硫0.13万吨,减少烟尘固体颗粒物排放0.1万吨。

亳州市行政中心项目:本项目总投资892万元,计划建设区域能源中心站工程,供能面积32000㎡,包括能源站内污水源热能、水泵、机房内管道采购安装、电气工程和自控系统。项目建成运营后,可以节约标准煤58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46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98.4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34.6吨。

亳州市谯城区人民医院区域能源站项目:本项目总投资约2628.96万元,计划建设区域能源中心站工程,供能面积77829㎡,包括能源站机房设备及安装费、配电系统费用、自控系统。项目建成运营后,可以节约标准煤3061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631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52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18.4吨。

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谯城区公共建筑地热能利用项目。

 

三、落实双控要求,倡导能源消费高效低碳

严格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制定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明确达峰目标、路线图和工作方案,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

(一)持续推进能源双控工作

完善能耗双控制度。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强能耗强度约束性指标管理,对于未完成上年度能耗强度降低目标的,实施“两高”项目缓批限批。加强“两高”项目管理,分级建立项目清单,实行分类管理、动态调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大节能技改力度,推进煤炭、电力、建材等传统行业绿色转型。加强源头管控,严格节能审查。进一步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积极参与用能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

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加快推进新能源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加快光伏项目建设,合理布局风力发电和生物质发电,进一步提高新能源发电装机比重。加快新能源制造、配套设施产业发展,加大技术攻关力度,提高光伏建筑一体化、储能、氢能、智慧能源等清洁能源利用技术水平。

推进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按照挖潜存量、严控增量的原则,实施耗煤企业“一企一策”管理,督促落实节能减煤措施。新改扩建耗煤项目严格实施煤炭消费等量或减量替代。实施“煤改气”和“煤改电”,推进大用户直供气试点。加强散煤治理,推进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领域清洁能源替代。严禁新建自备燃煤电厂,推进煤电机组节能减排升级改造和电网节能降耗。

(二)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加强能源系统整体优化,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系统效率,推动资源利用方式升级。在能源资源富集区、产业园区等区域因地制宜建设“源网储+传统工业”“余热余压等能源资源回收及综合利用”等能源一体化综合利用工程,推动电、热、冷多能协同供应和能源综合梯级利用。高效集中生产和消费,提高园区企业集中供热使用效率,大力推行工业园区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等能源高效利用模式。开展用户用能监测与分析,推广能效诊断、智能运维、能源托管等服务,推进重点用能行业能效水平对标达标。积极申报省级开发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到“十四五”末,全市符合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

(三)打造绿色示范工程

探索绿色工业。进一步优化中药特色产业能源利用方式,推行药材集中加工、通用炕房“改气改电”,全方位促进中药材种植、初加工全面绿色转型。推动电力、建材、煤炭等重点耗能行业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减少碳排放。加强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光伏发电替代,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工业园区的应用,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培育壮大节能环保、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新产业新业态。

推广绿色交通。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鼓励使用低碳交通工具,建设低碳化交通管理体系。推进交通运输节能降碳,淘汰老旧高耗能车辆、船舶和作业机械,推广混合动力、纯电动、天然气等节能环保车辆在城市公交、出租车领域的应用。落实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积极发展内河水运,加快实施涡河航道整治工程,提升水运通江达海水平。

发展绿色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提高建设工程执行建筑节能及绿色建筑标准的规范化水平,新建民用建筑100%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强化建筑领域节能,提升既有建筑节能水平,推进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建设一批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加快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发展,推动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鼓励具备条件的建筑安装或加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广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应用,支持涡阳县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建设。力争到2025年,全市绿色建筑占新建民用建筑面积比例不低于70%,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0%。

专栏11  “十四五”时期能源消费提效重点项目

园区循环化改造项目:实施亳州高新区、蒙城经开区、谯城经开区、涡阳经开区循环化改造重点项目,推动利辛经济开发区申报省级循环化改造试点,支持亳州高新区申报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

绿色建筑项目:涡阳县绿色建筑项目(年产2000吨木塑门窗附框,集成墙板制造,建筑垃圾处理再利用,仿石材、透水砖,秸秆再利用制板,配式ALC墙板、AAC砌块,涡阳建材桥梁钢、焊管五期,涡阳建材智能装配基地六期等项目)。

四、坚持创新引领,助推能源产业优化升级

坚持科技支撑、市场主导、应用带动,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成果应用,发展壮大能源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创新链,培育形成新的增长点。

(一)加快能源领域先进技术应用

积极推进安全高效、清洁低碳、互动开放的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建设,加速推动互联网、5G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协同发展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储能,适当布局负荷侧储能,加快推进面向微电网、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等领域长时间、低成本、大容量储能技术应用。积极推进秸秆烟气余热回收技术应用,提高煤炭、秸秆等热能转化和利用效率,促进能源梯级综合利用。推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形成高水平的产业技术创新链,助推亳州市产业链和价值链向高端提升。

(二)积极探索综合智慧能源

推动“互联网+”智慧能源建设。合理布局电力输送网络,推动区域电力资源协调互补和优化配置,推进全市能源互联互通。积极应用先进信息技术,助推能源产供储销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支持打造开放共享的能源互联网生态,以能源互联网、智慧用能和多能互补为发展方向,打造一批综合能源示范项目。

推进智慧能源系统建设。积极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加强智慧电网、智慧管网、智慧交通和智慧储能研发创新和推广应用。促进电能、新能源、油气协同调配与存储,提升能源转化、能源传输、能源储存效率,增强能源供给的稳定性、灵活性和经济性。积极开展煤矿、电厂、电网、油气管网等智能化改造升级,围绕煤矿智能化、智能电网、智能油气、综合能源等方面,拓展智慧能源应用场景。

培育智慧能源服务产业。积极参与全省智慧能源互联网平台建设,结合能源大数据等新技术构建智能化决策应用平台。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积极推进用能信息全面采集、监测和分析,助力企业用能精细化管理。支持智慧能源产业应用与创新,发挥能源大数据在生产生活和城市治理中的服务支撑作用,催生能源产业新业态。

(三)加快打造能源产业发展新引擎

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顺应新能源汽车发展态势,抢抓国家、省实施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机遇,围绕蒙城县、亳芜产业园区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优化布局上下游产业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优势,重点发展锂离子电池、汽车配件、充电设施及后市场服务产业,加快引进汽车产业投资、优势技术、创新人才等要素资源,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支持节能及新能源装备产业发展。开发推广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高效节能技术装备,重点发展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逆变器、储能系统以及风电塔筒等产业,推进光伏、风电产业提质增效。支持高效节能产品研发,促进关键零部件、终端产品及技术迭代升级。

探索发展氢能产业。坚持需求导向,依托风能、太阳能、煤炭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煤制氢等制氢产业。优化加氢设施布局,鼓励利用现有加油站、加气站增设加氢设施,逐步构建安全、高效的加氢网络,为氢能推广应用创造良好条件。鼓励推动开展燃料电池公交车、出租车等示范运营,探索氢燃料电池汽车实际应用。支持引进氢能产业项目,加大氢能技术成果转化扶持力度。

专栏12  “十四五”时期亳州市新能源装备产业重点项目

新能源装备制造、配套设施项目:亳芜园区新能源车项目,谯城区年产2亿只锂离子电池及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涡阳县年加工3万吨风电塔筒项目,涡阳县年加工5万吨风电塔筒项目,涡阳县光伏逆变器生产项目,利辛县年产5000台环卫机具设备项目,利辛县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蒙城“近(零)碳”智能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及风光储2GW新能源基地,利辛县储能系统生产项目。

五、实施民生工程,强化能源惠民服务力度

结合能源行业特点,围绕用电、用气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使用与服务,完善能源共享发展服务体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密切关心的热点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一)提升电网服务水平

推进城乡电网改造升级。结合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升城乡供电均等化水平。优化城区配电网布局,加快城市配电网提档升级,实施配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推动交直流配电网、新能源微电网建设,满足分布式电源、多元负荷接入需求。巩固提升农村电网,改造老旧输电线路、变电设施,着力解决重过载、低电压等薄弱问题,补齐农村电网短板,建设与“美丽乡村、电力先行”需求相适应的新型农村电网。

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进一步压减办电时间,简化办电流程,降低办电成本,建立完善全程代办机制,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全面提升电力服务水平。加强电力接入事中事后监管,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持续改善用电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电力”满意度。

(二)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构建互联互通、无缝衔接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按照专用为主、公用为辅的原则,鼓励具备条件的加油站配备公共快充设施,力争城市核心区公共充电服务半径小于0.9公里。推动公共服务领域、用户居住地、单位内部停车场充电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充电网络建设。加强配套电网保障能力建设,保障充电基础设施无障碍接入。探索可持续商业发展模式。到2025年,市中心城区累计建成23座公交充换电站,7座社会公共充换电站,1座出租车公用充电站,建成专用充电桩19860个,公用充电桩2782个。

专栏13  “十四五”时期亳州充电设施重点工程

中心城区充电桩建设项目:根据《亳州市中心城区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布点规划(2020-2030)(修编)》确定布点方案和建设原则,加快推进市中心城区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到2025年,市中心城区累计建成23座公交充换电站,7座社会公共充换电站,1座出租车公用充电站,建成22642个充电桩,其中,直流桩3895个(公交车1215个,小型物流车607个,出租车229个,环卫车10个,私人乘用车1834个),交流桩18747个(小型环卫车100个,私人乘用车16505个,小型物流车2142个)。

(三)强化城乡居民用气保障

加强天然气储气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气源指标争取,增强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最大限度满足居民用气需求。加快推进天然气“镇镇通”工程,加强天然气运输、储藏与调配,构建紧密的天然气网络,提高城镇与农村的天然气普及率。加大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支持各类市场主体依法依规、因地制宜发展独立供气设施,开展天然气经营工作。

(四)加强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

实施乡村清洁能源建设行动,多途径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依托屋顶光伏整县推进试点,支持建设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加强光伏扶贫电站运维管理,确保发挥效益。鼓励风电项目建设,探索风电项目收益支持脱贫攻坚工作的有效途径。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转处理机制建设,合理布局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因地制宜推动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建设,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推进沼气发电与种植业、养殖业协调发展,提高畜禽粪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探索开展新型储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五)提高能源价格惠民力度

落实水、电、气阶梯价格制度,根据不同时段、不同区域合理调整价格区间。公布能源加工、运输、配送成本,促进价格形成机制公开透明。鼓励工商业用电、用气大户开展直接交易。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改革方向,完善终端销售价格与采购成本联动机制。加强配气与输配电等环节成本监审,建立健全成本合理分担体制,降低用能成本。

六、践行体制改革,增强能源治理效能

按照国家、省能源体制机制改革部署,深化电力、油气等领域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能源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切实推动能源治理能力迈向现代化。

(一)推进关键领域改革

深化煤炭电力体制改革。推动煤炭中长期合同与现货交易相结合,强化煤炭市场价格监督。持续推进电力交易市场化,鼓励市场主体开展直接交易。积极推进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扩大试点范围。推动增量配电网改革试点,鼓励增量配电网投资与运营模式创新。完善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妥善处理电价交叉补贴,建立输配电价调整机制。深化燃煤发电、燃气发电等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落实风电、光伏发电等上网电价政策。

推进油气体制改革。按照省级统一部署,推动天然气管网公平开放,鼓励和规范用能大户用直供气,建立用户自主选择资源和供气路径的机制。完善燃气特许经营行为的监督、评估、考核和退出机制,推动城镇燃气输配管网逐步实现配售分离,加强城镇燃气输配管网等环节价格监管。落实天然气调峰保供责任,做好分级保供预案和用户调峰方案,维持日用气供需平衡。

(二)加强能源治理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用能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机制。完善用能权有偿使用与交易管理制度,分类施策,科学确定用能单位初始用能权。配合做好国家、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按照国家、省碳市场建设进度和要求,督促高排放行业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积极完善相关的技术标准、管理体系及配套政策。

建立健全绿色能源消费促进机制。推进统一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建设,建立绿色能源消费和服务的认证机制,鼓励各类社会组织采信认证结果。健全电能替代技术标准体系,促进绿色电力消费。鼓励使用绿色能源、绿色产品,推动亳州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的创建。加强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领域统计监测,健全相关制度,强化统计信息共享。认真执行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政策,加大政府绿色采购力度。大力宣传节能及绿色消费理念,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鼓励企业采取补贴、积分奖励等方式引导居民采购绿色产品。

加强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健全能源统计监测和预警机制,加强各类能源信息统计和监测,加强对供应保障、能效提升、低碳发展等方面的预测预警。建立健全能源规划落实机制,加强规划实施情况监测评估,未经法定程序批准不得调整更改。探索建立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考核评价机制,重点考核评价能源消费强度、化石能源消费总量、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能源消费碳排放系数等。积极推动能源市场化改革,加强能源风险监管体制建设,努力推动能源市场的开放合作,实现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四章  环境影响评价

 

一、规划实施环境影响分析

本规划以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为目标,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增强天然气供给能力,有效降低二氧化碳和污染物排放量,促进能源发展低碳转型、结构优化、效率提升和生态环境改善。

(一)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

加快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优化能源发展结构,有利于降低污染物排放,实现良好的环境效益。到2025年,我市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约为50.79亿千瓦时,相当于年减少50.64万吨二氧化碳,1.52万吨二氧化硫,0.76万吨氮氧化物。

(二)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

本规划以构建清洁高效的现代能源消费体系为重点,优化能源要素配置,持续淘汰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推动燃煤锅炉淘汰和燃煤小热电关停整合;建设大容量、高参数机组替代30万千瓦及以下机组;有序推广“煤改气”“煤改电”,推进煤炭消费减量替代。

(三)增强天然气供给能力

建立天然气多元化供应体系,促进管网互联互通,提升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2025年,全市天然气消费量约3.8亿立方米,比2020年增加0.6亿立方米。

本规划能源项目建设期间,主要有施工噪声、施工扬尘、施工废水、固体废物、植被破坏等环境影响。只要措施到位、工程到位、监管到位,初步测算,全市能源行业碳排放增速较“十三五”时期将明显放缓,污染物排放可持续削减。

二、预防和减轻环境影响对策

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过程中,注重能源生产、储备、消费全过程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融合,通过采取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措施,预防和减轻能源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能源利用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一)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评制度

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规定,组织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审批意见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项目建成后,对项目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开展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

(二)做好煤炭产供储销各环节的环境保护

煤炭开采时应注意控制机械设备噪声、扬尘、废水废料废渣等。对高噪声设备采取隔声、消声、吸声、减震等综合治理措施,确保厂界满足相应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厂界噪声达标率99%。建设矿井水和生活污水处理站,提高矿井排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利用率和达标率。煤炭运输优先采取铁路直达和港铁联运方式,减少转载或过驳产生的损失浪费和环境影响,重点加强防尘集尘、截污治污、预防自燃等措施。选用高效除尘、脱硫除尘器等设备,确保锅炉排放的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经处理达标后排放。综合治理煤矿塌陷区,实施挖深填浅、矸石回填等整治措施。加强煤渣、脱硫副产品、脱硝副产物等固体废弃物的合理利用与处置,减少对水体、土壤等的影响。

(三)加强电力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输变电工程最大程度避让生态红线区、居民集中区等生态及环境敏感区划域。新建电路采用多回路同塔架设线路,提高杆塔和导线对地高度,优化导线相间距离,采用先进技术,优化施工方式,降低电磁辐射、噪音等环境影响。严格新建机组环保准入和环保设施运行监督,新建燃煤发电机组按照超低排放标准设计配建先进高效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正确处理风电开发与环境保护关系,避免建设过程中对地表植被破坏和后期修复,检修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生物质和垃圾发电项目合理选址,妥善处理邻避问题,做好原料转运过程中的污染防控工作,选用先进环保节能技术工艺,做好对周边大气、土壤、地下水和居民环境影响评价。

(四)增强油气储运环节的环境保护

油气储运设施建设要按照工艺、材料和安全标准设计,严格设置消防、绿化、防渗、防溢、防泄等防护措施,在选线、选站场过程中尽量减少耕地占用和避免穿越环境敏感区。加强油气管道保护,加大隐患整改力度,提高安全运行水平,防止发生泄漏、爆炸、火灾等安全事故对环境的影响。优化储运工艺,加强天然气泄漏检测,减少温室气体逃逸排放。

三、环境保护预期目标成效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预期2025年,全市能源行业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得到较好控制,能源领域的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目标可以实现

第五章  保障措施

 

一、强化规划引领

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提高规划约束性,分解规划各项指标,加强监督考核,确保分年度约束性指标按时完成。将规划作为能源项目核准和建设的基本依据,引导各县区能源产业布局和项目建设。加强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全面掌握实施进展,及时化解重大共性问题。

二、健全法规政策标准体系

严格遵守煤炭法、电力法、可再生能源法等能源法律法规,健全相关地方性法规规章。深化“放管服”改革,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健全能源监管体系,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督,保障能源规划有效实施,切实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三、落实财税金融支持政策

完善能源发展相关财政、税收、投资、金融等政策,推动能源安全保障、绿色转型等重点任务实施,促进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支持低碳能源研究和开发,鼓励发展绿色金融业务,扩大绿色信贷覆盖范围,结合实际,探索建立碳金融体系。强化能源行业标准意识,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工作。

四、认真组织规划落实

建立落实能源规划重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项目的具体方案,健全重点工作清单化、闭环式管理体制,及时协调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确保规划有序实施。对列入规划的重大工程项目,深化项目工作机制,优先配置资金、土地、环境容量等要素资源。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完善联审联批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做好与经济社会发展、国土空间、生态环保、城乡建设等规划衔接,确保建设项目顺利落地。

 

 

 

 

 

 

 

 

 

 

 

 

 

 

 

亳州市“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构建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和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对保障能源资源安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安徽省“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十三五”期间,亳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增强,政策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水平逐步提升,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1.试点示范深入实施。涡阳、蒙城、谯城3个省级开发区获批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利辛县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获批,大宗固体废弃物利用率达到86.4%。制定《亳州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标升级技术指南》,开展生猪、蛋鸡、肉鸭、肉牛4个示范规模养殖场提标升级改造试点。实施商品有机肥试点,发展循环农业,培育了一批以畜禽粪污为主要原材料的有机肥企业。推进建筑节能,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重点打造涡阳县绿色建材产业集聚区,新建绿色建筑占新建民用建筑比例达100%。

2.清洁能源产业持续壮大。“十三五”期间,全市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9.07%,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持续推进新能源发电项目建设,形成以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为主的新能源产业集聚区。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工作,取缔燃煤小锅炉及燃煤设施3500余个,全市清洁能源消费占比达10%以上。可再生能源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消费占比不断提高。2020年,全市可再生能源发电22.32亿千瓦时,较2015年增长近21倍。农林生物质领域建成上海电气蒙城生物质发电、国能蒙城生物质发电、光大涡阳生物质热电、亳州国祯生物质热电等项目,总装机12万千瓦,发电量8.11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6.55%,实现了农作物秸秆、农药袋等农业废弃物转化成电能。生活垃圾焚烧领域建成蒙城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利辛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亳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及二期等项目,总装机3.7万千瓦,发电量1.59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1.28%,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结合。

3.农业废弃物利用不断提升。实现农村有毒有害垃圾回收体系全覆盖,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全面提升,利用率从2015年的78.8%提升到2020年的93%。蒙城县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养殖粪污“变废为宝”、“肥水管网还田”模式在全国推广,全市建设规模养殖场粪污集中处理中心9个。2020年,全市畜禽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97%以上,主要农作物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零增长。

4.工业绿色转型进度加快。“十三五”期间,全市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三次产业比由2015年的18.1:38.8:43.1调整为2020年的14.2:35.0:50.8,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5家,省级绿色工厂11家。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产业规模突破1300亿元。工业化和信息化有效融合,获得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企业140家,省级工业智能工厂及数字化车间19家。创新能力持续增强,获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1家,实现“零”突破。

5.城市废弃物处理有效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有效衔接,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序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取得突破。谯城区建成日处理能力200吨的餐厨废弃物处理项目。谯城区年处理150万吨建筑垃圾项目加快建设。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建成亳州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垃圾应急填埋库、飞灰填埋库、园区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餐厨废弃物处理厂、废机油处理、炉渣处理、城建集团炉渣处理等项目。城市再生水利用有效提升,2020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29%。城市节水工作有序推进,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

6.政策机制逐步完善。落实循环经济相关法规政策,制定亳州市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长效机制实施意见、地表水污染治理集中攻坚战方案、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转运试点方案、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方案等制度规定,体制机制日益完善,有效推进资源节约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

(二)存在问题

“十三五”期间,全市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受宏观环境影响和发展阶段制约,循环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资源环境约束突出,能耗指标、环境容量支撑不足,生态修复压力大,统筹发展和保护难度不断增加。二是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有待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链仍需完善,传统发展模式和路径惯性较大,末端治理减排潜力有限,绿色低碳发展转型进程有待加快。三是全市煤炭占能源生产、消费比重高,煤电装机占比高,天然气、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低的“三高两低”特征明显,煤炭占据能源消费主体地位特征短期内难以根本转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压力较大。四是光伏建筑一体化、储能、氢能、智慧能源等清洁能源发展不快,对全市新型基础设施和先进制造业发展贡献不大,新能源消纳能力不足,发展循环经济任务依然艰巨。

(三)面临形势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对推进绿色发展,保障能源资源安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意义重大。

1.发展循环经济是推动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亳州市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传统动能,绿色发展面临较大压力。“十四五”时期是亳州市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阶段,需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构建循环经济发展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2.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基础。碳达峰碳中和对降低能源消耗、实施清洁生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提出更高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有效延长材料和产品生命周期,减少生产过程能源消费和产品生产、报废过程中的碳排放,有利于实现“双碳”目标。

3.发展循环经济是保障资源安全的重要举措。“十四五”时期,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皖北承接产业转移等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亳州市资源能源需求仍将刚性增长。发展循环经济,推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构建长三角大产业链循环,完善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提高再生资源替代比例,大幅减少对能源资源的依赖,为保障资源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为加快实施“六一战略”,全面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环境优的美丽亳州,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大力推进创新发展,强化创新对循环经济的引领作用。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推进特色产业协同创新,推动现代中药、白酒、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

——坚持重点突破。以再利用、资源化为重点,提升重点区域、重点品种资源回收利用水平,加强生态设计,防范环境风险,大力提高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资源利用效率,强化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围绕推动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打造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等循环经济产业。

——坚持市场主导。加快推行源头减量、环境友好、资源循环、末端治理的生产方式,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参与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增强循环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坚持绿色引领。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断优化调整能源结构,扩大清洁能源和非化石能源利用规模,构建能源绿色低碳生产及消费体系。实行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推进能源循环梯级利用,加强能源系统整体优化,大力提高能源效率。

(三)发展目标

——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基本建成。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进传统行业绿色转型升级、清洁生产、节能技改,构建清洁、高效、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

——绿色经济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培育形成一批绿色设计、绿色工厂、绿色产业链示范企业,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基本形成。引领和促进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和现代经济体系加快构建。

——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更加完善。构建以社区回收站点为基础、集散市场为核心、加工利用为目标“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再生资源回收、集散、加工处理能力不断提高。

——城乡绿色生活方式全面推行绿色价值理念牢固树立,生态消费、绿色消费理念成为社会共识。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大规模应用,节约资源、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行为得到全面贯彻。

——循环发展制度体系持续健全。循环发展的法规、政策、标准等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循环经济统计评价制度不断完善,循环发展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长效推进机制更加健全。

亳州市“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主要目标如下:

序号

指标

单位

2020年

2025年

属性

1

资源产出率

%

完成省下达目标

预期性

2

单位GDP能耗降低

%

[19.1]

[13]

约束性

3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28]

完成省下达目标

约束性

4

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

%

88

90

预期性

5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

85

>85

预期性

6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

93

95

预期性

7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

80

85

预期性

8

农膜回收利用率

%

85

预期性

9

单位GDP用水量

%

[19]

约束性

10

城市再生水利用率

%

29

35

预期性

11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

%

70

预期性

12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

60

预期性

注:[ ]指5年累计变化。

三、重点任务

(一)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加快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实施重点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探索在重点行业开展建设项目碳排放影响评价。持续推动中药、白酒等行业清洁生产,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环境治理水平。加快传统产业全流程清洁化、循环化、低碳化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推进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创建,开展省级绿色工厂评价管理,培育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推动传统产业企业逐步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管理,建设“四位一体”绿色制造体系。到2025年,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0家、省级绿色工厂20家。

2.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142”体系,推动中药优势产业突破发展,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四大成长型产业,支持节能及新能源装备产业发展。推进亳芜产业园五金机电产业园向电子信息产业园转型,培育亳州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依托龙头企业建立产业集聚区,聚焦抓平台、扶企业,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数字产业化创新。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3.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发挥特色产业和配套企业优势,延长现代中药、白酒、农副产品深加工、文化旅游等产业链供应链,巩固增强产业链竞争优势。补齐高端装备制造、先进基础工艺等领域产业链短板。积极承接国内外尤其是长三角新兴产业转移,加快推进一批产业链关键环节重大项目。推广应用绿色开采技术,推动煤炭绿色开采,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协作联动,构建安全可控的产业链供应体系。实施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分行业开展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推行产业集群群长制、产业链供应链链长制、产业联盟盟长制。

4.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推动开发区依法依规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严格准入标准,完善循环产业链条。开展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和零碳产业园建设,建设一批循环经济领域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深化开发区循环化改造,加快推行源头减量、环境友好、资源循环、末端治理的生产方式,实现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构建煤电、建材、纺织、食品加工、机械装备以及铝制品加工等闭合产业链条,把煤电循环产业园建设成为高水平的省级工业园区、皖北地区重要的煤炭深加工和新型产业基地。

5.加强废弃物协同处置。依托农林废弃物、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扩大生物质天然气和沼气利用规模,构建就地收集原料、就地加工转化、就近消费利用的分布式清洁燃气生产消费体系。积极发展生物天然气工程,鼓励建设沼气发电示范工程,实现城乡有机废弃物可持续利用。加强废水、废渣等污染物集中治理设施建设及升级改造,开展涉及挥发性有机气体的工业企业“一企一策”系统化处理。加强水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推进中水回用和废水资源化利用。推动建筑业转型发展,依托涡阳县绿色建筑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新型建材产业。加快发展钢结构装配式建筑、PC装配式建筑产业,培育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打造集生产、展示、集散、服务、交易等为一体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争创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专栏1   绿色制造体系

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围绕现代中药、白酒、纺织服饰等重点行业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打造绿色工业园区,积极申报国家、省级绿色制造项目。打造零碳示范区和示范企业,构建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推动建设高效清洁的循环经济园区。

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建设涡阳县、利辛县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加快实施利辛县煤电循环产业园重点项目,推进煤矸石、药渣、粉煤灰等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实施能效“领跑者”行动计划,培育一批骨干企业。

(二)构建废弃物资循环体系,加强再生资源利用

1.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加强城乡废旧物资回收处理体系一体化发展,推动废旧物资回收网点与生活垃圾分类网点“两网融合”。建立家电、汽车、电子等消费品废旧回收循环利用体系,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通过垃圾分类投放站(柜)、预约上门回收、卖场内设置分类回收箱等方式,提高回收的便捷性。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逐步实现电子电器产品从投放到回收处理全程跟踪监管。推进废铅蓄电池收贮和危险废物收贮中心建设,发展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产业。

2.提升再生资源利用水平。动亳州循环经济产业园提质增效,实现再生资源规模化、规范化、清洁化利用。引进培育大型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实行统一回收、集中交易与处理加工。推进废塑料、废钢铁、废轮胎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提升行业规范化水平。落实再生原材料推广使用制度,拓展再生原材料市场应用渠道。落实再生资源分级质控和标识制度,推广资源再生产品和原料。推动太阳能光伏组件、动力蓄电池、碳纤维材料、生物基纤维、复合材料和节能灯等废弃物回收利用。

3.规范二手商品市场发展。积极推进“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加快流通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规范发展旧货市场,促进二手商品流通。加快畅通绿色产品流通渠道,加快发展线下流通企业。利用群众性休闲场所、公益场地开设跳蚤市场,促进闲置物品交易和流通。鼓励社区定期组织二手商品交易活动,促进居民家庭闲置物品交易和流通。

4.加快再制造产业发展。推动汽车制造业与服务业联动发展,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远程运维、状态预警、故障诊断等在线服务,实现产品再制造、再利用。促进生物基可降解替塑产品研发推广,围绕“龙头+配套”推动生物基新材料链式发展,打造产业集群,申报省级重大新兴产业基地,争创国家级产业集群。

专栏2  废旧物资循环利用

推进植物秸秆、工业废渣、建筑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在墙体材料中的综合利用,推广新型墙材生产能源梯次利用。鼓励回收树叶、树枝等林业废弃物,支持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推动废纸、废塑料、废旧轮胎、废金属、废玻璃等再生资源规模化、规范化、高值化回收利用。完善生活废弃物、废旧塑料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监管体系,构建铅蓄电池等废弃产品逆向回收利用体系。推进再生资源集中交易回收处理加工。

(三)完善农业循环利用体系,促进资源回收利用

1.推进农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广新型生态化种养模式和生态循环农业技术集成应用,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节水灌溉等技术,积极开展循环农业示范创建。改造提升畜禽养殖场资源化利用设施,鼓励沼液利用,实施水禽旱养,控制农业源氨排放。推动养殖业减量用药,规范兽药、饲料添加剂使用,推进养殖过程清洁化。优化种养业布局,推进农产品产、加、储、运、销全产业链绿色化标准化发展。

2.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全面实施农作物秸秆“四离一集中”。完善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以秸秆“五化”利用为重点,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推动秸秆焚烧发电项目建设。推进秸秆在墙材中的综合利用,推进“无废农业”建设。高水平建设涡阳县、利辛县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到2025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

3.提升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加快规模化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和绿色种养循环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畜禽养殖液态粪污肥水还田模式应用,广泛开展废水就地消纳、就近还田、种养结合、农牧循环。鼓励规模养殖企业与有机肥生产企业深度合作,有效利用畜禽养殖固态粪污,支持有机肥生产企业区域收纳、集中处理、制肥还田,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到2025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5%。

4.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废弃农膜、农药包装物等农业废弃物回收体系建设,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田间垃圾收集设施,对废弃农膜进行定点堆放、定期处理。实施农膜回收行动,建立健全农田残留地膜污染监测网络。开展农膜合理使用和废弃农膜回收利用试点,提高农膜使用水平和回收利用率。加强农膜市场监管,推进废旧农膜资源化利用,减量使用传统地膜,鼓励支持生产使用全生物降解农膜。到2025年,农膜回收率达85%以上,农药包装废弃物基本实现有效回收处理。

(四)健全绿色循环消费体系,推动社会绿色转型

1.促进绿色产品消费。推动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完善绿色产品市场准入和追溯制度。推动国有企业率先执行企业绿色产品采购指南,推行绿色产品政府采购制度。开展全社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行动。认真执行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政策,加大政府绿色采购力度。畅通绿色产品流通渠道,推动线下流通企业及线上电商平台设立绿色产品销售专区。推广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培育绿色消费理念,鼓励绿色产品消费,扩大绿色消费市场,推行绿色办公,完善绿色采购制度,推动企业增加绿色产品和服务供给。

2.打造绿色物流。加快推进亳州港多式联运综合物流园、高铁新区现代物流园、亳州机场空港物流园建设,构建水、陆、空多式联运高效物流服务体系。推广绿色低碳运输工具,积极推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运输车辆在城市公交、出租汽车、物流配送、邮政快递等领域应用。提升智能交通水平,鼓励发展智慧仓储、智慧运输,支持物流企业构建数字化运营平台,推进物流运输信息共享,提高运输效率。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扩大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模。

3.推进绿色建筑。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加大装配式建筑应用,力争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比例达100%,城镇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30%。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发展,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和再生水利用。推广绿色建筑技术,推进太阳能发电产品与建筑一体化应用。

4.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深入推进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推行绿色办公。引导家庭节约资源,提升物品重复使用率,优先购买使用绿色产品,不用或少用一次性用品,大力推广节能家电、高效照明产品、节水器具、生物基可降解聚酯等绿色产品。优先选择绿色出行方式,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鼓励绿色出行。实施垃圾分类和源头减量,推进资源化利用。深入开展全民教育,将勤俭节约、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融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体系,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教学内容。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等创建活动。培育宣传一批成效突出、特点鲜明的绿色生活优秀典型,广泛宣传推广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形成崇尚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推进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促进生物基可降解替塑产品应用推广。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四、重点工程与行动

(一)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工程

积极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煤电联营一体化发展,大力发展煤电循环经济产业。着力提升煤系共伴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推进煤炭副产品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加大电能替代力度,积极推进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提升清洁能源利用效率,扩大清洁能源利用规模。“十四五”期间,建成板集电厂二期,力争板集电厂三期开工建设。

专栏3   可再生能源推广行动

开展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行动,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开发园区的应用,从根源上减少工业企业碳排放。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重点推广混合动力、纯电动、天然气等节能环保车辆在城市公交、出租车等领域的应用。持续推进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建设一批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加快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发展,推动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

(二)生物质能多元利用工程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布局、高效利用、绿色循环,重点发展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农林生物质焚烧发电,多元推进生物质能转型升级和多途径利用,因地制宜推进生物质发电向热电联产转型。“十四五”期间,重点建设利辛生物质热电项目,加快涡阳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利辛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期等项目建设,加快亳州国祯生物质热电联产二期等项目前期工作。到2025年,力争全市生物质发电装机达20万千瓦。

(三)新型储能应用工程

大力推进电源侧储能项目建设。统筹高比例新能源系统发展和电力安全稳定供应,以电网为核心平台,优化整合本地电源侧、负荷侧资源,充分挖掘电源、储能、负荷等调节能力,在工业负荷大、新能源条件好的地区,探索开展增量配电网改革试点。支持分布式电源开发建设和就近接入消纳,合力布局电源侧、电网侧储能设施,推动用户侧储能多元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市储能电站容量达40万千瓦。

专栏4   新能源发展行动

加快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秸秆焚烧发电项目建设,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发挥江淮MPV和奇瑞新能源汽车等带动优势,重点发展锂离子电池、充电服务及后市场服务产业。鼓励开展燃料电池公交车、出租车等示范运营,探索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探索开展油、电、气、氢一体发展模式。

(四)园区循环化改造工程

根据物质流和产业关联性,优化开发区空间布局,持续推进循环化改造。围绕产业链、价值链“双链”提升,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完善循环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企业循环式生产。开展节能降碳改造,推动企业产品结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优化升级,推进能源梯级利用和余热余压回收利用。实施清洁生产改造,促进原材料和废弃物源头减量。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推进中水回用和废水资源化利用。加强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集中治理设施建设及升级改造。到2025年,具备条件的省级以上开发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

(五)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工程

进一步拓宽药渣、酒糟、污泥、煤矸石、粉煤灰、炉渣、脱硫石膏、草木灰等工业固废利用渠道,扩大在生态修复、绿色开采、绿色建材、交通工程等领域利用。以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亳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为依托,推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推行建筑垃圾源头减量,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推广废弃路面材料原地再生利用,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秸秆高值化利用,完善收储运体系到2025年,全市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

(六)城市废弃物协同处置工程

完善政策机制和标准规范,推动协同处置设施参照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管理,保障设施持续稳定运行。通过市场化方式确定城市废弃物协同处置付费标准,有序推进工业窑炉、火电厂协同处置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推进餐厨废弃物、林业废弃物等低值有机废物统筹处置利用。到2025年,全市实现城市原生垃圾“零填埋”。

(七)污水资源化利用工程

因地制宜建设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就近引入城镇污水处理厂或建设大三格化粪池。优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路径,谋划实施乡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项目,加强污泥产生、运输及处置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污泥全过程管理台账。到2025年,全市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90%。

(八)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行动

强化源头治理,围绕塑料制品生产使用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生产、销售和使用,积极推广替代产品。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建立健全塑料制品生产、流通、使用、回收处置等环节管理制度。鼓励农业生产者使用符合标准、安全可控的全生物降解地膜,在部分地区适宜作物上实现对传统地膜替代。加强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替代材料和产品研发,积极采用新型绿色环保功能材料,推广使用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的再生塑料。到2025年,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九)快递包装绿色转型行动

鼓励制定快递绿色包装服务类地方标准。强化快递包装绿色治理,推行简约包装,推进快递包装标准化、绿色化、循环化。推动电商快件包装定制化、仓配一体化、运输标准化服务。使用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的包装材料和符合快递封装要求的包装产品,避免、减少快递企业二次包装。加强快递包装回收,规范快递包装废弃物分类投放和清运处置。到2025年,电商快件基本实现不再二次包装,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一次性塑料编织袋,基本实现快递包装绿色转型。

(十)绿色制造体系提升行动

实施工业绿色升级工程,开展重点企业节能诊断,鼓励实施合同能源管理。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推广自发自用分布式光伏发电。推进能源、新型建材等产业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绿色制造体系,推进企业绿色转型升级,推动企业实施绿色清洁生产,构建清洁、高效、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促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升。到2025年,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达30个,单位GDP能耗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

五、政策保障

(一)健全制度标准体系

完善循环经济标准体系,强化行业监管。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内外先进标准,保持企业所用标准的先进性和适用性。推动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完善绿色产品市场准入和追溯制度。推动国有企业率先执行企业绿色产品采购指南,推行绿色产品政府采购制度。

(二)构建统计评价体系

研究完善循环经济统计体系,优化统计核算方法,加强能源计量、统计及调度。探索建立废弃物综合利用补偿机制,通过市场化手段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鼓励开展第三方评价。加强循环经济统计调查和监测分析,推动园区、企业建立资源消耗、污染排放台账,提高精细管理水平,加强资源消耗、综合利用和废弃物监测分析。充分运用大数据信息技术手段,创新统计调查方法,多渠道收集相关数据并建立数据库。

(三)培育绿色交易市场机制

探索开展并积极参与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等交易,落实初始分配、有偿使用、市场交易、纠纷解决、配套服务等制度。积极推动资源循环利用第三方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培育扶持一批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规划、设计、建设、改造、运营等服务的专业化机构。

(四)加强财税金融政策支持

加大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多渠道融资。加大财政税收扶持力度,落实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和增值税转型、引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原材料和秸秆综合利用等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循环经济重大工程投融资支持。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加大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对循环经济企业支持。

(五)健全绿色收费价格机制

加强资源环境市场制度建设,落实环保收费与环境价格政策,逐步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完善污水处理收费政策,合理制定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健全收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落实居民阶梯电价、阶梯水价和分时电价政策,完善价格形成和动态调整机制。

(六)强化监督管理

加强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处置等环节监管。强化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项目运行监管,加强对再生资源回收工作规范指导,推动行业自律。建立分类监督机制,完善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监督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加强标准实施监督,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社会组织和消费者对标准实施的监督作用。

六、组织实施

市发展改革委加强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及时总结分析工作进展,切实推进本规划实施。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抓好重点任务落实,并加强与节能、节水、垃圾分类、“无废城市”建设等工作衔接。各地高度重视循环经济发展,精心组织安排,明确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结合实际抓好规划贯彻落实。

 

 

 

 

 

 

 

 

附件

重点任务分解表

序号

工程行动

牵头主办单位

协同配合单位

1

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工程

市发展改革委

市生态环境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

生物质能多元利用工程

市发展改革委

市农业农村局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3

新型储能应用工程

市发展改革委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供电公司

4

园区循环化改造工程

市发展改革委

市生态环境局

5

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工程

市发展改革委

市生态环境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6

城市废弃物协同处置工程

市商务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城市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

7

污水资源化利用工程

市城市管理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

8

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行动

市发展改革委

市生态环境局

市商务局、市城市管理局

9

快递包装绿色转型行动

市邮政管理局

市交通运输局

10

绿色制造体系提升行动

市发展改革委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市生态环境局等市节能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亳州市开发区“十四五”

高质量发展规划

 

前  言

开发区建设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自1993年亳州经开区获批成立以来,我市开发区数量、规模和实力持续提升,已成为工业化、城镇化的主平台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十四五”时期,我市进入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亳州新发展阶段,必须进一步发挥开发区改革开放排头兵和承接产业转移主载体作用,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开发区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着力筑牢高质量发展主阵地,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最优营商环境,探索改革转型路径,引领全市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为推动全市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根据《安徽省“十四五”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规划》和《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特制订本规划。

本规划是全市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南,是明确我市开发区发展方向、空间格局的重要依据,是推进我市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指引。本规划范围包括我市省级以上各类开发区和省际产业合作园区。本规划以2020年为基期年,规划期为2021-2025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

  

第一章 发展基础

 

第一节 发展成就

 

“十三五”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开发区综合实力稳步增长,各项经济指标持续提升。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6个省级以上开发区,管理范围面积163平方公里,核准范围内建成区总面积为46.3平方公里,整体建成率达59%。经营销售收入达到1987.8亿元,年均增长16.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214.5亿元,占全市比重上升至67%。区内集聚工业企业3000余户,常住人口44.4万人。

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十三五”以来,以开发区为载体,现代中药、食品和农产品加工、汽车及农机等装备制造、绿色装配式建筑、新型建材、轻纺服饰等主导产业加快集聚,形成全市工业经济“主载体”。2020年开发区主导产业经营销售收入达1049.6亿元,主导产业优势度达52.83%。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成全国最大的中药材市场,谯城经济开发区获评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现代中药),亳芜现代产业园区现代物流园获“省级示范物流园区”,涡阳经济开发区绿色装配式建筑和蒙城经济开发区汽车及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基地)获省政府授牌

创新引擎持续增强。“十三五”以来,开发区引领全市创新活力,成为创新发展的“主引擎”。截止2020年,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达130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179家,省级及以上研发平台107家,其中国家级研发平台4家,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0.71%。先后吸引多家全国知名研发团队进驻公共研发平台、产业技术研究院。

开放合作成效明显。“十三五”以来,开发区加快承接省内外产业转移,成为招商引资“主阵地”。2020年实际利用省外内资777.83亿元,增长12.58%,新批进区省外境内项目225个、进区外商投资企业4个。省际产业合作不断深入,2020年累计引进沪苏浙项目171个,总投资801.35亿元,亳芜现代产业园区入选安徽省首批18家长三角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南北合作共建持续推进,与芜湖市探索建立联合招商引资机制,亳芜现代产业园区“十四五”发展纳入芜湖市“十四五”规划。

基础设施提质升级。截止2020年,全市开发区已建成工业用地面积超46平方公里。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交通路网基本通达,员工宿舍、人才公寓、商业服务、娱乐休闲等配套设施日益完善。五年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00亿元,建成标准化厂房530万平方米,5G网络基站数量达到1300个。

体制机制持续优化。“十三五”以来,全市开发区“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权责清单实现动态管理,“互联网+政务服务”完成迭代升级,“四最”营商环境不断优化,项目代办制全面推行,亩均效益改革启动实施。实现“一站式、一条龙、保姆式”服务,企业入园和项目建设效率不断提升。2021年,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入列全省第二批法定机构改革试点。

在取得一定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开发区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规模体量偏小。全市尚无国家级开发区,经营销售收入超500亿元的开发区仅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家。开发区龙头企业不足、带动作用较弱,全市开发区年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仅4家,无A股上市企业。二是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我市开发区产业层次偏低,传统产业比重大,中药等主导产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战略性新兴产业仍在起步阶段。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亳芜现代产业园区、谯城经济开发区三家开发区空间邻接,产业同质化现象严重;三是要素保障能力有待强化。开发区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建设依然存在短板,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亩均产出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省级、国家级创新平台数量较少,科技投入和专业人才不足,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尚未建立。四是体制机制不活。开发区经济管理权限下放不足,开发区业务主管部门与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职责边界有待进一步厘清,与属地政府权责和利益分享机制有待健全;建设运营模式较为单一,市场化运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疫情影响广泛深远,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加快重塑,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市开发区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变化。

从机遇看,“十四五”时期,我市开发区迎来新一轮重大发展机遇。一是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国家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产业链供应链调整重构、市场潜力集中迸发、长三角产业合作红利不断释放,有助于我市开发区发挥特色产业、人力资源、市场腹地等比较优势,深度融入强大国内市场,打造“双循环”的关键节点。二是多重战略叠加发力。国家重大战略叠加覆盖、皖北“24”条专属政策高能扶持,省委省政府做出打造“一极四区”重要战略部署,皖北“四化同步”加速推进,我市迎来从单一优惠政策转向多重优势叠加的机遇窗口期,有助于我市开发区发挥承东启西、左右逢源的区位优势,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三是中医药发展进入快车道。中医药传承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我省支持我市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有助于开发区充分依托产业基础,加快构建以中医药产业为支柱的现代产业集群。四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前沿技术呈现集中突破态势,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广泛深入融入到经济社会各领域。有助于我市开发区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借助科技赋能,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五是“两新一重”建设精准发力。有助于我市开发区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强化产业承载能力,构建功能完善、安全高效、保障有力的基础设施体系,实现产城融合再升级。六是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全面推进。有利于我市开发区转变生产方式,深化产业、能源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绿色升级,加快构建绿色经济体系。

从挑战看,我市开发区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我市开发区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环境的冲击和挑战。二是区域竞争日趋激烈。我市开发区创新人才和创新平台等要素短缺,新兴产业尚在萌芽阶段,传统产业面临成本和能耗等多重压力,“十四五”时期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将更加激烈。三是资源环境约束明显。我市开发区以传统产业为主,在“碳达峰碳中和”“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亩产论英雄”等战略背景下,产业发展将面临更加严格的能耗、地耗、水耗等资源环境约束。

总体判断,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开发区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胸怀两个大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和皖北高质量发展新机遇,着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升级开发区承载能力、壮大开发区产业规模、提升开发区发展质量效益,在危机中扬长补短抢抓新机遇,于变局中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科学把握开发区的功能定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促进我市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进一步增强开发区功能优势,不断增强我市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认真落实国家申博sunbet官网,申博信用网促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要求,以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为战略牵引,坚持“四化同步”,全面实施“一都一区一基地、一城一市一中心”“六一战略”,推动开发区集群化、特色化、绿色化发展,不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承载能力,不断提高开发区亩均效益,实现开发区规模能级和质量效益双提升,为我市实体经济发展和现代产业体系搭建坚实的载体和平台,为服务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亳州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节 基本原则

 

落实上述指导思想,要把握正确策略和方法,着重坚持以下原则。

创新引领,高端发展。把创新放在核心位置,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撑作用,积极推动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和产业创新,推进开发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突出优势,特色发展。充分发挥现有产业和资源优势,做强做优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引导产业在开发区之间错位布局和优势互补,增强发展协同性,打造具有鲜明亳州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圈。

坚持改革,开放发展。持续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和运营模式改革,着力破除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大力实施“双招双引”,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和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等高能级平台,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深入推进省际园区合作和南北园区合作。

循环低碳,绿色发展。全面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落实“双碳”战略决策,建立健全开发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加快推动重点产业节能减污降碳,全面实施开发区循环化、生态化、智慧化改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园区。

 

第三节 发展定位

 

紧紧把握新时代发展趋势,立足开发区发展基础、发展原则和发展方向,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市开发区发展定位:世界中医药之都的核心区、皖北承接产业转移的样板区、全市创新要素的集聚区、全市“四最”营商环境示范区。

世界中医药之都的核心区。依托道地药材主产地优势、中药集散流通优势和现代中药产业基础,强化开发区产业承载能力,积极引进培育现代医药龙头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加快推动现代中药全产业链集成创新,打造全球知名的现代中药制造基地、研发基地、总部基地和贸易中心,建成“世界中医药之都”的核心区。

皖北承接产业转移的样板区。深度融入长三角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主动嵌入长三角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动我市开发区与沪苏浙等地合作,实现基础设施等高衔接、产业体系高效协同、发展理念全面接轨,着力强化“双招双引”,高起点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打造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的亳州样板。

全市创新创业要素的集聚区。以开发区为平台,以企业为主体,着力培育招引一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建立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基地。

全市“四最”营商环境的示范区。深化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开发区建设和运营模式创新,打造更开放、更公平、更透明的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实施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政策。积极对接安徽自贸区,复制推广自贸区成功经验,打造营商环境示范区。

 

第四节 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市开发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取得新成效,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加快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综合实力全面增强。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开发区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经营销售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省开发区平均水平,经营销售收入力争突破3000亿元。亩均效益进一步提升,亩均工业增加值增速、亩均税收增速等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力争实现国家级开发区零的突破。建成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产业竞争力显著提高。产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传统优势产业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上升至35%以上,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更加深度融合发展。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持续增强,全市开发区主导产业平均集聚度达到60%以上,形成1-2个千亿级、2-3个500亿级、若干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年均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家以上。每个开发区至少培育1家拟上市后备企业,上市企业数量力争达到2家。

——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企业创新活力明显增加,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年均增速不低于15%,新建国家级创新平台1-2家、省级创新平台3-5家、市级创新平台10-12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升,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绿色发展持续加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应对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所有开发区全部建成循环化改造园区,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国家和省考核要求,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碳排放强度降低完成省市下达目标。

——开放合作全面深化。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政策环境、公共服务、产业转移等方面实现与沪苏浙全面对接,高水平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高水平建成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省级合作产业园和省际毗邻示范区。外贸外资规模稳定发展,开放平台体系进一步健全,国际产能合作取得突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以上。全市各开发区产业联动和协同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

——体制机制活力明显增强。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全面建立,经济管理职能进一步强化,独立核算机制更加完善,多元化管理运营模式建立健全。“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力争将开发区打造成全市“双招双引”示范区。

展望2035年,亳州市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引领示范作用显著增强。综合实力、产业竞争力大幅跃升,规模总量迈上新台阶,质量效益、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政策链“多链协同”,建成现代产业体系,形成2-3个长三角知名的产业基地,打造“现代中药”等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世界中医药之都”走向世界。探索建设碳达峰碳中和先行区,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形成开放合作新格局,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竞争优势明显增强。体制机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发展活力充分迸发。注:经济指标的绝对值和年均增速均按现价计算。

专栏1   “十四五”时期开发区发展主要目标

类别

指标名称

2020年

2025年

目标

年均增长(累计)

产业发展

经营销售收入(亿元)

1988

3000

8.5

亩均工业增加值(万元/亩)

130

单位面积经营销售收入增长(%)

12

工业用地亩均税收(万元/亩)

6.1

12

15

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50

综合容积率

1.05

创新驱动

R&D经费投入增长(%)

15以上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家)

179

360

15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

32.4

35以上

新增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家)

3-5家

基础设施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9

亩均投资强度(万元/亩)

41.5

100

20

5G基站数量(个)

1300

6500

38

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

30

开放合作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10.5

17

10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

10以上

实际利用省外项目资金(亿元)

777.8

1200

9

绿色低碳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

完成省市下达目标

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降低(%)

完成省市下达目标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

完成省市下达目标

第三章 优化开发区协调发展格局

 

围绕亳州市“世界中医药之都、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华夏酒城、文化旅游强市、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的“六个一”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强全市开发区统筹协调,引导开发区发挥比较优势、错位发展,构建与经济规模相匹配、与国土开发空间相适应、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的“一核三极多点”开发区总体发展格局。

“一核三极多点”开发区总体发展格局图

 

第一节 强化“一核”带动

 

以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亳芜现代产业园区、谯城经济开发区等主城区开发区为载体,强化主城创新驱动核带动力,助推亳州都市区和中心城市建设。引导主城区3大开发区协调联动、错位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培优做大重点产业集群,加快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成为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抢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和被列入省承接产业转移试验区战略机遇,以长三角园区合作共建为抓手,高水平对接沪苏浙地区人才、创新、资本等要素资源,建立开放创新、跨区域产业协同、要素互通的深层次合作机制和路径,进一步增强对全市开发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道地药材主产地和全国中药材集散交易中心优势,坚持标准引领、守正创新,加速集聚高端创新资源要素。重点培育以高端中医药和现代医药制造、新药研发、中医药对外贸易和医药物流产业集群,延伸发展中药保健品、中医药文化和医疗器械等产业,加快提升商贸物流、检验检测、健康服务等中医药高端服务业发展水平。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亳芜现代产业园区。深化长三角省际产业合作园区、省内共建园区建设,加强与芜湖及长三角开发区的经验交流、信息共享和产业合作,推动区域生产力优化布局,进一步完善建设、管理、利益分享等机制。充分利用“特别政策区”金字招牌,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试点,打造服务和效率高于周边、成本和负担低于周边的营商环境“亳芜高地”。重点培育大健康、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2.5产业、人力资源产业等现代服务业。

谯城经济开发区。进一步强化谯城经济开发区作为谯城区经济发展的主平台主阵地作用,突出特色优势,强化产业支撑,提升城市综合功能,积极打造全省开发区“产城融合示范城”样板。以获评全省首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单位为契机,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培育一批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切实发挥试点典型示范作用。全面推动中药材标准化生产,重点培育一批知名中药品牌,打造全国重要的中药材检验检测中心。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进一步提升绿色粮油加工、休闲食品加工、绿色健康保健品加工等核心产业链。依托“徽酒名镇”,培育以古井镇为中心,集酿酒、科研、销售、旅游、文化为一体的白酒产业园,打造“华夏酒城”核心区。

 

第二节 加强“三极”支撑

 

以涡阳经济开发区、蒙城经济开发区、利辛经济开发区为3个重要增长极,把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作为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抓手,引导各开发区错位承接产业转移,按照特色突出、布局合理、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要求,进一步延长产业链、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强化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力,构建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 

涡阳经济开发区。重点培育新型建材首位产业,发展壮大农副产品深加工、能源化工、纺织服饰、汽车零部件加工等重点产业。推动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规模化、专业化、集成化发展,积极发展工业设计、工艺装备、装配施工、机电、检验检测等延伸产业,打造长三角绿色建筑产业转移首选地、全国重要的绿色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

蒙城经济开发区。重点培育汽车及装备制造首位产业,发展壮大新型建材、农副产品深加工等重点产业。大力扶持发展乘用车、专用车、新能源汽车等整车产品,推动关键零部件本地化生产,加强零部件综合集成水平,打造全省重要的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基地。加快培育发展汽车贸易、汽配市场、汽车租赁、仓储物流、工业设计等产业,构建完善的汽车服务生态体系。

利辛经济开发区。重点培育纺织服饰首位产业,发展壮大农副产品深加工、汽车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等重点产业。以“国际丝网城”为载体,提升龙头企业研发创新能力,推进丝网纱门产业集聚发展,完善研发、生产、销售全产业链,打造全球最大丝网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做宽轻纺领域、做精轻纺产品、做高轻纺层次、做长轻纺链条,建成全省重要的现代新型轻纺服饰产业集群和产品研发基地。

 

第三节 促进“多点”协作

 

“多点”为除亳芜现代产业园区外其他五个省级开发区管理或托管的产业园区,包括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所辖古井配套产业园,谯城经济开发区托管的古井、十八里等工业园区,涡阳经济开发区托管的西阳、高炉等工业园区,蒙城经济开发区托管的马集、板桥等工业园区,以及利辛经济开发区托管的城北、西潘楼等工业园区。积极探索创新“一区多园、跨区托管”发展模式,规范托管园区管理。立足托管园区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产业布局,形成与省级开发区产业互通、功能互补的互动发展格局。积极探索创新合作办园方式,完善园区共建、产业共育、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定期会商的合作机制。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统筹规划引导产业集群发展,建设高质量全区域产业链,夯实发展基础。

 

第四章 打造开发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创新驱动、集聚发展,强化培育发展新动能,夯实产业基础能力,促进开发区之间产业协调和联动发展,构建以主导产业为支柱、特色产业为支撑、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为引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3+4+2+N”现代制造业集群。

 

第一节 培优做强主导产业集群

 

围绕现代中医药、农副产品深加工、白酒3大主导产业,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构建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形成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华夏酒城的强大支撑。

现代中医药产业。坚定实施以药立市发展战略,以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谯城经济开发区、亳芜现代产业园区为主体,高水平建设亳州现代中药重大新兴产业基地,着力推动中医药制造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亳药”品牌,全力推动龙头中药企业上市。到2025年,现代中医药制造业产值力争达到500亿元,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超过10家。

——做长做精现代中医药产业链。聚焦中药饮片、提取物和配方颗粒、中成药、中药衍生产品等发展重点,以中医药现代化、标准化为方向,坚持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相结合,强化企业新品研发和工艺改造。到2025年,力争培育10个亿元以上中成药品种,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领军企业。

 

 

专栏2   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方向

中药饮片。深度挖掘传统炮制工艺,支持具有长期临床使用历史的特色饮片品种开发、传统炮制工艺提升和定量压制饮片、直接口服饮片等工艺创新。

配方颗粒。推进省级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基地建设,大力扶持具备条件的中药企业开展以“十大皖药”为重点的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工艺和标准研究,加快建立地方标准。

中药提取物。加强现代中药提取纯化技术引进和研发攻关,发展药用及保健类产品提取物、食品添加剂类提取物、香精香料及化妆品提取物等产品。

中成药。加强经典名方、验方、医院制剂筛选及开发,研制一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的中成药新剂型和新品种。推动中成药名优大品种二次开发。

药食同源产品。聚焦中医药养生新需求、新热点,重点开发花茶、膏方、养生饮品、养生汤料、药膳方便食品、功能食品等中药食品和保健品。

中药衍生产品。促进中草药成分在化妆品及日化产品中的创新应用,积极开发汉方植物化妆品、中药防脱生发洗发水、中医药牙膏、中药减肥产品等特色产品。深度挖掘传统香疗理论,开发香薰、精油、配饰等香疗产品。

——做优做强中医药产业平台。强化与沪苏浙等地区的创新成果、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链接,加大品种转移优惠政策兑现力度,争取申博sunbet官网,申博信用网中药大品种落户亳州。支持企业并购重组,组建医药产业集团,培育医药上市企业。抢抓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改革机遇,加快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平台和委托生产基地建设。支持优势企业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建立药品合同生产(CMO)服务平台,承接临床试验用药、中间体、制剂及包装等定制生产服务。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加快建设中药研发合同外包(CRO)服务平台。

——打造中医药贸易物流高地。大力推动中药材商贸流通转型升级,依托中国(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等,打造一批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和产品信息可追溯的现代中药材物流基地,建设一批符合中药材现代化物流体系标准的初加工与仓储物流中心。加快培育和引进一批中医药服务贸易骨干企业,吸引中药材电子商务知名企业在亳州注册设立全国性总部或区域性总部。加快建设中药材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提升电商平台能力,打造全国一流的中医药电商平台。推动建立完善的中药材价格指数发布机制,成为全国中药材市场的“晴雨表”“风向标”。加快重点企业配方颗粒、疏风解毒胶囊在欧盟等地推广,推进亳州中药材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工作,推动中医药对外贸易发展。全力打造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品牌。

——延伸发展配套产业。围绕药用辅料与药包材,重点发展高效崩解剂、共加工辅料、安全性高的包衣材料和注射剂用辅料,大力开发以新型制剂给药装置为代表的高端药用内包材及需求量大的常规药品内包材。围绕制药设备,加强传统中药装备的技术改造和新一代中药提取分离装备的开发,推动中药材加工和中药饮片生产等制药设备向高端制造、智能制造转型。围绕医疗器械,重点发展智能中医动态监测设备和治疗仪器、智慧化辅助诊疗系统、快速检测、精准医疗等体外检测设备和检测试剂,以及重大疾病急救、治疗、康复设备和高值耗材。

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依托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以涡阳经济开发区、蒙城经济开发区、利辛经济开发区、谯城经济开发区为主体,统筹推动优质粮油、畜禽、果蔬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与初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加快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到2025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值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每个县区至少培育1个优势主导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400亿元。

——推动农产品精深特色加工。按照“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示范创建要求,主动适应食品安全、健康养生和消费多样化的市场趋势,推进优质粮油、果蔬、畜禽加工向规模化、特色化、高端化、品牌化发展。

专栏3  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方向

粮油深加工。引导主食食品加工企业转型升级,积极开发方便营养碗粥、营养米粉、优质方便米饭、杂粮、预制菜肴等多元化主食产品,发展粮食饮料、复合营养粉、高纯度米蛋白、米淀粉脂肪替代物、米糠多糖、豆制品、调味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加快发展“营养、健康、安全”中高端方便休闲食品产业集群,积极开发低糖、低脂肪、低盐、非油炸烘烤型、无添加剂、无防腐剂的休闲零食及新型方便食品。

果蔬深加工。加强加工关键技术与新产品开发。重点发展膨化蔬果制品、蔬果粉制品、蔬果浆制品等新型蔬果产品,加强蔬菜功效成分提取及其加工副产物功效成分提取,积极开发果蔬酵素、果酒酿造、果蔬鲜榨汁、浓缩果浆和新型罐头加工等产品。

畜禽加工。重点发展猪、羊、牛、鸡、鸭等畜禽养殖业肉食加工,着力推动冷鲜肉加工向风味熟食和休闲食品方向发展。重点推进双百万工厂化产业化肉羊养殖、双百万羊肉食品加工和冷链物流等项目建设,打造全国知名的圈养羊生产加工基地。积极开发畜产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

——完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体系。依托亳州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优势,积极与国际知名食品企业合作,加快培育和招引一批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打造品牌厂商生产加工基地。深化“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发展模式,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推动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加强农产品市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开发区配套建设物流配送基地和冷链物流基地,积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等农产品短链流通模式。

——加强农产品知名品牌培育。立足亳州优质农产品资源优势,突出产业特点,大力推进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位一体”的农业品牌建设,重点培育一批产品质量优、市场评价高的全国知名产品。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有效供给,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程,强化绿色农业投入品管控,加快培育“三品一标”。到2025年,力争“三品一标”产品认证数量突破700个,驰名商标认定总数15个以上,省级区域公用品牌5个以上。建立品牌目录,加强品牌保护和推介宣传,积极参加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等展会,开展区域公用品牌宣传和企业形象展示。

白酒产业。以谯城经济开发区为核心,加强酿酒原料基地建设,保障白酒酿造优质原料供给,推动白酒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品牌强、品质优、品种多、集群化、集约化的亳州白酒产业体系。到2025年,白酒产业产值力争达300亿元以上,培育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的白酒企业1家、亿元以上白酒企业5-8家。

——推动白酒产品创新升级。深挖亳州酒品牌文化内涵,传承发扬传统酿造工艺,支持白酒骨干企业依托品牌和技术优势,加快白酒产品升级,扩大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加强白酒品牌创建培育,着力打造高端品牌,巩固和提升地域名优酒品牌,不断提升亳酒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产品和技术创新,积极拓展养生药酒、其他酒类饮料等新兴消费市场。到2025年,培育申报驰名商标5个、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10个。

专栏4   白酒产业发展方向

高端白酒。支持白酒骨干企业依托品牌和技术优势,做大做强白酒主业。积极开展国家工业遗产、酿酒窖池标识管理和老窖池申报认证工作,传承发扬“九酝酒法”“双轮发酵、双重窖藏”“老五甑”等传统酿造工艺,弘扬亳州白酒“酒中牡丹”“双轮香型”、芝麻香型、浓头酱尾等多种独特风格。

养生药酒。促进中医药资源优势与白酒产业融合发展,在传承药酒古法制备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对传统药酒进行创新开发。重点开发以美容养颜、补血益气为功效的低度保健酒,以养血强筋、滋补心脾、大补元气、安神固脱、滋肝明目等功效为主的保健酒以及具有抗风湿、抗关节疼痛、活血化瘀、排毒除火等不同功效的药酒。

酒类饮料。顺应酒类发展的新趋势和年轻消费者的饮用口感和要求,积极发展以果品为原料的发酵果酒、蒸馏果酒、配制果酒、起泡果酒等饮料酒。针对中老年人追求口感柔和、有益身体健康等消费需求,重点发展以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为主的露酒等酒类饮料。

——提升产业配套服务能力。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围绕发酵技术、酿酒新工艺研究与应用、新产品开发、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加强创意设计、定制服务、检验检测等配套服务能力建设,探索推进酿造、检测等环节整合,建立白酒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全过程防伪追踪追溯信息平台。依托现有优势包装印刷企业,进一步加强相关配套企业集聚,延伸商贸、会展、金融、物流等关联产业,打造酿酒全产业链。

 

第二节 优化提升传统特色产业

 

强化各开发区之间合理分工和协同发展,推动能源化工、新型建材、汽车及装备制造、纺织服饰等4大传统产业现代化转型,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特色产业集群。

能源化工产业。以涡阳经济开发区、利辛经济开发区为主体,加快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煤电联营一体化发展,大力发展煤电循环经济产业,推进煤炭副产品综合利用。以涡阳经济开发区、蒙城经济开发区为重点,大力发展农作物秸秆、果木废弃物和板材加工废弃物等生物质能发电,推动药渣和秸秆等变废为宝。鼓励和支持光伏组配件以及各种原材料的生产制造,推进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与配套产品、城乡民用建筑集中供热式太阳能装置、太阳能热水与建筑一体化装置等太阳能综合利用。加快涡阳省级化工园区建设,着力引进绿色、安全、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项目。到2025年,能源化工产业产值力争达500亿元。

新型建材产业。以涡阳经济开发区、蒙城经济开发区为主体,加快建材企业升级改造,大力发展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和混凝土建筑,高水平建设涡阳县绿色装配式建筑特色产业集群(基地)。重点发展适应装配式建筑的墙板部品部件,以及轻质、高强、节能、利废和具有保温隔热性能的绿色新型墙体材料,推进植物秸秆、工业废渣、建筑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在墙材中的综合利用。积极发展新型防水密封材料,引导在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及桥梁、隧道等行业替代传统防水材料。推动政府投资工程率先采用绿色建材,鼓励和支持在公共建筑、市政、轨道交通及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基础设施建设中优先采用装配式技术和产品。到2025年,新型建材产业产值力争达300亿元。

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以蒙城经济开发区为核心,围绕中高端商务车整车制造和专用车生产等龙头项目,全力推进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重点发展乘用车、专用车、新能源汽车等整车产品及配套零部件和机械装备高水平建设蒙城县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基地)。以亳芜现代产业园区、利辛经济开发区等为重点,发展新能源车、专用工程车辆改装和生产等产业,推动汽车零部件加工向自动变速器、发动机电控系统、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等高端零部件及模块部件产品延伸。加快3D打印、新一代信息技术、机器人等智能制造支撑技术的深化应用。到2025年,建成省级商务车全产品系列生产基地,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产值达到150亿元。

纺织服饰产业。以利辛经济开发区、涡阳经济开发区为主体,强化龙头企业引领带动,加大创意设计力度,推动传统鞋服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个性化定制等方向转型升级。重点发展高档精梳、多种纤维混纺、高端家纺等高附加值产品,大力开发中高档西服、创意服饰、民族特色服饰等高端精品服饰,积极拓展纺织品产业在汽车船舶、卫生医疗等领域应用。做大利辛县“中国丝网纱门之乡”品牌,引导龙头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拓展丝网在医疗器械、电子元器件、电子设备等领域的应用。积极承接长三角纺织业转移,吸引纺织鞋服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亳州,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到2025年,纺织服饰产业产值力争达到150亿元,建成轻纺类特色产业集聚区。

 

第三节 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2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培育产业新支柱。超前谋划布局N个未来产业,培育产业新增长点、增长带、增长极。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紧跟数字经济、新基建发展趋势,加快推动以电子信息产业、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以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谯城经济开发区、蒙城经济开发区为主体,大力发展汽车电子和新型元器件产业。积极引进计算机服务、移动电子端服务和软件服务等电子信息服务产业,发展软件开发、数据库开发等电子信息开发产业。力争到2025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到35亿元,新增电子信息企业50家以上。加快亳州大数据产业园建设,推动政务数据、行业数据、高分卫星数据及北斗导航数据融合开放,支持企业研发并提供多领域大数据产品和服务。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以亳芜现代产业园区、谯城经济开发区为主导,重点发展医疗器械设备、智能制造设备等中高端装备制造业,推动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迈进。聚焦医疗康复机器人、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医疗康复3D打印等领域,加快产品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围绕汽车、食品、纺织等重点行业生产制造智能化升级需求,加快开发一批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积极引进上游关键原材料、元器件、产品设计研发、配套软件,完善智能终端产品产业链。以利辛经济开发区为重点,大力发展联合收获机、精准植保机械等高端农机装备,积极开展农用无人机自主技术和产品开发。加快推进中药采挖机械化。

未来产业。把握科技发展趋势、顺应产业发展潮流,前瞻性谋划布局N个未来产业,形成以未来产业为驱动的产业链高端发展路径。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聚焦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碳捕集利用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积极引进长三角高质量创新资源,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抢占技术产业化先机,谋划布局新的产业集聚核心。面向国内外技术更新突破和产业升级重大需求,促进产业、技术交叉融合发展,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丰富未来产业应用场景,运用前沿技术推动全市产业跨界融合创新发展。

 

第四节 促进“两业”融合发展

 

更好发挥服务业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促进作用,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融合、共生发展,创新服务型制造、科创服务、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等新业态,进一步提高专业化发展能力。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构建服务高效、布局优化的生产性服务业网络。

科技服务。围绕产业重大技术需求,培育引进一批专业科技服务机构,大力发展研究开发、工业设计、技术转移转化、创业孵化、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业,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知识产权运营交易等重点环节,提升科技服务业对开发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积极谋划建设亳州市现代中医药技术服务中心,支持中医药检验检测机构做大做强,促进检测技术、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创新应用。鼓励各类科研机构与企业建立科技成果供需信息共享平台,探索建设集研究开发、技术转移转化、创业孵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服务平台。

现代物流及电子商务。推进专业市场业态模式创新,培育一批商品经营特色突出、产业链供应链服务功能强大、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型专业市场。支持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协同共建供应链,积极发展中药电商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工业物流、能源化工物流、城乡物流配送等,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货物配载中心建设,推进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推进重点物流项目建设。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分拣等关键共性技术在物流业中的应用,重点打造智慧物流体系。加强与知名电商平台对接,积极培育自主电商品牌。争创国家级、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园区)和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金融服务。积极参与长三角城市群的金融市场联动、加快引进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银行、保险、证券、基金、风险投资等各类法人总部、区域总部、功能总部及后台服务机构入驻亳州。加快培育本土金融市场主体,鼓励有条件的开发区设立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支持有实力、有特色的融资担保机构做大做强。培育功能完善的金融中介服务机构。

服务外包。依托亳芜现代产业园区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区,加快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发展。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设计、研发、互联网、医疗、工业、能源等领域服务外包,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教育、交通物流、健康护理、科技服务、批发零售、休闲娱乐等领域服务外包。结合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推动服务外包质量向高端发展,开展服务贸易,鼓励企业专利、技术出口。

 

第五节 推动“两化”融合发展

 

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融合发展,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抢抓“数字江淮”建设契机,围绕创新型智慧园区建设,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升级网络基础设施,加快构建完善的5G应用体系,打造信息基础设施高地。

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生产制造全过程数字化改造,推动设计、制造、运维一体化,力争每年创建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认定的企业达3家以上。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推广一批适合中小企业需求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引导行业龙头企业立足自身优势,开放数字化资源,帮助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

培育信息服务产业。积极培育软件和大数据企业,聚焦现代中医药、白酒、汽车、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联合打造1-2个具有先进水平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独具亳州特色的中医药全产业链数字化发展体系,每年推进10家中医药企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深化数字技术在服务业领域的融合创新,推进制造业智能服务化,积极培育网络体验、智能零售、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

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高标准推进5G基站及配套设施建设,尽快实现5G网络全覆盖,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加快政府、企业内外网和应用设施升级改造。完善物联网感知设备布局,加强监测数据的统一采集和管理,构建立体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的感知网络。推进云网融合,积极参与亳州市量子城域网和量子安全云建设。加快整合云计算资源,统筹推进亳州大数据产业园、云计算中心建设,提升云计算支撑能力。

打造“园区大脑”。按照创新型智慧园区“两中心五平台”建设要求,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开发区基础设施深度融合,打造完善的政务服务平台、产业服务平台、安环监测平台、企业服务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实现公共服务和管理基础设施数字化。完善智慧管网、智慧建筑、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医疗等场景感知设备部署,加快数据归集,推进管理调度中心建设,依托亳州市“城市大脑”,构建智慧化“园区大脑”,实现对开发区产业发展和生活服务的智能化管理。“十四五”期间力争实现创新型智慧园区全覆盖。

 

第六节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推进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建设落地,加强产业链稳链、补链、强链、控链,引导开发区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

打造优势产业链。集中力量培育现代中医药、农副产品深加工、白酒产业等主导产业链,巩固提升产业规模、技术、配套等优势,形成龙头引领、关联配套、专业分工、协作发展、社会化服务的产业集群格局。全力推进能源化工、新型建材、汽车及装备制造、纺织服饰等传统优势产业链优化和升级,积极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未来产业等新兴产业链。围绕产业链精准招商引资,积极承接国内外尤其是长三角新兴产业转移布局,加快推进一批产业链关键环节重大项目。推动开发区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环境。

强化产业链配套。依托龙头骨干企业,吸引上下游企业入驻开发区,畅通产业循环,推动产业链横向、纵向协作配套。构建产业链联动机制,促进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关联产业链之间的共建共享,优化上下游产业产能配套。围绕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发展先进制造工艺、绿色制造工艺、智能制造工艺和工业制造软件。围绕研发设计、试验验证、计量检测、标准制定、认证认可、知识产权等共性需求,加快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建立健全“链长制”。立足既有优势产业集群,各开发区筛选3-5条基础良好、链条清晰、龙头支撑明显的产业链,建立“链长制”。培育和引进一批控制力和根植性强的链主企业和生态主导型企业,加快关键企业引进和共性技术攻关,建设一批补链、延链项目。健全链长联系帮办龙头企业制度,建立健全“链长制”支撑服务体系,强化政策配套、资金支持、统筹协调、调度督导和考核评价。

 

第五章 提升开发区创新发展能力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创新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不断健全开发区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开发区基础创新能力和创新转化效率,将开发区打造成为全市重要创新策源地和创新成果转化应用高地。

 

第一节 加强开发区创新链建设

 

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提升创新链支持产业链锻长板补短板的能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组建产业基础能力创新联合体,围绕重点领域的“卡链”“断链”产品和技术,成体系开展核心技术攻关。鼓励企业参与国家或省级重大科技攻坚计划,推动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紧密合作。研究运用研发奖补、政府采购、科技金融等多种政策措施,全力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应用发展。

加快铸造产业创新链。立足发展定位和主导产业,围绕关键技术、核心产品和重点产业,打造产业创新链及创新集群,推动“铸链工程”向纵深发展。积极参与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鼓励开发区企业和研发机构多源多点对接长三角等区域的重点企业、科研院所和研究机构,聚焦主导产业、关键环节和前沿领域,加大对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检验检测平台等领域研发投入,加快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高产业创新链核心竞争力。建立健全各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形成推进“铸链工程”的发展合力。

推动多链协同发展。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围绕创新链配置政策链、资金链、人才链等,促进链条间有机衔接,协同推动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推动创新链和政策链充分对接,增强顶层设计与统筹谋划能力,完善创新体制机制、经济科技政策,积极搭建对接平台。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风险投资体系,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加强创新链和人才链有机结合,大力发展科技市场,培育科技中介主体,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培养一批助力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

专栏5   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向

现代中医药产业。重点解决大宗中药材种苗繁育、种植(养殖)、加工、质量控制、药渣处理等技术难题。开展中药质量标志物、中药新药发现、有效成分分离提取、新型制剂开发、安全性评价等专题研究。

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重点开展分离提取、高效杀菌、烘干贮藏保鲜等精深加工技术、物联网技术、物流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加大原料干预、加工过程控制、在线检测、质量安全等领域的研发力度。推动农产品保鲜及储运关键技术的开发应用、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与设施的研究与推广应用。

白酒产业。加大制曲、酿酒、储存、包装等生产环节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开发具有药食保健功能、地域文化特征鲜明的产品。

能源化工产业。突破能源高效与梯级利用、污染治理与安全处置、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围绕煤炭工业,大力发展提高产能、高效利用、节能环保、循环利用技术,推进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型能源管理模式的应用,提高煤炭综合利用效益。积极开展基于煤化工原料的高性能合成橡胶及弹性体、工程塑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等系列化工材料及其成套技术的研发。

汽车制造及零部件加工产业。重点开展电池、电机、发动机、变速器、智能化汽车电子、环控设备、汽车新能源等一批关键零部件技术的研发与攻关,开发产品性能、成本、质量等满足整车使用需求的核心零部件,支持开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纺织服饰产业。加快高档精梳、多种纤维混纺等高附加值产品的技术研发,大力发展高端系列家纺,拓展纺织品产业在卫生医疗等领域的应用。

新型建材产业。突破钢结构建材特种用材及其焊接、拼装技术、高层钢结构、大跨度空间结构关键技术。以绿色新型墙体材料为主导,重点攻克智能化建材生产技术和装备研发、极端环境下高性能材料技术和产品研发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积极发展智能终端、信息家电、电子元器件、汽车电子等信息制造技术,集中优势力量进行攻关,突破5G网络、物联网技术、新一代移动通信、集成电路、传感器技术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瓶颈制约。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医疗器械装备领域重点突破三类医疗器械产品生产等技术,积极开展体外诊断试剂及配套仪器、植入介入产品、移动医疗等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农机装备领域重点攻克农业先进传感器、大数据建模、高速精量排种、种肥远距离输送、智能化监控技术以及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农用无人机自主飞行控制等技术。智能制造装备领域重点突破识别技术、实时定位系统、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网络安全技术、系统协同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

 

第二节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科研组织、成果转化和研发投入中的主导作用,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高水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鼓励各开发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共性技术研发机构和产业技术联盟,围绕产业发展关键环节、前沿领域,加大科技投入,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新产品试验试制。鼓励企业按照经济规律组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流程创新和管理创新。到2025年,实现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

培育牵动性创新型龙头企业。聚焦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快培育一批具有牵动性、原创性和国内外影响力的创新型龙头企业。支持领军企业牵头实施产业化目标明确的重大科技专项、重大科研项目,努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鼓励企业参与基础研究。编制高精尖技术领域重点企业名录,建立“一对一”联系企业、贴身服务的工作机制,在土地、投资、人才引进、成果转化、对外合作等方面对重点企业开展精准扶持。

支持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大力实施“百企领军”“千企竞发”等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综合服务体系,重点扶持和培育创新能力强、产业特色明显、成长性突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到2025年,培育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家,申报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家、专精特新冠军企业20家。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数据库,定期跟踪梳理企业发展需求,联合第三方机构为企业提供企业家、技术顾问及顶尖研发平台等各种资源链接。大力推进科技创业园、电商产业园和项目孵化基地、中试基地、产业化基地建设,完善研发、设计、创意、孵化等功能。

 

第三节 打造高能级创新载体

 

打造高质量科技研发平台。坚持走“科创+产业”发展道路,围绕各开发区主导产业,推进开发区联合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共建一批具有开放性、集聚性和前瞻性的新型研发机构。充分发挥亳州高新科创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作用,进一步增强重点科技型企业创新平台带动能力,打造集共性技术研发、技术中试熟化和技术转移于一体的高水平中医药研发平台。支持亳州学院、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亳州市中医院等联合建设省中医药科学院亳州分院、华佗中医院研究院,推动亳州学院与华南理工合作组建创新药物研究院。改善育种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条件,提升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在小麦、大豆等粮食领域育种水平。强化政策引导,鼓励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其领军人才,在开发区设立拥有核心技术、配套核心科研团队的独立研发机构、分支机构、产学研基地、科学家工作站、实验室等。

打造高效率成果转化平台。围绕开发区主导产业,建设一批专业化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等产业孵化平台。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程服务链,重点培育和引进一批技术转移、技术成果交易、专利服务、知识产权运营等专业化科技中介机构。以市中药材检验检测研究院和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研究院为依托,大力发展第三方服务,加快推进检验检测、设备共享、工艺验证等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各类企业、天使投资人、风投机构等共同参与开发区各类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开展科技成果发布、在线展会、在线专家咨询与对接服务等活动,建立“线上”与“线下”互补的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应用能力。

 

第四节 集聚优秀创新创业人才

 

加大人才招引力度。以沪苏浙、合肥为主攻方向,围绕现代中医药、农副产品深加工、汽车及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高精尖”人才需求,加速汇聚一批在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人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搭建高层次科技人才交流平台,积极引进高水平人才服务机构,实现“以才引才”。探索“飞地”用才、柔性引才等方式,鼓励采取“双聘制”等方式开展人才合作,发展“星期天工程师”“云端工程师”和“轨道人才”等人才共享模式。探索“资本+项目”“企业+项目”等招才引智模式。探索与沪苏浙人才双向挂职机制。

培育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参与创建一批“江淮杰出工匠”,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支持市属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培育高技能人才。统筹抓好党政人才、金融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队伍建设。健全企业家培训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战略思维、敢于创新的领军型企业家和富有朝气、锐意创新、潜心实干的新生代企业家,着力打造优秀的企业团队。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人才发展投入,深入实施“江淮英才计划”、药都“双创”英才计划和“药都工匠”专项培育行动,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支持企业探索灵活的薪酬管理模式,鼓励实施股权和期权等激励政策,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支持科技人员以技术成果、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入股,参与科技型企业建设。对引进的领军创新人才,符合我市高层次人才引进条件的,按照规定享受安家费、生活补贴等,并妥善安置随迁配偶就业和子女入学,符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申报条件的,纳入选拔推荐范围。

 

第五节 加快创新成果转移转化

 

强化需求导向的科技成果供给。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实行“揭榜挂帅”“赛马”“定向委托”等制度,鼓励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承接企业的项目委托和难题招标。谋划实施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推动“成果产出”与“成果转化”有效衔接和配合。继续执行并持续加大对现代中医药首位产业领域异地购买药品生产批号、品种转移等的政策支持。强化需求导向的科技成果供给和科技计划项目承担者的成果转化义务,在科技计划项目中设立以促进转化为目的考核目标,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并将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作为立项和验收的重要内容和依据。

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方式。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从加强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创新人才激励力度、鼓励和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等三个方面强化人才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大幅提高科技人员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创造性。支持创新人才团队携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通过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方式,在开发区开办企业。支持开发区内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实施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研发。进一步强化省级、市级“三重一创”在开发区科技成果转化、产业集群形成中的引导性作用。积极参与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与全国性、行业性以及其他区域性技术市场的互联互通,以技术交叉许可、技术支持标准建设、专利池构建等方式促进转化模式升级。鼓励省内外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入股我市开发区,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加大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示范应用和政府采购力度,助力企业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加强转移转化分工合作。积极参与长三角创新合作,加强后端产业和前端研发的对接,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在北京、上海、合肥、深圳等创新高地设立异地研发中心,探索“异地研发+亳州加速产业化”新模式。针对现代中医药等优势产业细分领域,加快推进“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鼓励企业与相关高校院所共建成果转化基地、中试基地,健全小试、中试服务体系,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面向未来发展和国际市场竞争,支持引进行业龙头企业、隐形冠军企业、独角兽企业等外资企业,通过共建海外创新中心、海外创业基地和国际合作园区等方式,加快引进集聚国际高端创新资源。

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度。充分发挥政府产业基金杠杆作用,建立科技成果产业化风险补偿机制。加快设立亳州市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鼓励各开发区设立产业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吸引国内外创业投资资本进入开发区,助力科技创新创业和产业升级。支持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科技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加大对开发区科技企业信贷投放和风险保障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银行开发和推广科技金融信贷产品。鼓励担保机构为科技型企业提供科技担保产品。支持开发区打造中小企业融资创新服务示范平台、区域科技型企业征信平台、政企资源对接和交流平台等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第六章 推进开发区高水平开放合作

 

以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为战略牵引,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推动开发区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参与国内外分工合作。坚持“四化”同步,发挥多重国家战略叠加优势,对接“五个区块链接”,全方位开放合作,聚力打造新阶段皖北地区全面振兴的“一极四区”,推动集聚区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第一节 深化区域合作共建

 

高水平打造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申博sunbet官网,申博信用网促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24条”政策和省67条配套措施,用足用好用地保障、人才培育引进、电力和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等重大政策。建立与长三角地区政府、开发区常态对接机制,紧抓上海奉贤区结对帮扶我市契机,加强沟通互动,落实合作事项,积极推进产业转移与承接,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加快构建以1个市属省级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试验区为重点、1个市属省级特别政策区为先导、4个县区开发区齐头并进发展的产业承接布局。以推动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抓手,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试验区,重点培育现代中药产业集群。依托其他省级开发区,完善提升基础设施,提高开发区空间承载能力,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步伐,与试验区良性互动,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产业承接空间新格局。围绕要素注入和技术溢出,加大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扶持力度,保障承接项目留得住、发展快、效益好。

建设高能级省际产业合作园区。探索创新承接产业转移方式方法,瞄准长三角中心城市和高水平开发区,以合作共建现代产业园区为抓手,采取建设园中园、托管园、“飞地经济”等多种合作方式,全面提升开发区基础设施条件、配套服务功能和产业承载能力,实现互利共赢。重点推动亳芜现代产业园区建设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切实加大与沪苏浙开发区对口合作力度,着力形成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合作格局,“十四五”期间再培育1-2个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围绕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推进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合力建设高标准开发区等重点领域,推动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军崇谷科创园、青浦工业园等展开深层次合作,打造长三角区域合作联动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典型范例。

推动省内合作共建园区高质量发展。推动亳芜现代产业园区与芜湖市开发区进一步创新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深化产业转移合作。重点引进先进制造业、新型材料等产业,积极开展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等产业南北合作共建,完善亳州芜湖两地干部、企业家、学者定期交流、学习、挂职机制。积极融入“合肥都市圈”,主动对接安徽省“四个一”创新主平台,紧抓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产业外溢机遇,探索与省内其他开发区合作共建加强市域开发区间的交流合作,扎实推进“一区一都一基地”建设,建立紧密型合作发展机制,紧扣“一体化”“高质量”,推动形成战略互助、经济互联、社会互动、招商互利的发展格局,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同发展。

强化开发区服务区域发展战略功能。支持全市开发区在区域协作创新、产业分工、制度改革等领域发挥重要节点作用,率先探索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和路径模式,更好服务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淮海经济区、淮河生态经济带等战略。围绕参与构建长三角大产业链,优选承接沪苏浙重点产业转移,积极参与科创联盟、产业联盟,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全方位融入中原城市群、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发挥亳州作为连接长三角和中原地区的节点城市作用,依托现代中医药特色产业优势,探索开发区共建,构建跨区域协同创新生态。积极参与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加强分工协作,着力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发展。

 

第二节 构建高水平开放新格局

 

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鼓励全市开发区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提升开放载体经济集聚功能。鼓励和促进我市企业瞄准欧洲、东南亚、中亚、非洲等重点国家和地区,到境外建立资源开发基地、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支持企业建立经贸合作园区。鼓励“走出去”企业与中小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境外合作联盟。争取开展中药材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促进中药材外贸优进优出。支持开发区对接融入中欧班列(合肥),促进产业链和供应链高效便利运转。

积极对接自贸区建设。强化开发区在全市开放型经济中的重要平台与开放前沿功能。充分借鉴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主动承接蚌埠片区辐射带动作用。支持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亳州联动创新区建设,推动全市有条件的开发区与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推动跨区域联动合作与创新,促进各类开放平台整合提升、提高能级。加快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投资体制改革、贸易便利化、监管制度创新等经验成果,谋划建设亳州保税区。

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支持开发区和企业建设跨境电商平台、跨境物流“海外仓”,支持具备条件的开发区谋划设立保税物流中心。完善外贸企业孵化培育机制,支持现代中医药、农副产品深加工等行业重点外贸企业做大做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扩大服务外包、中医药服务等出口规模。鼓励企业开展境外商标注册、产品国际认证、境外专利申请。围绕重点产业开展精准招商,加快培育和引进一批外向型大项目。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重点扩大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和资源性产品及消费品,以及薄荷、芝麻、香料、西洋参等原材料进口,支持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全力打造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品牌,积极参与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世界制造业大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有重要影响力的展会。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中医药电商物流平台。

 

第三节 大力实施“双招双引”

 

健全“双招双引”机制。把“双招双引”作为开发区经济工作的“第一战场”,运用市场的逻辑谋事、资本的力量干事,形成项目、资金、人才等各类高端资源要素汇聚的强大引力场。创新招商引资政策,提高相关扶持政策的精准性和吸引力,鼓励开发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在法定范围内制定出台具有创新性、操作性强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充分利用长三角城市联席会、淮河生态经济带城市市长会商会等作用,主动与相关城市、开发区对接,推进城市、企业和行业的交流合作。健全全市各载体和驻外招商机构信息联动以及招商项目市内异地流转利益共享机制,协调推进“双招双引”。充实招商力量,选派优秀干部组建专业招商队伍,提升招商引资专业化水平。深入推进“亳州老乡·请您回家”活动,实施“凤还巢”工程,推动以“亲情+优惠政策”方式鼓励亳籍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完善精准对接、精准服务机制和重大招商项目的统筹协调机制。推进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全程代办制”,实行“一站式”“保姆式”服务,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整合各种宣传资源,打造主题招商品牌,建立系统的投资环境宣传推广运行机制。

提升产业承接质量。严格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牢固树立“亩产论英雄”导向,把好项目能评关、环评关、安评关。依托现有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围绕现代中医药、农副产品深加工、汽车、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绘制产业链图谱,编制产业招商地图,实施“补链延链强链”式产业链招商,重点引进产业链上关键技术、关键环节。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在巩固以商招商、委托招商、展会招商等传统招商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网络招商、基金招商、金融资本招商,不断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向纵深发展。抢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机遇,锁定长三角龙头企业,实施靶标招商,抓龙头、引总部、聚相关,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层次高、集聚能力强、带动效应大、延伸配套好的支柱性和横向配套项目,努力引进“链长”“群主”项目,实现引来一个、搞活一链、带动一片。

 

第七章 强化开发区绿色低碳安全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开发区规划、建设和管理各方面,合理布局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严格开发区产业准入标准,强化集约节约和生态防治,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集约化发展。

 

第一节 加强污染防治力度

 

严守环境准入门槛。依法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空间布局、总量管控、环境准入等方面运用环境影响评价成果。对入园企业或项目设定环境准入要求,严格执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提升开发区污染治理水平和污染物排放管理水平。

强化环境污染治理。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升级版。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严格监控大气污染,实施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强化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加快水环境综合治理,围绕开发区工业企业污水水量、污染物特征、水环境容量等因素,推进配套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设施及管网建设,推动现有开发区全面完成污水集中收集、集中处理。扎实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要求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和供地管理,加强推进重点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作。加强固废危废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环境监管,推进危险废物收运中心、处置设施和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处置设施建设。落实“三线一单”管控要求,严守开发边界,避让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控制线,严格区域规划环评管理制度。

 

第二节 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加强土地集约利用。进一步树立“亩产论英雄”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标准地”改革。盘活存量用地资源,分类处置“僵尸企业”、加快处置“僵尸项目”,加大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力度。鼓励企业使用存量用地投资建设或对现有用地追加投资、转型改造,全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

强化水资源节约。强化水资源节约和水土保持监管。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制度,落实水资源论证区域评估。推动合同节水管理,建立节水装备及产品的质量评级和市场准入制度,完善工业水循环利用设施、集中建筑中水设施委托运营服务机制,实施水资源梯级优化利用和废水集中处理回用,推动工业企业节水减排。实施开发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切实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以“双碳”战略为引领,摸清“双碳目标”家底,科学编制“双碳”行动计划。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创新开发区区域节能评估,明确与产业定位相适应的节能措施和能效标准。优化能源结构,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加快推动煤炭消费减量替代,鼓励建设蓄冷项目,实现电网削峰填谷。加大尾矿、工业废渣、矿井水等大宗工业“三废”和余热、余压综合利用。鼓励开发区建设分布式能源系统,支持发展氢能应用。推行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

加快循环化改造。深入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行动,实现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促进废物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使用。围绕开发区主导产业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促进项目间、企业间、产业间及开发区内外的循环链接和耦合共生,扩大开发区循环经济规模。主动承接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充分利用废物交换,建立资源在不同企业间循环利用通道,构筑企业小循环、园区大循环的物质循环及产业共生模式。

 

第三节 推进绿色园区建设

加快构建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四位一体”的绿色制造框架体系,提升企业绿色制造水平。鼓励开发区推行绿色工厂建设,实现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推行绿色设计、绿色供应链、绿色工艺、绿色生产、绿色产品、零排放、产品回收,推进制造全过程规范控制、智能控制,发展绿色制造业。培育一批集标准创制、计量检测、评价咨询、技术创新、绿色金融等服务内容的专业化绿色制造服务机构,为企业、开发区开展绿色示范工作提供绿色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推动绿色化改造,加强节能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加大对电机、锅炉(窑炉)、配电变压器等重点耗能设备节能改造的支持。

 

第四节 强化安全生产监督

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机制,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行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企业安全承诺制。加强开发区规划、建设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强化安全执法能力建设和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建设。开展开发区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加强开发区各相关规划衔接,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所需的防护距离,促进产业发展与人居环境相和谐。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提升开发区运作和执法管理水平。

 

第八章 加强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着力补齐短板、提高水平,科学推进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加快构筑功能完善、安全高效、保障有力的基础设施体系。

 

第一节 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网络

 

进一步完善开发区交通、供排水、地下综合管廊、防灾减灾等设施建设,加强服务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开发区基础承载能力。

建设通达便捷交通网络。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国省干线以及省市县公路畅通工程建设,促进主城区干线与开发区有效衔接。谋划开发区与沿淮铁路、三洋铁路、亳州机场等待建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对接,提前打通相关路网。打通开发区一园多区之间,以及联系紧密的开发区之间的快速通道,提升开发区互联互通水平。加快实施开发区重要干线路面改造提升计划,提高承载力和路网服务水平。优化开发区内快速产业通道、主干道、次干道、支线路布局,加快形成“客货分离”、结构合理的交通集疏运体系。加强开发区内公共交通、道路货运车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以及专用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构建完善的供排水网络。谋划对接引江济淮亳州段二期工程,依托跨区域调水完善供水水源及备水水源建设,保障开发区用水稳定安全。结合城市建设发展实际,建设区域加压泵站、高位水池等供水调节设施,有计划有步骤实施智能供水体系建设。严格按照城市供水标准建设供水设施,完善供水管网建设,加快管网升级改造,提高沿线开发区供水保障能力。充分考虑防洪排涝功能,以有效应对不低于20年一遇暴雨的内涝防治标准科学规划开发区排水系统,合理布局污水处理厂、排水口及排水管道,实施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建设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采取中水回用、雨水利用等回收利用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开发区排水强度。推进开发区海绵型道路和绿地系统建设,分担市政排水系统压力,增强防涝能力。

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利用。综合考虑开发区各类管线接入、引出支线的需求,充分利用现有综合管廊,推动既有管线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有序迁移至地下综合管廊。加快推进谯城区综合管廊项目建设。严格执行城市地下管线建设、检修维护、管理信息化相关工程建设规范和标准,配套消防、供电、照明、通风、给排水、视频、标识、安全与报警、智能管理等附属设施,提高智能化监控管理水平,确保管廊安全运行。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完善抗震防灾系统,统筹布局避难疏散场所。健全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道等消防安全体系。完善生产端感知设备和预警设备布局,健全灾害预警报警和指挥系统、安全通道、临时避难场所、生命线工程,加快综合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形成“互联网+产业”模式的可视化、集约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保障体系和信息化管理体系。

 

第二节 筑牢生产基础设施平台

 

围绕资源集约化、产业集聚化、布局合理化的产业发展需求,加大生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全力保障企业生产运营需求。

加快标准厂房建设。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原则,鼓励和引导各类企业、组织投资建设标准化厂房。支持企业盘活闲置低效用地,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和旧厂房改造标准化厂房。鼓励实施“零增地”技术改造,根据开发区产业动态发展需求,推广订单式、装配式标准化厂房。鼓励建设多层标准化厂房并充分利用地下空间。

加强仓储物流设施建设。紧抓亳芜现代产业园区现代物流园、亳州中药电商小镇等项目建设契机,推动开发区物流基础设施改造升级,促进现代物流与现代中医药、农副产品深加工等重点产业联动发展。优化物流设施布局,加强物流设施与交通基础设施配套衔接,因地制宜建设运输场站、大宗物资和智能立体仓库、货物配载中心、冷链物流集散中心等设施。加快推进智慧物流建设,打造智慧化物流信息共享平台,推动传统物流转型升级。

完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加快重点排污企业污染排放、环境敏感点大气质量、周边水体及其上下游、地下水水质、土壤环境质量等自动在线监测设备设施布局,完善污染排放自动监测与报警机制,将企业监控信息接入开发区监控预警系统。推动开发区全面完成污水集中收集处理,配套建设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设施及管网。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建成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完善开发区工业固废收运处置体系,推进一般固废综合利用处置设施、危险废物收运中心和处置设施建设。强调生态绿地和防护绿地建设,将开发区绿地建设规划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健全能源基础设施。积极配合参与长三角地区煤炭产能、实物储备能力和通道运力建设,融入长三角煤炭交易中心和煤炭产供储销体系。以增强油气电供应能力为目标,推动电力、煤炭、天然气等能源领域的基础装备改造升级,推进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系统建设,适度谋划建设热电联产项目,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站建设。充分利用标准化厂房及公共建筑屋顶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加快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资源,适度发展土壤源热泵和地下水源热泵,探索发展氢能应用,建设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加快提升清洁能源比重。

 

第三节 补齐生活服务设施短板

 

推动将开发区生活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纳入城镇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布局,推动开发区与临近城镇共建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完善人才公寓配套建设。各开发区根据实际需要高标准完善员工宿舍、专业技术人才公寓、青年公寓、专家公寓等居住设施,配套建设餐厅、美食街、商超、健身设施、休闲娱乐设施、智能充电桩等,打造舒适宜居环境。

加快医疗卫生配套建设。完善疾控中心、综合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础医疗设施,加快构建全面覆盖、合理布局、结构科学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依托中医药资源优势,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专科和特色康复医院,加快发展亚健康调理中心、中医药特色养生保健机构,构建集医、养、护、康于一体的医养结合生态体系。推动各级医疗机构合作共建信息共享平台,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实时监测和动态分析,提升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和预警能力。

推进文体教育配套建设。结合开发区实际,加强文化街区和场馆、全民健身中心、足球场、游泳馆、文体生态公园等公共文体场所和设施规划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开发区依托中医药产业优势建设中医药文化馆。加大社区配套幼儿园、中小学建设力度,谋划建设一批“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提升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与应用水平,完成中小学智慧学校和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加强职业教育建设,政府牵头与职业院校、开发区企业合作围绕现代中医药、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等紧缺领域共建一批集实践教学、技术培训和企业真实生产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加快商业服务配套建设。主动适应人民群众消费需求,推动商业服务扩大规模、提升品质、优化供给。支持有条件的开发区大力引入大型商业综合体,配套布局一批星级酒店、商务中心、会展中心等高端商务服务设施,加快完善开发区内部集中办公区和员工居住区附近餐饮、商超、银行等生活服务网点配套,打造高品质商业服务圈和优质生活社区。

 

第九章 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

 

坚持规划引领,强化顶层设计,促进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开发区管理制度,进一步增强开发区功能优势,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强的制度保障。

 

第一节 推进法定机构改革

 

继续加大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展法定机构改革试点推进力度,积极推动其他具备条件的开发区开展法定机构改革试点。明确开发区法律主体地位,建立“职责法定”的开发区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法人治理结构,最大限度保证权力依法运行。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改革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建立依法授权、权责统一的开发区运行机制,最大幅度提升管理效率效能。积极发挥市场作用,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加强空间、财政支撑和保障,建立灵活的薪酬体系和绩效激励机制,最大程度激发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

 

第二节 创新建设运营机制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区建设,探索多元化运营模式,开展“管委会+公司”试点,提高建设运营专业化、市场化水平。加强开发区与行政区统筹协调,合理划分开发区管理机构、属地政府、开发运营公司实权。推动开发区管理机构落实发展规划、推动政策落地、强化“双招双引”、协调服务企业、促进产业发展等职能,强化经济管理和投资服务职能。鼓励和引导改组、组建、引进专业运营公司或服务公司,承担产业培育、运营、“双招双引”、专业化服务,属地政府承担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等职能。支持社会资本在现有的开发区中投资建设、运营特色产业园,参与公共设施、标准厂房等建设,探索合作办园区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开发区相关协会组织作用,研究制定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引入竞争机制,实现公共服务提供模式多元化,促进开发区自律发展。

 

第三节 提升经济管理效能

 

建立完善省级开发区赋权清单制度,将能够下放的自主发展、自主改革和自主创新等管理权限,依照法定程序下放给开发区,动态完善赋权清单。强化权力运行监管,完善权责关系,确保权力运行顺畅高效。具备条件的省级开发区新建项目的选址意见书、施工和工程验收管理等,依法委托开发区管委会审批。推进并联审批、网上办理等模式创新,提高审批效率。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全流程、全覆盖改革,实行一份指南、一张表单、一窗受理、并联办理,推行容缺审批、告知承诺制等管理方式,通过审批管理系统在线审批,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效能。逐步理顺开发区与代管乡镇、街道的关系,确定开发区管理机构管辖范围,具备条件的开发区逐步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交由属地政府承担。鼓励具备条件的开发区管理机构与行政区合并或合署办公,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设置。

 

第四节 强化要素保障机制

 

按照“节约用地、强化服务、保障需求”的原则,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强化用地监管。完善集约利用评价制度,对土地利用效率高、集约用地成效显著的开发区,给予用地方面倾斜支持。鼓励开发区对闲置土地、低效用地等存量建设用地进行再开发,对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按照有关奖励办法给予指标奖励。加强资本要素保障,调整和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落实财税优惠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的中长期融资,加大对制造业研发创新、设备更新、并购贷款投放力度。鼓励推行“基金+产业”模式,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产业基金建设。

 

第五节 深化合作共建机制

 

加大开发区优化整合后续工作力度,加快推进机构和人员调整,按照“一个平台、一个主体、一套班子”原则,明确职责定位,理顺职能关系,整合机构人员,推动实现集中统一管理。坚持“以整促合、以优促强”,探索“一区多园”“跨区托管”等模式,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探索以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重点开发区为主体整合或托管区位相邻、产业互补的各类开发园区,打造集中连片、协同互补、产业互补的创新共同体。深化亳芜现代产业园区等南北合作共建园区建设,探索建立双方利益共享机制。畅通开发区联动机制,推动开发区之间沿产业链开展跨区域合作和布局协同,鼓励开发区突破行政区划,通过股份合作、委托招商、“飞地”经济和“园中园”等多种方式,实现共建共管模式创新。

 

第六节 完善人事薪酬制度

 

探索在优化管委会内设机构设置、市场化选人用人、健全绩效激励机制等方面,建立完善更加灵活高效的体制机制。整合优化开发区内设机构,创新开发区内部管理体制,推动机构和人员配备向开发建设一线倾斜,实行“大部门、扁平化”管理,不与党政部门搞上下对口,促进机构设置简约高效。严格控制向开发区派驻部门的数量。探索建立新型人事管理制度,在条件成熟的开发区经批准可开展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聘用制试点,推行身份档案制、人员聘任制、竞争上岗制、末位淘汰制改革。构建以绩效为中心、多元化的分配制度,建立以岗定薪、岗变薪变、按绩计酬的分配机制。支持开发区针对急需人才、高层次管理人才、特殊人才和团队,探索实施年薪制、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多种分配形式。统筹优化开发区班子配备,管委会副主任可通过竞争性方式选配。

 

第十章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强化统筹协调和制度保障,健全考核评价制度,保障开发区健康有序发展。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对开发区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相关决策部署在开发区有效落实。完善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工作机制,成立促进全市开发区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全市开发区重大问题,指导全市开发区建设发展。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做好开发区的统筹协调和宏观管理,市级有关部门按照职能职责做好开发区发展规划落实过程中的管理、支持与服务工作,在规划编制、政策制定、资金投入、项目安排和改革创新试点等方面给予支持。各县(区)、各开发区管理机构要发挥主体作用,细化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协调推进工作机制,推动规划有效实施。

 

第二节 强化考核评价

 

全面贯彻执行全省开发区综合考核评价办法,进一步建立健全开发区统计体系,做好各项数据材料的收集、整理和自查工作。加强对各类开发区的分类指导,引导经济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强实体经济集聚发展、开放创新和制度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产业转移园区加强产业合作共建。推动开发区考核结果与奖惩措施挂钩,实施开发区动态管理制度,联动亩均效益评价与“标准地”改革,推进资源要素区域差别化配置,引导开发区在发展理念、办区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加快转型,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第三节 注重统筹协调

 

充分发挥本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强化对各开发区规划编制的指导作用,各县(区)要根据本规划制订本地开发区发展规划。做好与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之间的衔接,确保各级各类规划在总体要求上指向一致、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严格落实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强化“三线一单”硬约束。加强规划约束,实行规划目标责任制,约束性指标纳入各地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认真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工作,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指导性。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加强规划宣传,增进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互动,及时公开规划实施的相关信息,接受全社会监督。

 

 

 

 

 

 


亳州市“十四五”

粮食和物资储备发展规划

 

前     言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不可或缺的“压舱石”。

“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交汇期,是向着新阶段现代化美好亳州进军的关键期,也是亳州着力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和物资储备保障体系的重要攻坚期。

为指导“十四五”时期亳州市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发展,根据《安徽省“十四五”粮食和物资储备发展规划》《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本规划。

规划期限为2021年—2025年。


第一章  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亳州严格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稳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大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有效提升应急保障水平,端牢“中国饭碗”,粮食和物资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节 “十三五”取得的成效

 

粮食安全保障基础不断夯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2020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309.23万亩,粮食总产量505.2万吨。坚持政策性收购和市场化收购并行,统筹各类市场主体入市收购,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收购进展平稳有序,合理布设收储库点,加强粮食市场监测,2020年全市累计收购小麦141万吨,其中最低价收购39.3万吨,有力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地方储备能力不断加强,全市现有省市县三级粮食储备8.55万吨,其中省级储备4.2万吨,市级储备1.1万吨,县级储备3.25万吨。

粮食应急保障水平有效提升。粮食应急供应网络不断完善,截至2020年,亳州市粮食应急保障企业共92家,其中应急供应网点36个,应急加工企业10家,应急储运企业38家,应急配送中心6家,应急保障中心2家。市级成品粮储备达到1300吨,成品食用植物油储备400吨。分解下达各县(区)成品粮油储备计划,达到常住人口7天的供应量标准。制定《亳州市突发粮食事件应急预案》,并针对预案积极组织应急演练,为全市保供稳价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全市16家各类粮食加工企业及时复工复产,挂拍20余万吨粮食,确保加工原粮供应,同时协调解决企业在疫情期间低息贷款1亿元。

粮食产业经济质量稳步提高。我市粮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基本形成以亳州市五得利面粉厂等为龙头的小麦加工、玉米加工、大豆加工产业体系。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建设了20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提升改造1个市级粮食质检中心、3个县级粮食质检站,打造7家“中国好粮油”示范企业,打造利辛县五优联动样板,积极发展订单农业,有效增加了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促进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积极参与粮油展销活动,组织加工龙头企业参加马鞍山长三角粮食供需合作会、上海农产品展示展销会、福建粮食产销协作洽谈会等粮油精品展销推介会,与贵州省遵义市签订粮食产销战略合作协议,有效提升我市粮油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2020年全市入统粮食企业59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13亿元,产业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粮食仓储物流设施逐步完善。加大粮食仓储设施维修和改造力度,全市现有总仓容443万吨,其中完好仓容292万吨(含标准高大平房仓131万吨),仓储能力不断增强。积极推广应用充氮气调、粮情检测等储粮新技术,科学保粮水平不断提升。全面实施“智慧皖粮”信息化建设,全市政策性粮食收储库点全部实现一站式信息化收购,开展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推进粮库管理可视化、作业自动化,在政策性粮食承储库点开展地方储备粮动态监管体系建设。

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初步建立。承担重要商品和重要物资的收储、轮换、管理等新职能,与市应急局、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亳州市市级救灾物资计划调用管理办法》。顺利完成市级和部分县级储备物资采购及入库,实施市级救灾物资规范化管理,建立了仓储保管、出入库、轮换、质量管理等多项管理制度,市县两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初步形成。此外,积极参与防疫物资储备,主动协调市卫健委、市疾控中心、市人民医院等运作医疗救灾物资和救治药品,完成总额达500万元的防疫医疗应急物资储备的招投标和物资入库。

 

第二节 存在的突出问题

 

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仍需提高。地方粮食储备规模不足问题日益凸显,与我市人口数量不匹配。粮油应急加工企业产品单一、产能不均,部分县应急加工能力弱,不能适应应急时保供需求。对粮油应急企业和供应网点缺乏有效的管控手段,应急企业、应急网点履行应急保供责任的主动性、积极性仍需提升。

仓储物流设施水平有待提升。部分县储备库点散、单点仓容小、仓储能力弱、设施设备旧、经营成本高,不能满足现代化粮食收储的需求。仓库智能化改造资金匮乏,绿色生态储粮、粮食信息化技术有待进一步推广。目前还没有运作成熟的粮食物流节点,物流体系不完善,散粮接卸、多式联运等设施严重不足,物流对产业的支撑作用没有充分体现,缺乏功能完善的大型粮食物流园。

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亟需加速。粮食产业规模小,全市粮油加工以初加工为主,企业呈小散弱状态,产业链不长,产业融合度不高,龙头企业带动不足。产品结构单一,特色产品少,缺乏叫得响的粮油品牌。创新投入少,中小粮油企业普遍缺少研发平台和技术人才,工艺装备落后,新产品开发滞后。

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有待加强。物资储备体制机制尚待完善,部门交接尚未完全理顺。物资储备品种结构有待拓展,财政配套有待加强。部门间协同应急能力不足,应急处置预案需要完善,紧急调拨效率有待提升。物资储备基础设施建设亟需全面推进,目前多为租借使用的临时物资储备点,库房面积小,专业化管理人员不足,进出仓设施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落后。

科技人才兴粮兴储存在短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待加强,新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新成果转化方面存在弱项。人才总量不足、年龄结构老化、高层次人才短缺等问题仍十分突出,各类粮食企业都存在技能人才短缺、知识结构不平衡、专业水平较低的情况,缺乏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国有粮食企业资产管理薄弱。地方国有粮食企业所拥有的国有资产大部分年代久远,部分还未登记,资产产权不明确,资产核算不规范。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内部职责不清晰,资产使用、移交手续不全,固定资产控制不到位。国有粮食企业还存在靠政策吃饭的问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较弱。

第三节 面临的形势

 

从国际国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时期粮食安全已提到新高度。向外看,影响世界粮食安全的不利因素增多,国际冲突、极端天气以及新冠疫情加剧了全球粮食供给的不确定性,防风险、守底线、保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向内看,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一带一路”倡议、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乡村振兴战略、长三角一体化等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保障粮棉油糖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提升收储调控能力等作出重要部署,优质粮食工程的深入推进等,有利于亳州借势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区域应急保供能力、做强优势粮食产业、补齐科技人才短板。

从省内看,“十四五”时期,安徽省将全面开启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征程,将以粮食和物资储备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安全保障物质基础更加坚实,粮食和物资储备效能明显增强,产业核心竞争优势更为突出,科技兴粮兴储贡献度大幅提升等为发展目标,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机制改革、夯实粮食物资储备保障基础、加快构建产业发展创新动能、激发人才队伍科技创新活力、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为主攻方向,努力推动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保障能力建设走在全国前列。这些为我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发展提出了新目标,应紧扣粮食高质量发展主题,在提升收储调控能力、提高储备效能、优化物流关键节点布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等方面重点发力和创新突破,开创粮食产业强市新局面。

从市内看,“十四五”时期,省委、省政府不断加大对皖北发展的支持力度,着力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我市将向着新阶段现代化美好亳州进军,深入推进世界中医药之都、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华夏酒城、文化旅游强市和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这为我市在更高层次上保障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提出了新要求,亳州应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发挥承东启西、左右逢源的区位优势,大力夯实储备、做大市场、做强产业,强化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在更高层次上保障粮食安全。

总体判断,“十四五”我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发展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应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的深刻变化,创新思路,把握机遇,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努力克服不利因素,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坚定信心,奋发有为,培育新动能,增加新优势,不断开创我市粮食和物资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认真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战略等重大机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以推进粮食和物资储备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决扛稳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责任,强化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着力提升粮食收储调控能力,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推进粮食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推我市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和应急物资储备体系走在皖北振兴前列,为亳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节 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通过规划引领、政策扶持,推动资源向有市场需求的区域进一步集聚,激发粮食市场活力,支持和引导具备条件的企业做大做强,在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运行体系中发挥骨干作用。

——改革创新,融合发展。把新发展理念贯穿粮食流通管理和改革发展的全过程,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高质量引领,把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推进产业融合、区域融合、央地融合,实现粮食和物资储备融合发展。

——绿色低碳,集约高效。坚持资源节约、绿色循环发展理念,推广绿色仓储和高效物流新技术,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化、绿色化装备应用,推进粮食和物资储备领域低碳循环发展和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科学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发展,有效促进节粮减损,推动建设爱粮节粮型社会。

——突出重点,补齐短板。紧扣粮食和物资储备安全核心职能,补齐短板弱项,集中优势要素在重大政策、重点方向和重点区域持续发力,统筹各项任务,整合存量资源,优化增量资源,提升整体功能,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发挥引领、主导和带动作用。

——系统观念,底线思维。加强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坚持“一盘棋”思想,更好发挥各方面积极性,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通过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打造绿色仓储物流体系、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高效物资储备体系、提高依法管粮管储能力、强化科技创新人才支撑六大重点任务,实施“绿色仓储工程、高效物流工程、粮食应急保障工程、优质粮食工程、物资保障工程”五大工程,全市储备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安全保障物质基础更加坚实,储备效能明显增强,产业核心竞争优势更为突出。到2025年,地方储备规模达到6万吨,培育主营业务10亿元以上企业3家,知名企业品牌10个,粮食工业总产值达到285亿元,建成全国优质粮油供应基地,粮食产业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粮食和物资储备高质量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粮食保障能力稳步提升。粮食储备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粮食储备规模进一步增加,储备品种、结构布局更加科学,市县两级储备管理和运行机制更加完善,国有企业改革初见成效,精准高效的产销衔接体系逐步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粮食交易批发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应急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基本建成稳定安全的粮食收储供应体系。

仓储物流体系更加健全。精准补齐设施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提升优质增量供给,仓储物流设施布局进一步优化,建成设施设备现代化、绿色储粮生态化、仓储管理规范化、物流网络智慧化的粮食仓储物流体系。

粮食产业经济加快发展。粮食产业主体加快壮大、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品牌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产业集聚发展、循环发展、绿色发展特征更加明显,优质粮油供给能力大幅提升,小麦、大豆、玉米等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现代化、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的粮食产业体系初步建成。

物资储备体系初步建成。市县两级物资储备功能定位进一步明晰和完善,物资储备品种规模和布局不断优化,资源网络化协同机制不断完善,高效协同的物资储备管理组织体系基本建成,初步形成“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属地管理、资源共享、集中调配、统一监管”的物资储备体系。

行业治理水平有效提高。粮食和物资的法规和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执法力量不断加强,执法督查方式不断创新,粮食安全生产进一步加强,粮食质检能力持续提升,监测预警机制不断优化。

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粮食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进一步加强,科技支撑在粮油加工中作用明显,粮食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素养进一步提高。

专栏1 亳州市“十四五”粮食和物资储备发展主要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2020

2025

指标

属性

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全市粮食产量(万吨)

505.2

>500

约束性

地方粮食储备规模(万吨)

4.35

6

约束性

全市完好仓容(万吨)

292

382

约束性

粮食应急保障中心(个)

2

4

预期性

粮食应急供应网点(个)

36

45

预期性

粮食应急加工能力(吨/日)

7000

10000

约束性

粮食市场监测预警覆盖率(%)

90

100

约束性

储备粮库信息化覆盖率(%)

90

100

约束性

粮食产业竞争能力

粮食产业工业总产值(亿元)

213

285

预期性

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上(含10亿元)企业(个)

1

3

预期性

现代物流能力

综合性物流(产业)园区(个)

-

3

预期性

粮食物流节点数量(个)

-

4

预期性

物资储备保障能力

物资储备规模落实率(%)

-

100

约束性

新增救灾物资库规模(平方米)

0

7000

约束性

人才科技创新能力

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

0.1

0.3

预期性

专业技术人才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比例(%)

4

6

预期性

技能人才中中高技能人才的比例(%)

3.9

6

预期性

第三章  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进一步压实粮食安全市长负责制,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提升收储供应能力上适应新形势,改革完善粮食储备管理体制机制,增强粮食市场供应能力,加快构建粮食应急供应保障网络,提升军粮综合供应能力,逐步形成市县联动、政府企业协同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第一节 夯实粮食安全供给基础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制,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力争到2025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300万亩以上,其中优质专用粮食种植面积550万亩以上。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稳步提升耕地质量,到2025年,高标准农田面积达800万亩左右。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深入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依托涡阳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重点发展粮油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小麦生产专用品牌粮食生产基地;依托利辛县优良的生态农业资源,打造沿西淝河生态农业产业带,重点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等生态农业;以蒙城县、利辛县为中心,建设稻鱼综合种养水产品基地,从源头上保障优质口粮供给。

 

第二节 提升粮食收购服务水平

 

结合乡村振兴建设,大力提升粮食收购服务水平,引导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开展“五代”等便民服务,积极融入粮食交易信息平台,满足农民在线预约售粮等需求。建立市场化收购信用保证基金,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建立收购资金长效保障机制,确保不出现“卖粮难”和“打白条”情况。鼓励龙头企业建立产业化联合体,上游对接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下游对接区域内大型用粮企业,以订单种植为引领,拓展入股分红、托管服务等方式,为农户提供土地流转、种植收储、加工销售、保险金融等专业化市场化产后服务,打造乡村振兴产后服务样板,推进“优粮优购、优质优价”,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农村发展的多赢局面。

 

第三节 推动储备管理制度创新

 

依据城镇化发展和居民消费升级需求,适度增加市县地方粮油储备规模,优化调整储备品种结构,实行专收专储、“优粮优储”。适当增加成品粮油储备占比,市级成品粮储备达到15天的市场供应量,鼓励以“企业代储、政府补贴”的方式与大型粮食加工企业建立成品粮协议动态储备机制。按照适度集中、规模存储、优胜劣汰的原则,优化储备布局,推动储备粮管理的集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提升储备效能。构建多元粮食储备体系,建立规模以上面粉和食用油加工企业社会责任储备,鼓励其他粮食经营企业建立合理商业库存;积极探索社会化储粮,鼓励学校、医院、企业等用粮单位储粮,逐步形成“政府储备、企业储备”互为补充的全社会储备共担机制。对接中央储备和省级储备,建立地方储备轮换机制,稳定市场价格,建立地方储备与加工企业轮换联动、利益联结机制。鼓励粮油承储企业通过竞价交易、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开展储备粮轮换,缩短储存周期,确保储备粮“常储常新”。

 

第四节 深化地方国有企业改革

 

推动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创新。整合全市国有粮食企业优质资源,淘汰老、小、边、差等落后产能,进行合并重组,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重点以省级储备库、粮食产业园为依托,采取兼并、划转、招商等方多种方式,以资产为纽带,推动国有粮食企业重组,打造1个市级粮食集团和4个县(区)骨干企业,促进企业由分散经营向集中经营转变、由单一经营向多元经营转变,形成规模化集团化,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上与民营企业开展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深度合作,促进资产、资本向优势企业集中,推动企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促进国有粮食企业转型升级。健全国有企业制度及管理体系,强化对国有资本的管理,推动资源要素向核心业态集中,构建适合新时期企业经营需要的管理机制;加强企业文化培育,传承国有粮油企业优良传统;持续提升企业管理的集约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核心技术研发与积累,着力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竞争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整体提升国有企业综合实力。

 

第五节 加强粮食市场体系建设

 

推进粮食批发市场建设,依托利辛县粮食批发交易中心,发挥铁路、水路资源优势,打造市级粮食批发市场。加强综合批发市场粮油批发板块建设,依托亳州市新兴综合农贸市场、光明农贸市场、西关农贸市场、西城大市场等综合市场,重点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及服务覆盖面积,完善区域内粮油批发交易功能,大力推进粮油市场建设和发展,搞活粮油产品流通,稳步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支持综合批发市场配套建设粮食仓储设施和利用社会闲置仓容,提升市场经营户储粮能力和水平。探索产销直挂、连锁经营、配送、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等新的流通方式。完善粮食零售市场体系,推动发展超市、便民连锁店、主食厨房等多种形式零售终端,加快推动粮食业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鼓励发展体验式、社交型、精准服务等新业态。

 

第六节 深入推进粮食产销协作

 

深入落实省“五个区块链接”,建立与长三角地区政府、开发区等常态对接机制,逐步扩大政府间产销合作规模,提高粮食产销协作的组织化程度,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构建政府、平台、企业三个层面共享开放、互为补充的高质量产销合作机制。充分利用我市粮食生产和仓储资源等优势,以供应链合作为抓手,开展与销区企业粮食贸易、代收代储、代加代销等多种形式合作。鼓励我市粮食企业到销区建立营销网络,积极发展“互联网+粮食”等新型营销模式,推动我市优质粮食外销。充分发挥中国粮食交易大会、长三角粮食和物资发展与合作会议、福建粮食交易洽谈会等粮食产销合作平台作用,构建长期稳定、精准高效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

 

第七节 增强粮食应急保障能力

 

优化粮食应急网络布局。整合网点资源,持续加强应急加工企业、应急储运企业、应急配送中心、应急供应网点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应急保障功能,增强应急供应与配送服务水平,加强政策支持和日常监管,确保在发生应急事件时有效发挥应急保障作用。完善三县一区应急保障布局,依托大型粮油加工或储运企业,建设集粮食和物资储备、监测预警、高效物流配送、多级联动功能于一体的“1+3”市级和县级综合应急保障中心,高效统筹粮食和物资的筹措、储备与调度、运输与配送。通过两级应急保障网络的建设,基本构建响应迅速、保障有力,支撑高效的应急保障体系。

提升应急供应管理能力。针对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修订完善《亳州市突发粮食事件应急预案》,三县一区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修订粮食应急预案,细化粮食应急应对措施,规范储备粮应急管理与调度责任制,完善日常监管与应急调度管理机制,优化调控调度流程与措施,强化粮食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按照“政府委托、逐级负责、部门监管、企业运作”的原则,严格审查应急储备成品粮油代储资格,选择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或经营规范、卫生环境好、管理严格的粮油经销点作为代储点和应急供应网点。加强对代储企业的监管,不定时开展成品粮储备库存检查,建立应急网点考核、奖惩和动态调整机制,运用智能化监管系统,实时监测成品粮库存、出库、入库情况。组织粮食应急预案演练,保证应急预案科学、协调、高效,切实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图1 亳州市“十四五”综合应急保障中心布局图

 

 专栏2   亳州市“十四五”粮食应急保障工程

应急保障中心。依托亳州粮食储备库和亳州市谯城省级粮食储备库,打造市级综合应急保障中心;依托安徽涡阳省级粮食储备库和涡阳县救灾物资储备库、蒙城国家粮食储备库、利丰粮食购销有限公司,打造3个县级综合应急保障中心。重点加强应急加工能力、物流运输配送能力及应急仓储配送设施建设,补齐应急设施短板,结合乡村寄递物流服务,实现全市应急配送全覆盖。

应急网点。整合商超、市民粮油店等网点,按每个街区(乡镇)至少有1个应急网点,优化粮油应急网点布局,承担街区(乡镇)级应急保障任务,实现1小时直达乡镇街区。升级应急网点,各网点统一标识、统一装饰,配备成品粮油货架,配置软硬件一体化的扫码收银和进销存管理系统,完善粮油的终端配送。

第八节 提高军粮综合供应能力

 

紧贴部队任务需求,拓宽军粮经营范围,面向社会做好粮油供应工作,推进军粮供应、“放心粮油”、主食厨房、应急保障、成品粮油储备的“五位一体”全面发展,有效发挥区域性、功能性、实效性保障作用。打造“亳州军粮”品牌,与当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进一步丰富供应品种,坚持主副并进、以副补主、量质并重。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展粮油科技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等活动,将市军供站变成粮食安全宣传教育重要宣传场所,有力提升“亳州军粮”品牌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高军粮配送体系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全天候全时段精准式应急配送。

 

第四章  加强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抓住关键环节,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优化粮食仓储设施布局,提升设施现代化水平,提升收储效能,提升粮食物流效率,打造绿色仓储设施体系,全面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第一节 优化粮食仓储设施布局

 

以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提升功能为重点,结合粮食生产、流通形势和城镇规划,合理新建扩建、升级、维修改造粮食仓储设施,推动粮食仓储设施建设融入地区粮食产业链中。集中资金,突出重点,按照“淘汰一批、整合一批、提升一批”的原则,加快推进仓储设施维修和提升改造力度,淘汰基础条件较差、不能有效发挥储存能力的老旧仓房、简易粮库,升级改造基础条件良好、区位条件及物流条件突出的优势库点;分批解决粮库建设年代较早、老化严重等问题,逐步提升储备粮标准仓型及高效中转仓型比例,有序整合库点,提升骨干库和中心库建设力度,示范新建高标准粮仓,完善“中心库+骨干库+收纳库”仓储设施架构,提高收储效率,提升收储能力,满足粮食储备需求。

专栏3   亳州市仓储设施优化建设方向

序号

县(区)

仓储设施建设内容

1

谯城区

新建仓容共25万吨,在亳州市谯城省级粮食储备库建设高标准示范库6万吨,具有粮食和物资储备的综合功能。对谯城区大杨镇聂红伟种植专业合作社现有收纳库进行升级改造,对必要的收购点可以通过改造实现烘干、分仓储存功能

2

涡阳县

新建仓容共45万吨,在安徽涡阳省级粮食储备库建设高标准示范库5万吨。保留必要的收纳库,对满足日常运营需求的仓储设施进行技术升级,发挥收纳库服务三农、收纳粮食的主导作用。整合撤并仓容量小、设施老旧、租闲置、装粮率低的小型粮站,整合置换用地用于后续仓储物流设施集约发展

3

利辛县

新建仓容共9.7万吨,建设地点位于安徽利辛省级粮食储备库、利辛县利丰粮食购销有限公司、利辛县鑫顺粮食购销有限公司和利辛县万丰粮食购销有限公司,均为高标准示范库。对利辛县利丰粮食购销有限公司、安徽利辛省级粮食储备库进行低温准低温、氮气储粮改造,对收储的部分仓容或者不宜长期储备粮食的仓容可以通过改造向物资储备扩展

4

蒙城县

新建仓容共17万吨,在蒙城县葛桥国家粮食储备库建设高标准示范库4.5万吨。对收储的部分仓容或者不宜长期储备粮食的仓容可以通过改造向物资储备扩展,对规模小、没有区位优势、在粮食流通中不能发挥有效作用的库点实行租赁或出让

第二节 提升仓储设施现代化水平

 

通过现代的仓房建设、现代的仓储技术、现代的装卸技术,加快推进设施维修和提升改造力度,集中资金,突出重点,全力提升储粮现代化水平,维修和提升改造储备库,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的基础设施体系。推广绿色建筑、绿色储粮、高效进出仓设施、智能化技术,采用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完善现代粮仓功能性仓型和功能性构造,积极推广充氮气调等绿色储粮新技术,实现全过程氮气保管粮食,做到零用药、零污染、零虫粮。提升高效设施设备应用、自动化清理干燥和运输调度智慧化水平,推行分品种、分等级、分仓储存,推广低温保鲜技术,实现粮食保质保鲜。

 

专栏4   亳州市“十四五”绿色仓储工程重点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主管部门

投资总额(万元)

1

亳州市谯城省级粮食储备库新建6万吨高标准粮食仓储设施建设项目

谯城区发改委

6000

2

亳州市谯城区谯东粮食购销有限公司5万吨粮食仓储建设项目

亳州市谯城区谯东粮食购销有限公司

4000

3

亳州市谯城区城东粮食购销有限公司4万吨粮食仓储建设项目

亳州市谯城区城东粮食购销有限公司

3000

4

亳州市谯城区谯粮第一粮食购销有限公司10万吨粮食仓储建设项目

亳州市谯城区谯粮第一粮食购销有限公司

7500

5

安徽利辛省级粮食储备库新建9.7万吨高标准粮食仓库建设项目

利辛县发改委

5370

6

涡阳县西阳5万吨高标准粮食仓储设施建设一期项目

安徽涡阳省级粮食储备库

3168

7

涡阳县西阳粮食物流园20万吨高大平房仓建设项目

涡阳县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12000

8

涡阳县龙马粮食物流园20万吨高大平房仓建设项目

涡阳县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12000

9

蒙城县庄周惠丰粮食收储有限公司4万吨高大平房仓建设项目

蒙城县发改委

2400

10

蒙城县葛桥国家粮食储备库4.5万吨高大平房仓及附属设施建设项目

蒙城县发改委

2700

11

蒙城县乐土穗丰粮食收储有限公司5万吨高大平房仓建设项目

蒙城县发改委

3000

12

蒙城县乐土穗丰粮食收储有限公司1.5万吨高大平房仓建设项目(双涧镇阜庙经理部)

蒙城县发改委

750

13

蒙城县坛城振粮食收储有限公司1万吨高大平房仓建设项目

蒙城县发改委

680

14

蒙城县小涧硕丰粮食收储有限公司1万吨高大平房仓建设项目

蒙城县发改委

680

第三节 推进规范化信息化管理

 

全面升级粮库的标准化管理,优化仓储作业流程、细化各环节仓储管理规范标准和规章制度、量化管理标准,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强化协作配合,对仓储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细节实施准确、快捷的规范和控制,实现粮食收储标准化和精细化管理。紧密围绕粮库及粮食收储企业核心业务,加强粮食仓储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规范粮食的日常保管、进出仓、轮换出售等业务流程及设施工艺。深入开展“一整两通”(整合资源、打通数据、贯通应用),全面推进地方储备粮承储企业信息化建设,承储地方储备粮的库区全面实现信息化管理,推行账表卡簿和货位管理电子化,以及出入库、库存、仓储、质量、安全生产等核心业务信息化,实现业务经营管理、仓储管理、质量管理、作业调度管理等业务的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可视化,提高粮食仓储业务经营综合水平。依托“智慧皖粮”大数据资源池,开展质量安全追溯、视频智能分析、预测预警预报等应用探索。

 

第四节 完善粮食现代物流体系

 

充分发挥我市连接长三角地区和中原地区的节点城市的作用,对接省级商合杭通道,打造“三通道、四节点、多支撑”的粮食物流骨干网络,推动区域粮食物流实现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发展,将亳州打造成为全省重要的粮食物流节点。“三通道”即京亳合通道、郑亳宁通道、亳永德通道,京亳合通道北接京津冀经济圈,南联合肥经济圈,远望珠三角经济圈;郑亳宁通道西接郑汴洛工业走廊,东联长三角经济区;亳永德通道连接京沪交通动脉,沟通京津冀经济圈及渤海湾重要港口。“四节点”即谯城、利辛、涡阳、蒙城四个粮食物流节点,重点依托亳州市谯城省级粮食储备库、利辛县利丰粮食购销有限公司食品产业园、利辛县铁路粮食物流园、涡阳县西阳粮食物流园、涡阳县龙马粮食物流园、蒙城县葛桥国家粮食储备库,建设物流中转库、改造多式联运设施,大力发展粮食物流。“多支撑”即依托各县(区)重点粮食物流园区、大型加工企业发展散粮运输,形成多点支撑,有效提升物流对接能力,提高区域整体物流效率。

增强粮食接卸发放能力,加快提升粮食物流标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推动互联网基础设施与物流基础设施融合。完善收储企业、加工企业、物流企业的散粮接发设施,以平房仓进出仓效率及作业环境的重点难点为突破口,应用人工智能、管式输送设备、移动粉尘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解决平房仓的物流短板;鼓励大型加工企业,发展铁路散粮运输和成品粮集装箱运输,开展规模化汽车散粮运输和汽车面粉散装运输,推广应用先进散粮接发设施、甩挂运输、集装技术和托盘化单元装载技术等物流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促进粮食仓库、运输工具和中转设施之间有效衔接,大幅提升物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图2 亳州市“十四五”粮食物流布局图

 

 

专栏5   高效物流工程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单位

建设内容

投资总额(万元)

1

亳州港涡阳港区西阳作业区金沙河码头工程

*

拟建项目占地约370亩,包括拟建通用泊位4个,占用岸线360米,主要设施包括码头平台、散粮筒仓、件杂货堆场、生产和生活辅助建筑、机械设备采购安装等,另购起重和装配设备等

54900

2

涡阳阳港粮食铁路专用线工程

*

从涡阳站引出铁路专用线进入涡阳县西阳镇,线路正线工程全长为19正线公里,配套站房、集装箱装卸设施及生产生活房屋等,发展铁水联运,为南部产业集聚区服务,增强粮食物流辐射能力

96100

3

利辛县港口粮食仓储物流项目

利辛县利丰粮食购销有限公司

建设年吞吐量60万吨的散装粮食专业泊位码头,建设快速中转仓10个,建设标准仓库20万吨;同时配置气垫皮带机、斗士提升机、出入仓电子秤、散粮装船机等设备

16000

4

利辛县铁路粮食物流园项目

安徽利辛省级粮食储备库

建设高大平房仓30栋,共计30万吨,购置机械通风系统、环流熏蒸系统、计算机粮情测控系统、清理、输送、包装等相应设备;配套建设铁路专用线1000米,建设铁路散粮专用发运、集装箱接卸等设施;配套建设道路、绿化、消防、给排水、供配电等公用设施

32000

第五章  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积极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推动小麦、玉米、大豆三大产业链发展,强化产业园区示范带动,打造亳州粮油品牌,促进“三链协同”,实现“五优联动”,提高产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第一节 培育粮食产业主体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以资产、资本为纽带,推动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促进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辐射带动力大的粮油加工龙头企业,增强我市粮食企业整体规模和经济实力,提高行业发展效率和效益。淘汰落后产能,整合闲置低效资源,通过企业联合经营、合并重组等方式扩大产业规模,集中力量做大做强龙头骨干企业,推选优势企业进入省级培育领军企业名录。按照“内强外引、产业延伸、做大做优”的发展路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大招强,吸引国内大型粮油加工企业及小麦、玉米深加工企业落户亳州,实现“引来一个、搞活一链、带动一片”。到2025年底,培育大型龙头面粉加工企业10家左右,大型饲料加工企业2-3家,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1-2家,油脂加工企业1-2家。

组建粮食产业联盟。按照集聚资源要素、完善产业链条、发挥整体效益、打造公共品牌的思路,遴选实力较强、规模较大、产品有一定知名度的优秀企业,搭建互动、协同、创新的合作平台。加强联盟团体标准建设,推动统一标识、统一宣传、统一标准、统一质量监管建设。坚持联盟市场化运作,实现信息、技术、品牌、市场、物流等资源共享,促进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协同攻关、联合共赢,提升亳州粮油在全国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培育产业化联合体。依托亳州市中亳粮食绿色产业化联合体、谯城区优质小麦协会、利辛县利丰粮食购销有限公司,积极构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农民合作社为纽带、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的紧密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提供代耕、代种、代管、代收以及产品销售等服务,推进关键技术措施落实,通过签订长期订单、股份合作、服务协作、土地流转等方式建立稳定合作机制,促进标准、资金、技术、品牌、信息等融合渗透,实现“一盘棋”配置资源要素,提升产业链协作水平。充分发挥亳州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优势,因地制宜发展链条延伸型、加工带动型、三产融合型等联合体发展模式。

 

第二节 提升粮食产业竞争力               

 

做强小麦加工产业。发展以小麦种植为基础,以小麦加工为核心,以市场消费为导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小麦加工全产业链模式。按照“企业+合作社+基地+订单农户”的模式,建立优质小麦种植基地,加强专用型小麦种植基地建设,实现小麦种植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强化小麦的深度开发、综合利用,鼓励面粉加工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增加馒头粉、面条粉、面包粉、糕点粉等专用粉供给量;重点提升面制主食产业化水平,鼓励小麦加工企业提高馒头、鲜湿面条等主食产品的生产能力;突破小麦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发展小麦淀粉、谷朊粉、蛋白肽、胚芽油、膳食纤维、液体蛋白饲料等精深加工产品,鼓励小麦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在推动小麦加工向下游延伸的同时,大幅提高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建设自主电商平台,完善电商营销渠道,形成原料统一采购、产品统一加工、面向连锁店统一配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格局。

壮大玉米加工产业。一是发展饲料养殖产业。提高玉米产业化水平,强化饲料加工优势,增强本地饲料原料供给,优化饲料加工布局,依托亳州东方希望动物营养有限公司、亳州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加快产品研发升级,推动饲料散装散运,重点发展浓缩饲料、反刍饲料、畜禽饲料、精料补充料、预混合饲料及配合饲料,实现饲料品种系列化、结构多样化。鼓励发展“粮食生产-副产物利用-饲料生产-畜禽养殖-沼气生产-肥料加工-种植基地”种养加一体化循环经济模式,支持饲料企业向下游养殖和熟食加工延伸,提升产业价值链水平。引导饲料企业走集团化、品牌化、多元化发展道路,实行专业化生产、订单化合作、电子化营销。二是适度发展玉米深加工。引入玉米深加工企业,充分衔接食品、医药、化工等下游产业市场,推动本地玉米加工制品由初级加工产品向精细化工产品过渡,加强对玉米的综合利用和开发。鼓励发展优质玉米食品加工,重点发展玉米淀粉、玉米饮品、休闲食品等。加强与我市规模药企合作,采用“以需定销、以销定产”的模式,加大抗生素、维生素、绿色食品药品添加剂、玉米副产品等生物产品、医药产品、化工产品的科技研发力度,促进产品向“酸糖醇胶药”等高精尖产品升级。

提升大豆加工产业。鼓励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各类市场主体联合成立“涡阳大豆”产业联盟,共同制订标准、创建品牌、开发市场、攻关技术和扩大融资等,建立大豆育种、种植基地、大豆加工和深加工、产品销售的全产业链的模式。一是原料基地向规模化发展,建设“涡阳大豆”优质高蛋白食用大豆种植基地,提高大豆生产机械化水平,增加大豆种植效益,实现大豆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保障加工生产原料供给。二是大豆加工向智能化发展,升级大豆深加工生产线,建立科技研发团队,鼓励研发自有设备,坚持科技创新引领装备发展。三是产品结构向多元化发展,紧跟市场需求,丰富产品结构,在重点发展优质豆腐、豆浆、酱油、豆瓣酱料等豆制品及发酵制品的同时,持续向大豆蛋白、大豆膳食纤维等功能保健、生物医药等领域延伸。四是产品营销向品牌化发展,以“皖北大豆”区域品牌整合现有企业品牌,向国内外市场整体推介宣传,大力开展“皖北大豆”市场营销体系建设,提高“皖北大豆”品牌知名度。

大力发展主食加工。一是不断丰富主食品种。围绕小麦、玉米等加工链条,培育具有优势特色、较大产能的新型主食加工企业,不断扩大主食制品工业化生产规模。开展主食加工关键技术攻关,提升主食加工技术、工艺、装备水平,着力推进传统主食产品现代化加工、全谷物食品加工、抗老化保鲜等关键技术和装备的创新,适当延长产品保质期,不断扩大产品销售半径。推动高纤维食品、方便食品、速冻食品、功能性和个性化食品的产业化发展,充分发掘我市中草药的“食养”和“食疗”功能,加强主食产品与中草药葛根、枸杞、绞股蓝、蒲公英等的融合创新,促进药食同源,丰富花色品种,保证产品质量,提升产品档次,满足消费者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二是持续健全供应体系。整合粮食行业资源,鼓励主食产业化企业与军粮供应站、粮油应急供应点等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供应网点,增加网点经营业务,减少布点成本,互惠互利。培育“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新型生产经营业态,创新主食流通方式,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直营店、配送中心、放心主食专卖店、厂店对接、校企对接和电子商务,实现生产工业化、产品标准化、配送社区化,形成覆盖城乡、服务规范的主食销售体系。

 

第三节 园区带动集聚发展

 

按照布局合理、产业协同、资源集约、生态环保原则,通过企业搬迁、知名企业入驻、合作新建等方式,建设利辛县利丰粮食购销有限公司食品产业园、涡阳县西阳粮食物流园和涡阳县龙马粮食物流园,推动产业集聚融合发展,优化提升园区内质检、科研、电子商务等配套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增强承载能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优势企业、先进技术、社会资本等入驻园区,实现多要素聚集、多主体培育、多业态发展、多利益联结,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充分发挥园区示范带动作用,辐射周边县(区),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实现亳州粮食加工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聚化,打造规模相当、特色明显、省内前列、国内知名的粮油加工产业集群。

打造“五优联动”利辛样板。依托利辛县利丰粮食购销有限公司食品产业园,系统开展订单种植、科技服务、金融服务、农资集采、品牌打造,构建专业化农业服务平台,联合农户、大型用粮企业,共同组建紧密型粮食产业联合体。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合作模式,建设种植基地、开展订单种植,实现种植基地化、粮源优质化。提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推广“五统一”模式,即统一提供种子、统一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割、统一粮食收购,并购买涵盖当地主要自然灾害、重大病虫害等的全成本保险,为粮食生产提供重要保障。按照“存粮自愿,取粮自由,粮权不变,时间不限,落价不变,涨价顺价”的原则,打造“粮食银行”金字招牌,降低农民存粮风险,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推行粮食分品种、分类、分仓储存,加速粮库升级改造,推行绿色储粮和低温储粮等科学储粮新技术,保证粮食收储品质。建设散粮专用泊位码头、粮食中转仓、铁路专用线等,实现“公铁水”多式联运、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提升粮食物流效率。向园区内引进小麦、稻谷加工企业,重点发展面粉加工、面条加工、大米加工,协同发展以地方特色为主的中央厨房主食产业,打造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全产业链食品产业园。

打造加工和物流引领的涡阳模式。涡阳县西阳粮食物流园着重扩大产业规模,发挥安徽金沙河面业有限责任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建设小麦、玉米、挂面、饮用水加工生产线,推动涡河粮食水运码头、粮食铁路专用线、热电联产等周边配套设施条件建设,打造亳州最大的小麦粉加工企业,有效增强粮油产品供应能力。涡阳县龙马粮食物流园着重延伸优质粮食产业,以安徽正宇面粉有限公司和安徽爱家食品有限公司为主体,促进涡阳传统产业聚集区的转型升级发展,推动粮食加工产能从能量提供型向营养导向型转变,积极开发绿色优质粮油产品;推动产业向粮食精深加工发展,向医药、保健等领域延伸,增加专用型品种、功能性食品有效供给,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综合效益;积极探索主食产业化,推进面粉、玉米主食制品的工业化生产和社会化供应,打造资源集约、资本集中、功能集合的粮食物流园区。

 

第四节 打造亳州粮油品牌

 

加大粮食品牌培育。加强优质粮油商标品牌的培育、管理和推广,通过商标注册、质量管控、文化挖掘、科技创新、营销推广等手段,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区域性和全国性粮油商标品牌。充分发挥安徽正宇面粉有限公司、亳州市占元面粉有限公司、蒙城县金冠面粉有限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在粮油商标品牌建设中的骨干带动作用,培育5-10个高品牌价值与影响力的优质粮油产品品牌。引导企业以名牌产品为核心,并利用品牌资源进行扩张和延伸,促进品牌整合,壮大亳州粮油商标品牌集群,引导粮油加工企业将产品资源优势转化为商标品牌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用品牌引领发展,靠品牌开拓市场。

强化品牌推介宣传。鼓励粮油企业积极参加各类重要投洽会、采购会、展览会、博览会等,在各类展会上积极推介我市粮油商标品牌,帮助企业利用商标品牌资源进行扩张延伸,不断拓展国内外市场。深度挖掘亳州粮油品牌文化,提升品牌价值内涵,鼓励企业在影响力较大的网络媒体、在重要时间节点加大广告投放,充分利用机场、高铁、公交站台等场所进行广告宣传和纪录片播放等。引导流通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推进市场拓展、精准营销和优化服务,带动商业模式创新。通过全媒体、多维度、深层次宣传和推广,提高商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商标品牌价值。

 

专栏6   亳州市级粮油品牌体系

1.企业品牌:面粉企业(安徽金沙河面业有限责任公司、五得利集团亳州面粉有限公司、安徽正宇面粉有限公司、安徽雪莲面粉有限责任公司、亳州市占元面粉有限公司、蒙城县金冠面粉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蒙城县恒瑞面粉有限公司);饲料企业(亳州东方希望动物营养有限公司、亳州温氏畜牧有限公司);油脂企业(安徽德运粮油有限公司、安徽佳源油脂有限公司、涡阳县源泉水洗芝麻有限公司)。

2.产品品牌:金沙河、五得利、正宇、占元、利丰、冠金源等面粉品牌;“小沈牌”油脂品牌。

第五节 实施优质粮食工程

 

紧抓打造优质粮食工程升级版的关键期,强化科技创新驱动,促进质量效益提高,围绕统筹开展粮食绿色仓储提升、粮食品种品质品牌提升、粮食质量追溯提升、粮食机械装备提升、粮食应急保障能力提升、粮食节约减损健康消费提升“六大提升行动”,依托示范县、龙头骨干企业、粮食产业化联合体,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促升级,畅通优质粮食产购储加销全链条,大力推进“三链协同”,深入实施“五优联动”,提高优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绿色生态粮食产品供给,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推动我市粮食产业创新升级。

专栏7   亳州市优质粮食工程发展方向

实施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改造提升粮食仓储设施功效性能,推广应用合理适配绿色储粮技术。进行粮仓准低温改造,提升智能化管理系统,采用环保高效的进出仓设备等。

实施粮食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行动,着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拓展线上线下营销渠道,让好东西卖出好价钱。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好粮油”“安徽好粮油”产品遴选,强化区域品牌标识使用管理。

实施粮食质量追溯提升行动,建立健全粮食质量检测系统,开展粮食质量调查、品质测报和安全风险监测服务,推广建立粮油产品溯源码系统,实现对责任主体、产品流向、监管检测等信息的快速追查。

实施粮食机械装备提升行动,加大关键粮食机械装备自主研发和推广应用力度,加快推动粮食机械装备和加工工艺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粮机装备在我市市场占有率明显扩大。

实施粮食应急保障能力提升行动,科学制定粮食应急预案,加快构建完善粮食市场监测预警体系,统筹建设区域综合性粮食应急保障中心,健全市县粮食应急保障网络,形成逐级保障、层级响应的粮食应急保障机制。

实施粮食节约减损健康消费提升行动,加强全链条减损,强化粮油营养健康技术应用,加强粮油副产物循环、全值和梯次利用,深入开展爱粮节粮宣传教育,形成爱粮节粮、健康消费的良好社会风尚。

 

 

 

专栏8   优质粮食工程重点项目

序号

建设单位

建设内容

投资

总额

(万元)

1

安徽金沙河面业有限责任公司

年处理小麦250万吨制粉车间、年加工70万吨饮用水车间、年加工70万吨挂面、新建仓储设施30万吨

200000

2

安徽正宇面粉有限公司

项目总建筑面积34634平方米,其中:生产及配粉车间20034平方米,成品库3000平方米,其他配套设施11600平方米。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购置磨粉机、清粉机、色选机、打麦机、去石机、松粉机、高方平筛等成套专用粉生产设备,配套建设研发技术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大楼、原料库、成品库及环保绿化等设施

26167

3

安徽爱家食品有限公司

建设“涡阳大豆”5万亩优质高蛋白食用大豆种植基地,升级年产大豆深加工产品10万吨生产线,升级绿色环保仓储2万吨,建设产品质量全过程追溯系统

15000

4

安徽雪莲面粉有限责任公司

年产12万吨专用面粉生产线技术升级改造项目

1500

5

涡阳县丰华面业有限公司

年产10000吨强筋面粉生产线节水技术改造项目

800

6

涡阳县庆发面粉有限公司

年产50000吨强筋面粉生产线节水技术改造项目

700

7

安徽德运粮油有限公司

年产10万吨精炼植物油产业化示范项目

3800

8

安徽佳源油脂有限公司

年产5000吨食用油生产线技术改造

2150

9

利辛县利丰粮食购销有限公司

升级粮食加工车间22500平方米,主食产业化车间3000平方米,原料库2000平方米,成品库4000平米;升级面粉加工生产线,配套建设供水供电、消防等基础设施

2000

建设面条加工车间12000平方米,原材料库2000平方米,成品库3000平米;购置面条加工生产线2套、配套建设供水供电、消防等基础设施

2000

建设精米加工车间8000平方米,原材料库2000平方米,成品库3000平米;购置大米加工生产线2套、配套建设供水供电、消防等基础设施

2000

建设食品生产加工车间6000平方米,主食产业化车间3000平方米,10000吨冷库一座,原材料库2000平方米,成品库3000平米;购置自动绞肉机、擦丝切片机、去皮机、脱水机、蒸馍机、空气压缩机、全自动包子机、糕点制作设备等主食厨房食品加工成套设备;购置配送车辆、冷藏车辆等运输车辆;配套建设供水供电、消防等基础设施

4000

10

五得利集团亳州面粉有限公司

扩大订单生产面积,提高面粉加工能力,升级面粉加工生产线和挂面加工生产线,提升企业研发能力

4000

11

蒙城县金冠面粉有限责任公司

新建粮仓16300平方米,对生产线从初清到成品出厂各环节工艺及设备进行升级改造,配套建设围墙、大门、给排水等

3900

12

安徽省蒙城县恒瑞面粉有限公司

建设优质小麦种植基地,配套建设小麦仓储设施5万吨,改造专用面粉生产线和花色挂面生产线

3600

 

第六章  建设高效物资储备体系

 

完善物资储备管理机制,建立物资应急保障机制,科学调整储备物资的品类、规模,优化储备布局,加快储备基础设施建设,补齐物资储备体系短板,全面提升物资储备效能,更好发挥物资储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

 

第一节 完善物资储备管理机制

 

明确储备管理责任。坚持属地为主、分类管理、分级负责、高效联动的原则,强化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应对区域性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和市场波动的能力,强化物资储备的集中管理和统筹协调,压实市县物资储备的主体责任,合理划分市县两级物资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结合历年突发事件发生频次、影响范围及地区特点等,科学确定各级应急物资储备的品种、规模和方式、布局,形成以市级储备为支撑、县级储备为补充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完善物资储备的相关管理制度,建立物资资金、采购、调拨、使用、轮换、发放、报废和跨区域援助等管理办法,切实形成科学合理、门类齐全的管理体系和长效保障机制,不断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加强对储备物资的监督管理,定期了解企业的物资库存情况或生产设备运转情况,确保用于应急救灾时物资质量安全和生产供应。

建立合理轮换机制。建立分级负责、紧密衔接、科学高效的物资轮换机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市场需求变化调整物资品种结构、轮换方式,根据市场运作的需要动态调整轮换计划,降低轮换经营成本,提高轮换经营效益。推动紧密衔接的物资轮换,科学确定应急物资储存期限,通过供应周转、调拨使用、市场销售、返厂轮换、代储轮换等模式,适时倒库更新,实现物资储备的良性循环,最大限度发挥物资存储效能。鼓励通过竞价交易、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联营合作等方式完善储备收储轮换补贴机制和办法。

 

第二节 建立物资应急保障机制

 

建立统一高效的物资调拨机制,完善调拨程序,规范调拨流程,提高物资调拨保障效率。建立保障联动机制,建立政府、企业和产能储备互联互通的应急物资保障联动机制,根据应对处置需求,依次动用实物、企业、产能等储备,以紧急采购、临时征用、社会捐赠等作为补充,形成稳定可靠的应急物资供应链。建立应急状态下紧急生产、紧急采购等紧急保障机制,规范完善应急物资紧急生产程序,统一组织原材料供应、安排定点生产、强化能源要素保障,确保生产供应有序有力。建立高效运输配送机制,发挥粮食应急网络能力,借助社会力量,提高应急物资分发和配送能力,实现物资调运3小时市内全覆盖。

 

第三节 调整物资储备品种目录

 

根据《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修订)》,市级以3万人为基数、县级以0.65万人为基数测算各品类救灾物资储备规模。按照规模适度、应急高效、保障有力、成本节约的原则,结合市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常住人口数量和市场需求特点,建立市物资储备品种目录,储备品种可参照国家《应急物资分类及编码》(GB/T38565-2020)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应急保障重点物资分类目录(2015年)》(发改办运行〔2015〕825号)物资目录,品种目录原则上每五年调整一次,以保障灾民生活类的救灾物资储备为主,并结合实际情况适时进行动态调整,提升物资储备保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四节 加强物资仓储设施建设

 

优化储备布局。按照就近储备、调运迅速、保障有力、节约成本的原则优化物资储备布局,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完善物资储备库网络,重点建设集监测预警、物资储备、优化调度、多级联动功能于一体的市级物资储备库,原则上每个县(区)都需要建设物资库。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统筹全市救灾物资储备存量资源,盘活粮食储备闲置资产,依托市级物资储备库、各县(区)物资储备库构建亳州市“1+4”的纵向衔接、横向支撑的物资储备格局,建成辐射全市乃至皖北地区的物资储备基础设施体系。

推进设施建设。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建筑面积5000㎡—7000㎡;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建筑面积700㎡—1000㎡。物资储备基础设施设计应当科学选址、优化布局,推进物资储备和粮食储备融合式发展,原则上市县物资储备中心依托粮食储备库(中心库)建设,建设综合型仓储设施,实现设施共建共享。新建市级物资储备库,加强对市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及其配套设施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提升,提升物资验收、入库、出库、盘点、报废、移库各环节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确保各类储备物资收得进、储得好、调得快、用得上。

 

专栏9   物资保障工程重点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单位

建设内容

投资

总额

(万元)

1

亳州市应急物资储备库项目

亳州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规划进行冷库、医药库、医疗物资储备库、通用应急物资库的建设

10000

2

涡阳县应急物资储备库项目

涡阳县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规划进行冷库、医药库、医疗物资储备库、通用应急物资库的建设

4000

第七章  提高依法管粮管储能力

建立健全粮食和物资储备法规制度,推动全市政策性粮食监管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强化系统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切实维护粮食市场秩序和物资储备安全,提升治理效能。

 

第一节 建立健全法规制度

 

健全粮食法规制度。严格贯彻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及其考核办法,落实各级部门行政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确保各项要求得到有效落实。全面加强依法治粮,积极落实新修订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完善规章制度体系,修订完善《亳州市市级储备粮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机构的职能职责,规范各地方储备轮换管理、资金补贴、储备运作、库点考核等日常管理,建立层次清晰、合理有序、分工明确、协调一致的粮食安全法规制度体系。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修订,要严格遵守规范性文件制发权限和程序,完善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和“三统一”(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公布)工作程序。

建立物资法规制度。明确物资储备责任义务,规范物资储备运行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法规制度,为物资储备运行提供全过程的制度保障。建立物资储备采购制度、入库验收制度、定期轮换制度、统计报告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台账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储备管理制度,完善物资储备基础设施保护、仓储管理、质量安全、储备监管、流通统计等方面的相关规定,确保物资采购公开公平公正,轮换运作规范有序,基础台账完整准确,储备物资存储安全,关键时候“调得出、用得上”。

 

第二节 提升依法监管水平

 

加强执法监管能力。强化政策性粮食库存检查,在年度库存例行检查的基础上,建立市级储备粮库每年普查的机制,确保库存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加大粮食流通市场检查力度,重点做好收购、储存、销售出库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创新监管方式,综合运用“双随机”“四不两直”等方式,完善信用监管体系,实施分类监管。提升信息化监管水平,推行“互联网+监管”和粮食行业“双随机”抽查系统的融合。严格执行《亳州市粮食行业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诚信建设实施方案》和《亳州市粮食经营主体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暂行办法(试行)》,不断完善信用评价体系,建立“黑名单”制度,加强粮食承储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发挥12325全国粮食流通监管热线作用,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加大对涉粮违法违规行为核查力度。严格执行粮食行政执法工作规程和行为规范,探索建立移动执法和联合执法。

强化粮食安全生产。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做好安全生产指导和督促检查。全面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深入排查安全隐患,摸清安全风险底数,列出安全生产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两个清单”,建立整改工作台账,综合运用通报、约谈、警示、曝光等有力措施,督促整改销号,坚决消除安全风险隐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检查机制,加大检查力度,提升检查效能。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健全完善本系统火灾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抓实消防安全各项措施,同步推进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应急演练,保证突发紧急情况时能迅速科学处置。

 

第三节 提高质量监测能力

 

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扩大监测覆盖面,利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运行的监测分析和预测预警,提高市场调控和公共信息服务的预见性、针对性、有效性;督促粮食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确保粮食经营者在收购、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能严格执行国家粮食质量安全标准及技术规范,禁止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进入口粮市场。加大对粮食质量检测体系建设的扶持力度,持续加强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市级质检站以快速检测、精准检测为核心要务,进一步加强政策性粮食检化验能力建设,不断拓展业务经营范围,往食品方向积极延伸检测服务链,加强市场化运营程度。县级质检站宜与当地中心粮库、加工厂等进行“站库合一”“政企共用”等多种方式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配齐检验设备和检验技术人员,建立检验人员培训机制,提升粮食质量检测水平,强化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管能力,基本实现“机构成网络、监测全覆盖、监管无盲区”。鼓励粮食企业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切实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推动追溯链条向食品原料供应环节延伸,实行全产业链可追溯管理。

 

第八章  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深入实施科技兴粮兴储、人才兴粮兴储战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构建强有力的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和人才支撑。

 

第一节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                

 

对接我市“百企领军”“千企竞发”等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专精特新”粮食企业,引导粮食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开展创新活动。支持企业、科研单位、高校通过共同设立研发基金、实验室、成果推广工作站等方式,建立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联盟,参与国内外科技博览会、交易会,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与装备,提升传统产业技术水平。鼓励企业加大对精深加工、绿色安全储粮、信息化等重点领域的科技研发投入,开展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推进新成果新技术的转化应用。鼓励粮食加工企业开发个性化、专用化的营养健康食品,开发功能性粮油产品以及糖、脂代谢调节功能性粮油健康食品。推进粮油适度加工技术和深加工技术与产品创新,加快实现粮油装备自动化、精准化、智能化、绿色化、清洁化。

 

第二节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大力实施人才兴粮兴储战略,打造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等四支人才队伍。坚持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不断满足行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扎实推进干部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有计划地开展粮食企业管理人员的业务轮训工作,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分专业领域、分层次的培训教育,邀请专家学者、专业骨干、技能人才前来授课,加快培养基层一线仓储保管、质量检验、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市场营销、物资储备等实用型人才,提升行业职工技能水平。充分利用我市人才引进政策,探索“资本+项目”“企业+项目”等招才引智模式,鼓励建立健全企业激励机制,试行差异化、激励性薪酬制度,加大粮食相关专业的人才的招录力度,引进一批有先进理念的经营管理人才。加大从社会公开招聘引进专业管理人才,支持政府或企业以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部分岗位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试点推行竞争上岗、公开选拔、公开选聘制度,适当提高从业人员待遇,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加大对人才的关心支持力度,把人才留住、用好。

专栏10   亳州市粮食人才培养方向

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分专业领域、分层次的培训教育。

健全完善执法人员名录库和粮食库存检查专业人才库,加强执法督查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全市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行政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做到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执法水平和丰富执法经验的业务骨干。

针对全市质检技术人员不足、综合素质不高和年龄趋向老龄化的情况,加大质检技术人员招聘工作力度,依托市粮油质量监测站的力量,制订符合实际的全市检测人才培训规划,通过采取“请进来”“送出去”方式及加压自学和实验室内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互教互学的办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一支熟练掌握常规的检验技术和分析技能的专业检验人才队伍。

组织开展定向培养粮油储检人员行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逐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针对我市粮食企业专职统计人员少、变动频、年龄大、适应慢等突出问题,按照粮食流通统计制度的要求,配强、配齐统计人员,确保统计人员队伍相对稳定。

第九章  协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依托我市粮食产业资源优势,强化与沪苏浙的粮食产销合作,加强粮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动长三角地区粮食产业协同发展,将亳州打造成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和有影响力的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

 

第一节 强化区域粮食产销合作

 

落实省“158”行动计划,构建完善的粮食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向纵深推进的机遇,建设优质专用小麦、高产高蛋白大豆、优质专用玉米等粮食供应基地,加强与沪苏浙的粮食产销合作,一方面发挥主产区优势,承接异地储备,做好代收代储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另一方面鼓励粮油加工企业与沪苏浙地区批发市场、食品保障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打造沪苏浙优质粮油供应基地。加强与沪苏浙电商企业、连锁超市等合作,开展亳州优质粮油产品、城市服务型食品直销连锁配送,推动申博sunbet官网,申博信用网优质粮油产品销往长三角地区。

 

第二节 加强粮食基础设施共建             

 

适度整合共建区域内粮食专用码头、铁路专用线和仓储设施等资源,促进区域性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共享。坚持高端绿色集约高效承接,按照强链延链补链增链思路,以合作共建现代粮食产业园区为抓手,采取建设园中园、托管园、“飞地经济”等多种合作方式,拓展承接产业空间,培育壮大县域粮食产业集群,实现合作共赢。加强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动设施互联互通,融入数字长三角,积极参与构建长三角地区粮食集散、收购存储、加工贸易、物流运输和信息服务等设施设备一体化利用格局。

 

第三节 推动产业协同高质量发展            

 

发挥我市在粮食生产、储存、加工等方面的优势,加强皖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发展紧缺、专用、绿色优质粮食品种,积极主动加强与长三角区域内省市、企业之间多层面协同,共同打造长三角区域“大粮仓”。围绕产、购、储、加、销“五优联动”,大力实施粮油安全战略,加强质量协同监管,参与共建长三角粮食质量安全信用体系。持续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提高品牌美誉度,为长三角提供优质特色粮油产品和营养健康食品。

 

第十章  推进节粮减损健康消费

 

传承粮食行业优秀风范,倡导尚节约、反浪费的良好社会风气,大力推动行业节粮减损,加强爱粮节粮宣传教育,倡导爱粮节粮饮食消费,减少粮食损失浪费。

 

第一节 大力推动行业节粮减损              

 

完善现行规章制度及各项管理措施,研究制定收获机械设施、收购品质、储存设施及管理、加工生产、物流运输、餐饮消费等粮食减损指标标准规范或指导意见,规范粮食生产流通,为节粮减损立规矩、定样板。持续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农户科学储粮等节粮减损专项,在产业链上重点环节加强节粮减损控制。在生产种植环节,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实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行动,建立农业部门、水利部门联合机制,大力实施植物保护工程和病虫害统防统治,完善粮食生产防灾救灾体系;提升粮食收割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探索粮食生产收割“全程不落地”模式。在收购环节,充分发挥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作用,引导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及时为农民提供收储、清理、烘干、加工、销售等服务,降低收获后损失。在仓储环节,推广绿色仓储提升行动,推广科学储粮技术,提高进出仓自动化水平。在运输环节,鼓励采用“四散”粮食运输方式,提升粮食运输装卸现代化和智能化水平。在加工环节,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减少过度加工,大力发展粮食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第二节 加强爱粮节粮宣传教育               

 

加强爱粮节粮宣传,充分利用“世界粮食日”“全国粮食科技活动周”和“粮食安全宣传周”,开展粮食安全与节粮减损科普教育,强化少年儿童爱粮节粮意识,开展多种形式的节俭养德实践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爱粮节粮氛围。依托市内粮食产业园区、粮食企业、科研机构以及粮食检化验机构等,建设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发挥宣传教育基地、基层社区的作用,大力开展爱粮节粮和储粮宣传活动,强化爱粮节粮正面宣传,曝光铺张浪费典型案例,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食堂集中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教育实践活动,形成爱粮节粮的良好社会新风尚,牢固树立粮食安全人人有责意识。

 

第三节 倡导爱粮节粮科学消费

 

加大对餐饮行业的监督管理力度,引导督促餐饮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和主体责任,发放宣传海报、桌面便签等方式,提醒消费者“适量点餐、剩餐打包”,积极推动“光盘行动”,杜绝铺张浪费,鼓励绿色健康生活新方式。发扬粮食行业优良风俗与节粮精神,发掘与宣扬优秀行业节粮榜样模范示例,积极引导和组织涉粮企业参与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普及粮食领域科学知识、粮油营养及合理膳食知识,倡导“爱粮节粮、少食多样”的科学消费理念,形成节约粮食的良好饮食习惯,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第十一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协调

 

加强党对粮食工作的全面领导,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工作要求,压实市县党委和政府的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将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十四五”规划全过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规划工作协调机制,强化规划宣传、统筹协调、决策服务、督查考核等职能,强化对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的支持,把重点任务纳入政府年度督查考核范围,市级人民政府全面负责本地区耕地、粮食生产、流通、储备和市场调控工作,要将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充实地方储备和落实粮食风险基金地方配套资金等任务落实到各县(区),并纳入市级人民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建立有效的粮食安全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机制。加强与财政、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等部门协作配合,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参与,落实分解任务,明确职责分工,细化推进措施,加强督促检查。积极完善落实规划的实施方案、投入政策、产业政策等各种配套措施,及时研究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促进规划加快实施,切实推进我市粮食流通产业和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科学发展。

 

第二节 加大财税扶持力度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功能,积极撬动社会资本加大对粮食产业的投入。统筹利用优质粮食工程资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仓储设施专项资金、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粮食风险基金及其他相关专项资金,综合运用贴息、奖补、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专项用于粮食产业扶持发展,重点支持粮食企业开展生产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品牌培育、粮源基地建设、产销合作、建立社会责任储备以及培育经营大户和粮食市场。落实有关支持电商、物流及服务业发展政策。加强与税务部门沟通协调,落实粮食加工企业从事农产品初加工所得按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政策和国家简并增值税税率有关政策,确保粮食企业各类税收优惠应享尽享。

 

第三节 拓宽投资融资渠道

 

建立健全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制度,引导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粮食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推进粮食全产业链发展。政策性、商业性金融机构要结合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将质量水平、标准水平、品牌价值等纳入企业信用评价指标和贷款发放参考因素,探索政银担合作和风险分担机制,合理简化审批手续,合理安排授信,加大对粮食产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引导粮食企业合理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管理价格风险,在做好风险防范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企业厂房抵押和存单、订单、应收账款质押等融资业务,进一步扩大商标权、专利权等抵质押的适用范围。

 

第四节 落实用地用电政策

 

加大粮食和物资储备发展用地政策支持力度,落实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中对粮食产业发展重点项目予以支持。优先安排重点规划实施项目的存量建设用地,确需新增建设用地的,优先保障计划指标。支持和加快国有企业依法依规划拨用地转为出让用地,增强企业融资功能。改制重组后的粮食企业可依法处置土地资产,用于企业改革发展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通过节地挖潜、盘活存量、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使用批而未供土地等多种途径,切实保障粮食产业化项目的合理用地需求。支持集体经济组织以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与龙头企业共同兴办粮食加工企业等。落实粮食初加工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政策,明确加工用电使用范围,原则上不参与限电,切实保障粮食初加工用电。

 

第五节 做好安全风险评估

 

在重点工程项目实施时,由市发改委牵头负责,做好安全风险评估工作,要以更加积极审慎的态度,做好项目的前期论证和风险评估,形成评估报告,制定应急预案,做到科学决策,形成一批有效投资,培育实实在在的增长点和增长板块。坚持问题导向,树牢有解思维,研究谋划上再深入,项目建设上再聚焦,破解难题上再发力,运行机制上再完善,以用心务实的作风,积极、稳妥、高效地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化解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

 

 

 

 

 

  

 

亳州市“十四五”人口发展规划

 

前  言

 

人口问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全局性问题。“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人口发展的深度转型阶段,人口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将发生重要变化,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积极应对人口趋势变化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深刻影响,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根据《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安徽省“十四五”人口发展规划》《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亳州市“十四五”人口发展规划》。本规划在全面总结“十三五”期间人口发展情况的基础上,阐明“十四五”时期人口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发展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是亳州市今后五年人口发展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发展现状

 

人口总量增速减缓。户籍人口平稳增长,“十三五”期间,全市户籍人口由2015年的634.95万人增长到2020年的668.20万人,比2015年增加33.25万人,人口年均增长速度(6.65万人/年)略低于“十二五”时期(6.84万人/年)。常住人口缓慢增长,2020年常住人口为499.68万人,年平均人口出生率为15.55‰,人口自然增长率9.77‰,与2010年相比,呈现增长趋势,全市共增加14.62万人,年均增长0.30%。

人口结构明显变化。性别结构趋向合理化,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为104.6,略高于2010年的102.83,但相较于2015年时的108.41,已回落至平衡区间内(96-106);按户籍统计出生人口性别比由2010年的125.57逐渐回落至2020年的110.63,已接近正常范围(103-107)。年龄结构趋向老龄化,与2010年相比,受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政策影响,2020年0-14岁人口增加14.5万人、增长12.78%;15-64岁人口减少21.73万人、下降6.68%;65岁及以上人口增加21.85万人,增长47.35%,年龄中位数为34.82岁,增长2.51岁,老少比为53.14,增长12.47。家庭结构趋向小型化,与2010年相比,2020年,全市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规模由2010年的3.21人/户降至2020年的2.73人/户,“三口之家”的核心家庭已成为家庭结构的主体。

人口分布持续优化。“十三五”时期,全市坚持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战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人口分布持续优化,初步形成城市、城镇与乡村协调发展格局,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5年的36.96%提升至2020年的42.5%,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764771人,乡村人口减少618584人,城镇人口提升14.49个百分点。

人口综合素质稳步提升。人口健康水平不断提升,人均预期寿命由2015年的75.4岁提高到2020年的78.5岁。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持续提升,2020年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至2.59‰、4.1‰和8.08/10万人。人口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由2015年末的93.40%提高到2020年末95.32%;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含大专)文化程度的人口数量提升到6710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到8.38年。

人力资源状况整体改善。劳动年龄人口数量逐步下降,2020年全市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为264.69万人,较2010年减少18.61万人、减少6.57%,占总人口比重由58.40%降至52.97%。其中,2020年,男性劳动年龄人口达142.16万人、占总人口28.45%,较2010年减少1.27%;女性劳动年龄人口达122.53万人、占总人口24.52%,较2010年减少4.16%。人力资源质量稳步提升,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由2015年的2034人增长至2019年的4668人,其中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重为10.58%,比2015年提升2.47%;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4件,比2015年提升3.6件/万人;博士后工作站总数是2015年的2.3倍。

民生幸福水平不断提升。脱贫攻坚全面胜利,48.95万贫困人口全面脱贫,28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三县一区实现全部摘帽;就业更加充分,“十三五”时期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0.2万人,超出计划目标2.16倍,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以内;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由2015年末的90%提升至2020年末的96.3%,妇女、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权利得到依法保障,残疾人事业发展加快。

第二节 发展趋势

人口规模缓慢增长。根据全市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人数变化推算,“十四五”时期全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增长速度整体呈下降趋势,预计2025年全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规模将分别达到710万与515万左右。随着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人数在2024年走出谷底并重新缓慢增长,全市出生人口数量有望快速回升。

老龄化进程逐渐加快。2005年至今,全市少年人口所占比重基本保持稳定在25%左右,但“十三五”时期以来,全市老龄化程度明显加快,未来五年全市65岁以上老人所占比重将超过18%,社会抚养负担将进一步加剧。

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原城市群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城市群建设的逐渐深入,在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等政策支撑下,亳州市的城镇综合吸引力和承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人口城镇化率继续提高。

家庭多样化趋势更加明显。家庭居住离散化、关系松散化、生活社会化等特征日益明显。核心家庭、直系家庭仍将是主要的家庭形式,单人家庭、单亲家庭、丁克家庭比例将有所提高,空巢家庭、隔代家庭、纯老家庭、独居老人家庭等将增多。

第三节 面临挑战

人口年龄结构问题将长期影响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随着老龄化程度加剧和人口增长逐渐放缓,劳动力供给总量减少,人力资源需求提高,劳动力素质提高较慢、社会抚养压力较重,面临巨大挑战。

适度生育水平提升压力。受前期人口结构影响,未来五年,我市育龄妇女总数持续减少,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较高,群众生育意愿下降,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世代更替水平。在短时期内扭转生育率下滑趋势,引导生育水平适度提升并稳定在合理区间将面临较多困难。

人口老龄化应对压力。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少,社会总抚养比达到 53%,总体负担不断加重。未富先老问题突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基础有待增强。养老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养老保障制度不够完善,社会和家庭将面临巨大的养老压力。

人口与人才的竞争不断加剧。长三角地区对劳动人口和人才吸引力加强,存量人口增长趋缓,人口流动迁移已成为决定人口发展、城市兴旺的主导力量,我市城市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人口吸引竞争力较弱。

基本公共服务短板亟待弥补。教育、就业、人才引进、养老、医疗、生育、普惠托育等领域配套政策需要加快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尚需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仍需提高,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综合决策、战略规划、政策协调和社会治理等机制建设仍需增强。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全面实施“六一战略”,抢抓长三角一体化与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人口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基础作用,创新人口管理与服务政策,实施积极的人口发展战略。以提升人口发展质量,挖掘“第二次人口红利”为主线,以“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为抓手,以“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增强人口与人才吸引力”为突破口,以“一老一小”为重心,全方位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创造有利于亳州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发展的人口新势能,实现人口发展转型升级,为建设现代化美好亳州提供坚实基础和持久动力。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党对人口发展事业的全面领导,不断健全和完善党领导人口发展的体制机制,把党的领导落实到人口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为高质量推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人民至上,共享发展。以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更加注重底线公平和机会均等,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通过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保障,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面向全人群、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人口发展政策体系,促进共同参与,实现共享发展。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注重人口发展政策措施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统筹处理好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之间的关系,在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中,充分考虑人口因素,发挥人口能动作用,推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健全人口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增强人口发展与相关政策的协调性。

坚持集聚提升,融合发展。大力实施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深化户籍制度、农村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城市功能体系,提高城市宜居水平,加快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不断增强中心城区人口集聚度,将中心城区打造成为集聚创新创业人群的主平台。深入推进特色城镇建设,依据人口流向、产业和资金集聚的方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

坚持改革创新,均衡发展。准确把握人口发展趋势和阶段性特征,积极转变人口调控理念,统筹研究完善人口与产业、住房、卫生等公共服务政策,推进生育政策与服务管理制度、家庭发展支持体系和治理机制综合改革,完善人口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促进我市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第三节 主要目标

到 2025 年,全市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基本建立,生育、养育、教育等服务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正常,人口结构逐步优化,人口素质不断提升,人口分布更趋合理,公共服务提质增效,人的权益有效保障,人口与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提升,人口均衡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人口总量适度增长。全面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积极稳妥实施,生育水平总体趋稳,常住人口数量保持平稳增长。到2025 年,全市常住人口515万人左右。

人口结构逐步优化。全市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优化,力争2025 年降低到 107 左右。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下降速度有所减缓,人口红利向人才支撑积极转变,劳动力资源供给平稳有序。

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全市人口健康素质不断提升,人均期望寿命 2025 年达到 79.3 岁。教育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创新型人力资源全面提升,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公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人口布局更趋合理。城乡人口布局进一步优化,到2025年,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 52%以上。人口发展与国土空间规划更加协调,人口分布与区域发展、产业集聚相协同,人力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公共服务持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实现双提升,高品质多样化的生活性服务业成为公共服务体系的有益补充。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基本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家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表1  亳州市“十四五”人口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指标

2020年

(含预估值)

2025年目标

属性

人口数量

1.户籍人口数(万人)

668.2

710左右

预期性

2.常住人口数(万人)

499.68

515左右

预期性

人口结构

 

3.出生人口性别比

110.63

107左右

预期性

4.劳动人口(常住)比例(%)

60.78

力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预期性

5.65周岁及以上常住人口比例(%)

13.61

﹤15

预期性

人口分布

6.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42.5

﹥52

预期性

人口素质

7.人均预期寿命(岁)

78.5

79.3

预期性

8.婴儿死亡率(‰)

2.59

2.5

预期性

9.孕产妇死亡率(每10万人)

8.08

7

预期性

10.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8.38

10

约束性

公共服务

 

11.每千常住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2.05

2.37

预期性

12.每千常住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

17500

3.4

预期性

13.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95

﹥95

预期性

14.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

32

﹥55

约束性

第三章 鼓励优生优育,扩大人口总量

第一节 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

 

完善生育配套政策支持体系。深入贯彻《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全面落实产假、陪产假、育儿假政策,探索并试点实施夫妻共享带薪育儿假,不断完善符合生育政策的奖励假制度。实行与“三孩政策”相配套的生育登记服务制度,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坚持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不断提高参保人员生育保障水平。及时、足额支付参保职工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做好城乡居民生育医疗费用待遇保障和新生儿参保工作,切实保障参保人员生育权益。强化女性就业权益保障,保障符合政策的女性生育产假期间工资和生育福利;积极推行女性孕期、哺乳期弹性工作制度;支持妇女生育后重返工作岗位,并从职业培训、特定就业岗位等方面为其提供必要的就业支持。构建居民生育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并实施由财政支持、资金来源多元化的城乡居民生育津贴、育儿补贴、婴幼儿保教费等制度。

专栏1   与“全面三孩”相配套的生育友好型政策支撑体系

效率提升。卫生健康、公安、医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数据资源等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共同推进出生医学证明、儿童预防接种、户口登记、医保参保、社保卡申领等“出生一件事”联办。

假期奖励。符合法律规定结婚的公民,在享受国家规定婚假的基础上,适当延长婚假;对符合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在享受国家规定产假基础上,适当延长产假;职工在规定的婚假、产假、护理假、育儿假期间,享受其在职在岗的工资、奖金、福利待遇。

生育补贴。继续执行新生儿“落地”参保政策,新生儿自出生之日起3个月内参保缴费的,自出生之日起享受当年居民医保待遇。按规定享受相应的生育津贴。

就业保障。妇女妊娠、生育和哺乳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特殊劳动保护。鼓励用人单位制定有利于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关系的措施,依法协商确定有利于照顾婴幼儿的灵活休假和弹性工作制度。

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推广婚前医学检查和生育指导“一站式”服务模式,推动免费婚检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城乡居民全覆盖。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强化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建设,加强医院产科、妇科人员配备,提升人才培养和专业技术能力培训力度,提高孕产妇、新生儿医疗救治能力,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健全出生缺陷三级防治体系,完善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全程服务,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提升治疗效果。持续加强全市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深化妇幼健康中医药融合,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扩大中医药在孕育调养、产后康复、儿童保健等方面应用,加强妇女儿童疾病诊疗中西医临床协作,提高疑难病、急危重症诊疗水平。

完善母婴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在大型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旅游景区景点等设置母婴室或婴儿护理台,保障母婴权益,提高公共空间对哺乳妇女的友好程度。规范并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建设,逐步实行婴幼儿照护工作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强化对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落实婴幼儿照护机构分级管理责任,探索建立对婴幼儿照护机构服务的星级评价标准。

第二节 健全家庭发展支持体系

完善多层级家庭发展支持政策。深入实施安徽省家庭发展“十百千”工程,争创新家庭计划与家庭发展服务中心示范单位;完善包括生育养育、青少年发展、老人赡养、病残照料、善后服务等在内的家庭发展支撑保障;优化家庭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对符合生育政策的家庭申请保障性住房与公租房的予以政策倾斜。加大对孤儿监护人家庭、单亲家庭、老年空巢家庭、残疾人家庭、贫困家庭、受灾家庭及其他特殊困难家庭的帮扶支持力度,充分发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作用。

大力发展家庭服务业。强化家庭赡养老年人和监护婴幼儿的主体责任,鼓励、引导优质机构、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合法有序参与家庭公共服务,以家庭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增强社区幼儿照护、托老日间照料、居家养老、健康服务、病患陪护等服务功能。制定家庭服务标准,加强和规范家庭服务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引领社会对家政服务企业进行公众评价,实现优胜劣汰,推动现代家庭服务业持续发展。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新时代家庭观,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家庭文明新风尚。建立稳定的夫妻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和谐的代际关系、友好的邻里关系。开展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行动,倡导婚姻自由平等、生殖健康、优生优育、性别平等、共同参与家庭事务的观念。加强对家庭成员合理饮食、疾病预防、应急救援的科学指导,促进家庭可持续发展。发挥老人对家庭文化建设的影响力、带动力和促进力,积极组织适宜老人的文化娱乐活动,使老年人成为家庭人口文化建设的生力军。

第四章 提高人口素质,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第一节 全面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健全婴幼儿托育体系。制定养老托育整体解决方案,建立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完善支持政策和标准规范。新建和正在建设的居住小区,按照每千人口不少于10个托位规划、建设托育服务设施及配套安全设施;对老旧小区改造按照每千人口不少于8个托位建设托育服务设施。积极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到2025年每个县(区)实现托幼一体化的幼儿园在幼儿园总量中占比不低于30%。加快发展具备指导功能的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鼓励建设嵌入式、分布式、连锁化、专业化的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实施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大力发展方便可及、价格可接受、质量有保障的普惠性托育服务。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建设,加强对家庭婴幼儿照护的支持和指导,增强家庭照护能力。力争全市每年建成示范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2-3个,各县区每年至少建成1个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

专栏2   婴幼儿照护服务试点体系及目标

单位福利性试点:鼓励支持规模较大的企事业单位为职工建设福利性机构,为单位职工提供福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

社区试点:有条件的城乡社区利用闲置资源,提供场地设施,依托村居社区,建设为辖区居民提供普惠性婴幼儿照护社区服务机构。

临时托管看护试点:整合小区资源,在街道、居委会或有条件的居民家中设立“临时看护试点”,供小区三岁以下婴幼儿家庭在遇到照料困难时,暂时托管照料并负担一定费用。

幼儿园托育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普惠性托班,新建改建专门的托育机构招收3岁以下婴幼儿。到2025年,全市托位总数力争达到19500个左右,千人口托位数达到3.79个。

全面提升基础教育办学水平。促进学前教育优质发展,增加普惠性学位供给。规范发展民办幼儿园,逐步完成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幼儿园分类登记。全面推行公办幼儿园和中小学午餐供应和课后服务两个“全覆盖”,到2025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超过9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过86%,公办园占比达51%。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水平,合理有序扩大城镇学校学位供给,大力提高乡村及薄弱地区义务教育质量,稳步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布局调整,完善特殊教育办学体系。积极引进沪苏浙优质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资源。推广(联盟)集团办学、名校办分校、学区制管理、学校联盟、九年一贯制学校等办学形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加强对民办学校的规范管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扩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供给,统筹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中、高考综合改革,建立健全确保高中阶段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提升普通高中办学质量,支持特色多样化发展。到2025年,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4%。着力提升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完成中小学智慧学校和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鼓励、支持在线教育发展。

提升职业教育发展能力。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结合亳州市产业发展规划对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进行提档升级,培养高素质的产业蓝领技术工人。支持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开展现代中医药、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紧缺领域教师培训,办好质量高、特色突出的新时代职业教育。支持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建成省级技能型高水平大学,支持亳州幼师升格为高等专科学校。力争到2025年,创建省级B类学校5所,省级A类学校2所,市级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4个,组建市级示范职业教育集团6个。

提升特色高等教育质量水平。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支持亳州学院办成皖北一流、全省知名高校。积极搭建高校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加大与豫沪苏浙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力度,通过联合培养、访问学者、设置分校(分院)、教师跟岗进修等多种形式,引入国内知名高校来亳合作办学。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兴办各类型高等院校。根据本地产业特色和发展需求,加快建设亳州中医药学院,并在此基础上申创华佗中医药大学。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和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工科”人才。

专栏3   教育类重点项目建设

基础教育类: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建设项目30余个,总投资约60亿元。

职业教育类:扩建利辛第二中等职业学校(北区)项目、谯城区机电信息工程学校新校区、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二期工程项目等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

科普科教、艺体、职教园区类:实施亳州学院中医药学院建设项目、涡阳县科教园区建设项目、蒙城县职教园三期建设项目等,总投资约30亿元。

完善终身学习体系。统筹利用区域内广播电视大学、职业院校等各类教育机构场地设施、教学实训设备参与和服务社区教育。共享基层社区服务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等机构人员和设施,实现一个场所、多种功能。完善老年教育课程体系,健全三级社区老年教育网络。发挥文化、科技、体育等机构的社会教育功能,充分利用图书馆、文化馆、老年大学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其他社会资源,面向社区老年人开展学习体验活动。

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和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激励广大教师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促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持续实施“123”名校长培养工程,加快班主任、教研员队伍建设。深化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和“三权统一”改革,有效落实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计划、定向培养乡村教师计划、“特岗计划”,适当提升中小学高级教师岗位比例。

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素养。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好“学习强国”“亳州先锋网”等平台,打造网上理论传播矩阵,加强党史学习教育,用好亳州特色党史资源,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实施市民文明素养提升行动,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文明单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科普工作,构建常态化市民文明素养教育培养体系。

第二节 促进全民健康素质发展

全面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与指挥体系,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建设。建立疾控机构、医疗机构、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卫生院(室)智慧联动预警监测机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加强实时监测和动态分析,提升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和预警能力。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和调运机制,分级分类组建卫生应急队伍,推进市级传染病医院、公共设施平战结合改造升级建设,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深化医疗领域合作,采取合作办医、设立分院、委托管理、组建医联体等形式,引进沪苏浙高水平医疗团队和专家等优质医疗资源。

深入实施健康亳州行动。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引导群众树立正确健康观。全面开展健康促进示范县(区)创建活动,推进无烟党政机关建设,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和“三减三健”行动。大力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充分利用微新媒体传播健康知识,突出抓好中小学健康促进,强化肥胖、视力不良等儿童重点疾病筛查干预。加快实施妇幼健康促进、职业健康保护、老年健康促进等专项行动。完善癌症、高血压、糖尿病等重大疾病防治保障机制,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加强全民心理健康促进,健全各部门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网络,推进心理健康服务与精神障碍防治工作。

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大力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推进中医药“四名工程”建设。创新方式引进一批国医大师、名老中医,建设一批高水平中医药医疗服务机构,打造全国有影响的中医医疗中心。推动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药服务能力全覆盖。加快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中医药领域国家临床研究中心(基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基地。加大亳州市中医药品牌宣传力度,面向沪苏浙开展中医药文化推介活动;培育具有亳州中医药特色的劳务品牌,建设一批融中医医疗养生、药膳体验、健身休闲、文化旅游为一体的中医养生保健基地,把亳州打造成长三角地区文化休闲、中医药养生旅游目的地。

专栏4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工程

巩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成果,推动县区建设“示范中医馆”,所有中医院建成“治未病”中心。推进蒙城中医院成功创建三甲医院,涡阳中医院、利辛中医院争取升级为三级医院。

鼓励公立社区医院和保健院全面开设中医科室,加强中医特色科室建设,争创国家级中医区域诊疗中心,创建省级中医区域诊疗中心1-2个。

鼓励亳州学院等院校开设中医药学类、健康服务类专业,大力培养基层实用型中医药领军人才。

开展名中医师承教育试点,实施全国名老中医经验传承项目,培养国家级名中医指导老师 1-2名、省名中医和省基层名中医15名。

力争到 2025 年,每千人口执业中医师数达到 0.5 人,人口中医床位数达到 1 张,中医医疗机构门诊人次、住院人次占比达到 30%,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乡村医生或中医类别医生。

深入推进综合医疗改革。不断健全覆盖全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全市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健全分级诊疗制度,提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质量,探索逐步将城市公立医院慢性病等门诊设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合理就医秩序。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强化药品零售、使用环节的监管,综合运用检验检测、监督检查、监测预警、风险管控、应急处置、信用监管、智慧监管等手段,净化药品市场环境,加强县域医共体中心药房建设。推进按病种付费、按人头总额预付等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施按疾病诊断(DRGS)和按病种分值(DIP)付费试点。按省统一部署,建立健全职工门诊共济保障机制。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快优质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深化与沪苏浙以及省内优质医疗资源合作共享。实施医疗卫生健康事业“三年提升、两年巩固”行动,加强肿瘤、康复、精神卫生、儿科、传染病等短缺医疗资源配置。加快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加强信息互联互通,开展远程医疗服务。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支持智慧医院建设。加强标准化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机构以及村医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质量。

 

第五章 扩大劳动力有效供给,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

第一节 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

积极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打造“就业沃土、创业福地”。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创业引领、基层成长等计划,持续开展“亳州老乡,请您回家”返乡创业活动,鼓励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就业创业,加强外出务工人员综合服务站建设,打造“亳创云”网络服务平台及移动终端创业APP,利用“外出务工人员信息管理系统”,精准做好政策宣传和就业服务,积极扶持返乡务工人员就业创业。   

健全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体系。落实政府兜底的公益性岗位安置。建立失业动态监测、预测预警和预防调控“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强化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建设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挥各区县零工市场作用,常态化推进“2+N”招聘活动,促进供需精准对接。完善“智慧就业”项目,发挥好阳光就业网、创业服务云平台等载体作用,创优就业创业服务。全面开展针对外来人口的职业测评、就业指导、技能培训,提供交通、食宿、就医等更为便捷周到的服务,积极保障外来人员劳动权益。

助推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搭建高层次人才施展才干的平台,支持创新型企业家和创新型企业成长发展。发挥亳州市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皖北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联盟作用,组织开展长三角区域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协同发展论坛,有效汇集行业力量,实现信息汇聚,推进人力资源服务行业集聚、集约发展,深度融入长三角。

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质量。围绕“中华药都·养生亳州”的城市定位,实施“药都工匠”培养行动,组织技能大师评选,努力打造技能拔尖、技艺精湛的技师队伍。实施“技能亳州”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开展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转业培训,组织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残疾人等参加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开展职业技能线上培训和以工代训,增强补贴技能培训的可及度和惠及面。提升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能力,加强亳州技师学院、县区技工学校和公共实训基地建设。

专栏5   农民创业就业能力提升工程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支持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主体兴办农业技能培训班,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和非遗传承人等。

乡村创新创业领军能人“5212”行动计划。充分利用职业学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资源,开展以实用技术为主的“菜单式”培训活动,大力培育乡土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到2025年,全市乡土人才总量增加7万人左右,每年市级重点培育支持200名左右乡村创新创业领军能人、县区重点培育支持1000名左右乡村创新创业领军能人。

第二节 推进招才引智新攻势

激活招才引智新动能。围绕主导产业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高精尖”人才需求,定期发布引才目录,加大高层次人才和高层次团队招引力度。构建“双招双引”联动机制,精准把握招引定位,持续完善招引政策,促进人才链、产业链、资金链、技术链“四链合一”。探索“资本+项目”、“企业+项目”等招才引智模式,推进长三角地区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评价结果互认,促进人才跨区域流动,鼓励本市高校、中职院校、技师学院与沪苏浙地区院校和企业,深化合作交流,建立与沪苏浙人才双向挂职机制。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开辟引进人才绿色通道,畅通各类人才流动渠道,为优秀人才干事创业创造良好环境。建立吸引高素质人才流入留住机制,完成“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招募任务,制定促进高校毕业生留亳返亳来亳就业创业政策,做好大学毕业生档案接收管理工作。建立“一窗受理、集中办理、专员服务、全程跟踪”人才综合服务机制,完善“人才+资本”创业投融资体系。落实《亳州市招才引智实施办法》,进一步创新人才流动、人才落户、人才安居、创业支持等支持政策,鼓励人才集聚的企事业单位、开发区建设人才公寓等配套服务设施,着力解决高层次人才医疗、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实际问题。充分挖掘全面三孩、长三角一体化、中原城市群等政策红利,从降低养育成本、完善教培路径、提供职业规划等方面,对于亳州户籍常住家庭新生儿童的成长、成材、立业之路给予全方位的政策关怀。

专栏6   有幸在亳·成才立业政策探索

以亳州学院、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根据“4331”产业体系制定高等教育关联重点学科、专业目录列表,与沪苏浙豫知名院校通过定期学术交流、联合培养等方式,就目录列表内专业建立长期合作教学机制,与亳州本地相关企业建立实习、就业应聘快速通道;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力争到2025年,全市引进培育人才16.5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5万人,急需紧缺人才12万人。

面向亳州户籍常住家庭,针对不同孩次,设置数额不等的育儿补贴,按月或年发放,直至孩子三周岁;对生育二孩、三孩的亳州户籍常住家庭,在亳州(含三县)城区购买商品房时给予一定政府补助资金,在辖区公办幼儿园就读时,每学年给予一定资助。

对生育二孩、三孩且即将进入高等教育阶段的亳州户籍常住家庭,提供“一站式”培养与就业计划。积极争取扩大定向委托培养学生数量,学成回亳建功立业;在报考亳州学院、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及其合作教学院校时,可享受一定程度分数减免,并享受一定数额学费优惠或生活费补贴。

激励人才更好发挥作用。设立人才创新创业基金,支持企业设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引导优秀博士后向科技创新企业流动,加大对科技创新人才支持力度,吸引沪苏浙地区高层次人才来亳进站工作。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工作。改进科研人才薪酬制度,完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特殊津贴制度。

 

第六章 优化人口空间布局,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第一节 提升城镇化水平与质量

促进人口与中心城区建设协调发展。建设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着力做大城市体量、提升城市能级、丰富城市内涵,培育建设物流集散和配送中心、健康医疗中心、文化科教中心以及商务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商合杭高铁、亳州机场功能和效应,提高对人口、资源等要素的吸纳集聚能力。提高城市宜居水平,改善园林生态环境,优化城市生态空间格局,完善城区交通骨架网络,提升城市路网密度,合理布局城区公共厕所、环保设施、公共停车场等,加快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持续开展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和积水点治理,降低内涝风险。加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提升城市内涵。

加速推进县域人口城镇化进程。把县城作为承接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市民化的主要载体,支持三县建设50万人口规模中等城市,优化县城城镇发展空间,实现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集约发展。不断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使进城农民享受更加均衡、优质的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建设适应进城农民刚性需求住房,增强人口集聚能力。落实县域主体功能定位,强化县域要素保障,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提升县城产业吸纳人口能力。

加快建设农村集镇。选择一批规模大、产业基础较好、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乡镇,按照工业类、商贸类、旅游类等不同集镇功能定位,因地制宜确定并持续壮大主导产业,加快推进农村集镇给排水、电力、通信、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完善医疗卫生、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增强农村集镇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进程。

第二节 引导人口布局优化

优化农村人口布局。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大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投入和管护力度,深化普及4G网络,创新应用5G技术,缩小城乡“数字鸿沟”,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短板,引导农民向新型农村社区、重点村、特色村集中居住。重点安排在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和未纳入城市建设规划的城郊融合类村庄,保护自然,留住乡愁,不搞大拆大建,扎实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定农民进城落户意愿,允许进城落户农民继续保留依法取得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探索推进土地承包权有偿退出、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土地经营权入股农业产业化经营,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农村权益。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稳定就业居住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完善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切实提升农民就业创业能力,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向现代产业工人转变。加大农业转移人口及随迁子女教育、医疗和住房保障力度,多方面开展配套政策试点,逐步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平等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专栏7   保障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的政策探索

为促进申博sunbet官网,申博信用网农业转移人口在亳州落户,在以下方面开展政策探索或试点:

落户方面:完善“零门槛”落户政策,协同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城市群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推动社保转移接续。

住房方面:坚持土地供应向租赁住房建设倾斜,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

教育方面: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市县政府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畴,完善随迁子女异地中高考制度和招生制度,建立健全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实施办法。

医疗卫生方面:将农业转移落户人口纳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管理范围,享有同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促进人口绿色发展。正确处理好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制定配套制度,通过生态补偿、循环补贴、低碳补助等方式激励生态保护、资源循环利用、低碳生产,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转变传统消费方式,培育生态消费、绿色消费理念。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实行公共交通优先,鼓励自行车等绿色出行。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等创建活动。  

专栏8   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建设工程

着力打造规模体量大、专业化程度高、延伸配套性好、支撑带动力强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创新人才培养引进政策措施,加大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吸引力度,通过产业集聚创造就业岗位,加速人口转移与集聚。

涡阳县:绿色装配式建筑特色产业集群(基地);

蒙城县:汽车及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基地);

利辛县:丝网纱门产业集群;

谯城区:现代中医药特色产业集群(基地)。

第七章 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第一节 持续扩大养老服务供给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多层次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健全老年人能力评估和长期护理需求评估体系,实施兜底性长期照护服务保障工程。深入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有序推进社会化运营,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水平。探索农村养老服务发展模式,深化农村敬老院集成改革,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开展家庭照护床位试点。加强养老机构行业管理,促进养老机构安全规范发展。加强应对人口老龄化所需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充分调动老年人个人、家庭和社会力量,构建能够满足老龄化动态发展需求的综合体系。

发展特色中医药健康养老。促进中医药和养老产业融合发展,支持中医医疗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推动中医药康复医疗、养生保健治未病理念和技术融入健康养老全过程。引导鼓励医养结合机构更好地运用中医药理念和技术方法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建设中医药健康养老基地,推动亳州市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鼓励公立中医医院以品牌、技术和人才等资源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养老、康复等中医药健康服务机构。支持建设一批亚健康调理中心、高端保健中心等中医药养生保健机构,规范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业、药膳产业、特色康复服务等。

 

专栏9   社区居家养老建设工程

明确将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加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为老年人口提供全托、日托、上门等服务。推进“互联网+”居家养老建设,进行智慧养老中心及配套设施建设。加大居家养老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将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纳入相关人才教育培养规划,支持引导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合理设置养老服务相关专业。

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补齐弱项,加快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建设,落实新建城区、居住(小)区按照人均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配建养老服务设施,稳步提高护理型床位占比。推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无障碍改造,对特殊困难老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提升适老化服务水平。在市区内建设综合性、多功能的老年福利服务中心,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建设,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探索推进敬老院连锁经营试点。积极推动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闲置医疗床位开展养老护理服务。已建成居住(小)区要通过资源整合、购置、租赁、腾退、置换等方式,配置相应面积并符合建设使用标准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配套设施,新建居住(小)区要将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培育居家养老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引进品牌连锁型养老机构,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服务。切实加强农村敬老院设施建设,扩大养老服务网点,促进农村养老服务提质升级。

促进医养深度结合。调动各级医疗资源、基层组织以及相关养老服务机构、产业企业等方面力量,开展健康养老服务,建设预防、医疗、康复、护理等相衔接的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医疗服务体系。

第二节 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推动老年产品市场提质扩容。加快老年人适用产品、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大力发展以辅助机器人、无人驾驶、家庭监控等产品和服务为代表的智慧经济。促进养老服务业与教育培训、健康、体育、文化、旅游、家政、康复辅具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智慧养老新业态,鼓励社会力量针对老年人需求,通过传统服务与智能创新相结合,发展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打造健康食品、老年休闲度假、养老器械、老年金融、老年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拓展养老住宅、护工培训、医护服务、文化生活、家政服务等。实施“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科普专项行动,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问题,推广应用智能穿戴等产品设备。

第三节 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

加强老年人力资源支持政策保障。积极开展老龄人力资源规划等顶层规划编制工作,将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纳入政府职能范畴,健全配套政策措施,支持老年人继续为社会贡献宝贵经验和知识。推行弹性退休制度,通过养老保险等制度设计,激励老龄人口延迟退休,进一步推广教师及高级技术人员返聘制度,探索中高级技术人员延迟退休制度。

完善老年人力资源再就业服务。加强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平台建设,成立老年人才资源开发中心,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及工作推介网站,为老年人就业提供信息服务。组建老年人才市场,定期为老年人才交流提供场所,提供就业供求信息,鼓励市场化人力资源企业积极参与老年人人力资源开发。加强适老工作岗位开发,重点推动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扩充调解员、宣传员、管理员等发挥老年人特长的社区服务类工作。

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强化终身学习理念,创新老年教育培训体制机制。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发展老年教育,积极推动各类高等院校和教育机构不断向老年人开放教育资源。建立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推进老年教育资源、课程、师资共享。优先发展社区老年教育,建立健全“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社区老年教育办学网络,方便老年人就近学习。大力开展互联网教育活动,实现老年学习方式多元化,逐步形成以各级老年大学为骨干、社区教育机构为依托、远程教育为载体的老年教育体系。

第四节 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

构建敬老爱老社会环境。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人口老龄化形势、老龄政策法规、应对人口老龄化成就、孝亲敬老文化和积极老龄观等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使全社会充分了解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挑战与机遇,树立认识老年人、老年期和老年生活的正确观念,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良好氛围。积极倡导社会各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关爱老年人群体,积极宣传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持续开展老年人“银龄行动”,积极组织引导老年人参与家庭发展、互助养老、社区治理、社会公益等活动,发掘老人潜能,丰富老年人生活,鼓励老年人参与社区事务。积极支持老年人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为老年人老有所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快培育老龄工作志愿者队伍,建立为老志愿服务登记制度。

推动政策法规完善及落实。注重宣传引导,多渠道重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优待政策和典型案例,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广大老年人依法维权意识,在敬老月、老年节期间,广泛开展老年人维权、法律援助服务等现场咨询或宣传活动,帮助老年人提高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

 

第八章 强化重点人群保障,实现共建共享发展

第一节 促进妇女儿童全面发展

保障妇女发展利益。保障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各方面的权益,加强妇女卫生保健、终身教育、平等就业、参与决策管理等保障力度,推动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加强妇女创业就业政策支持,保障从业女性的就业安全和稳定性,开展对农村地区妇女的科普和文化服务,消除就业歧视,帮助农村留守妇女和返乡妇女实现就近就地创业就业。深化妇联系统改革,壮大基层妇联组织工作力量,加大对残疾、留守妇女等特殊妇女群体的关爱帮扶,严厉打击暴力侵害妇女、拐卖妇女等犯罪行为。                   

健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保护儿童健康成长,完善普惠性儿童福利体系,重点关注困境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完善在基本生活保障、教育、医疗康复等方面政策措施,创造更加和谐友好的儿童发展环境。构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体系,切实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支持儿童劳动教育、自然教育、课外实践、科技体验、素质拓展等校外活动场所设施建设。支持城市街区、道路、社区及学校、医疗机构、公园、图书馆、绿地等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适儿化改造等。完善儿童健康服务体系,预防和控制儿童疾病,减少儿童死亡和严重出生缺陷发生,有效控制儿童肥胖和近视,实施学龄前儿童营养改善计划。

第二节 保障青年优先发展

保障青年优先发展。树立青年优先发展理念,坚持各级党委对青年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健全青年发展政策体系为青年就业创业、婚恋交友、社会融入、心理健康提供服务,推动解决青年住房、就业、子女入学等现实问题,关注青年心理健康,着力增强青年获得感、幸福感,引导青年积极健康生活。引导青年积极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建立人才培育新型模式,营造青年创业就业良好环境。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基层成长计划,推动高校毕业生面向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就业,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施展才华,做好困难高校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青年见习计划、就业启航计划,每年组织1500人参加就业见习。

第三节 保障特殊群体合法权益

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残疾人特别救助,确保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应保尽保,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培育发展残疾人社会服务组织,搭建区级残疾人康复平台,在基层建立“残疾人之家”。完善城乡残疾人就业创业支持体系,通过资金补助、贷款贴息、村级资金互助组织等方式,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从事种养业、加工业、服务业和个体工商户等职业。加强对用人单位按比例安置残疾人的就业服务,加大奖励力度,鼓励单位超比例安置残疾人。完善特殊教育体系,提升学龄前残疾儿童康复教育水平,巩固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重点推进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和残疾人职业高中阶段教育。加强居住社区无障碍环境建设和改造,建设“无障碍阅读”等残疾人文化活动平台,丰富残疾人文体生活。

关爱特殊社会群体。加强对服刑人员社会适应的指导,增强服刑人员出狱后的社会融入能力。加强对服刑人员的就业培训,确保有就业能力的刑满释放人员得到就业。推进社区矫正场所建设,促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专业延伸和指导帮扶。依托社会力量为家庭困难服刑人员的亲属予以帮扶,确保服刑人员亲属的基本生活和未成年子女的受教育权得到保障。加大对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的主动救助力度,强化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与其他社会救助制度的转介衔接,形成政府、社会、家庭共担的救助服务体系,持续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

第四节 健全退役军人保障体系

发挥退役军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引导鼓励退役军人就业向基层延伸,支持退役军人进村和社区两委工作,注重培养使用“兵支书”,注重推选使用“兵小组长”,注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助力人才振兴、乡村振兴、文明提升,将退役军人纳入乡村人才振兴培育计划,培养成为农村实用技能人才。助力平安建设,学习推广新时代的“枫桥经验”,在强化志愿服务保障中发挥其作用,在推进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一定的作用,组建以功臣模范、参战参试老兵、军队离退休干部为主的理论政策宣传员、国防教育宣讲员和革命传统讲解员团队,传承红色基因。

完善退役军人保障体系。充分发挥退役军人基层服务中心(站)作用,拓宽退役军人安置渠道。完善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搭建退役军人线上招聘平台,拓宽就业创业渠道,重点扶持退出现役二年以内的自主就业(自谋职业)退役士兵和退出现役二年以上的就业困难士兵。推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园建设,为有创业意愿的退役军人免费开展创业培训,鼓励创业领军人物带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强化退役军人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健全退役军人抚恤优待体系,加强退役军人服务设施建设,将退役军人事务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完善退役军人服务设施和烈士陵园服务管理,建成大型国防教育基地、双拥公园,持续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

第五节 健全脱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

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切实巩固我市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脱贫人口返贫。运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完善返贫致贫的监测预警机制,通过设置关键指标评判、综合参照系数、模块趋势研判等,实现对脱贫人员防返贫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对符合条件的因灾、因疫、因病、因残等返贫致贫人口及时录入监测系统,建立健全完善医保、救助机制,确保监测对象不会因病因灾返贫。创新帮扶举措,强化“扶志扶智”行动,建立防止返贫的长效机制。继续实施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自然灾害受影响群体等社会救助政策。

拓宽困难群体就业渠道。通过扩大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多渠道发布企业招聘信息,为劳动者提供就业岗位。开展针对性就业帮扶,适度提高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补贴金额。强化扶持促进创业,面向有创业愿意和创业能力、缺乏创业基本知识人群开展创业培训。拓宽技能培训渠道,全面走访建档立卡脱贫户,充分摸排了解生活需求、求职意向、培训需求等结合实际,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免费培训项目。

 

第九章 加强人口精准服务管理,优化人口发展环境

第一节 加强人口服务管理平台建设

搭建全市人口综合信息网络平台。统筹社会组织、商业服务和居民消费等信息资源,实现跨部门、跨地区人口基础信息的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动态更新和综合应用集成,全面、准确把握人口规模、人口质量、人口结构、人口分布的现状和变动趋势,为人口服务管理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信息支持。强化流动人口精准服务管理,以居住证信息管理、出租屋综合信息管理等信息平台建设为载体,重点面向大专院校学生、留亳工作生活的外地人员、城镇地区打工的本地人员加强精准服务管理。强化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拓展流动人口参与社区建设的渠道,搭建流动人口与市民互动融合平台,丰富流动人口文化生活。

专栏10   “智慧人口”工程

以基层人口网格化管理模式为基础,依托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和相关部门网络资源,建成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人口”平台,完善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建立与相关部门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的通道,推动信息共享机制建设。建设智能人口信息交互、智能人口出生预测预报、智能人口地理信息等应用系统,实现统计分析、辅助决策、战略研究等的智慧化运行,实现全域人口精准管理,促使人口信息化与城市经济社会各方面深度融合。将“智慧人口”平台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融合发展,实现共享数据,综合分析全区域的人口、计生、教育、交通、资源、产业集聚、劳动力等分布情况,为宏观决策和公共服务提供强有力支持;为群众提供生产、生活、生育等各方面的服务,如民情实报、网上办证、享受优惠政策、上门服务等便民利民惠民服务。

第二节 建立健全人口预测预报制度

建立常态化的人口预测预报机制。使用人口预测前沿技术方法,在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开展市内人口变动中长期预测,为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依据。健全人口动态监测和评估体系,科学监测和评估人口变动情况及趋势影响。健全人口动态监测预测制度,科学监测和评估人口总量、育龄妇女、出生人口、劳动人口、老龄人口和流动人口等人口变动情况,建立常态化的人口预测预报机制,定期发布亳州市人口预测报告。推进分区域、分教育水平、按行业分就业状况的人口预测预报工作,开展重大决策人口影响评估,科学预测和分析人口因素对重大决策、重大改革和重大工程建设的影响,促进相关经济社会政策与人口政策有效衔接,便于为城乡居民提供系统化、连续性、全过程、精准化服务。

第三节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稳步拓展基本公共服务覆盖范围。根据我市综合承载能力,逐步扩大对居住证持有人的公共服务范围,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切实解决流动人口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盖。根据我市经济基础、空间布局、人口结构和变动趋势、文化习俗等因素,因地制宜制定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第十章 保障措施

各县区、各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做好人口工作的重要性,加强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认真组织规划实施,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顺利完成。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与统筹协调

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健全完善党政统筹、部门协调、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人口工作机制。坚持把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纳入社会经济发展全局进行总体部署,统筹重大政策研究制定,强化地区、部门协作,协调解决人口发展的重大问题。强化人口发展规划与其他专项规划的衔接,组织开展人口发展与社会管理、公共资源配置、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布局、城镇化格局、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环境保护互动关系等重大课题调查研究,协调推进完善人口发展政策体系建设,为新时代亳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可靠的决策依据。扩大合作交流,积极参与建立长三角一体化区域人口发展合作机制,针对产业转移、返乡务工人员创业、异地养老等人口领域重大问题开展对话合作,推动区域人口协调发展。

第二节 创新投入保障机制

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加大对基础教育、就业培训、养老服务、社会保障的投入,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分类保障、分级负担、城乡统筹的人口发展财力保障机制。保障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所需经费以及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其他必要投入。建立多渠道筹资体制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人口发展领域,动员社会资源参与人口工作,建立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化投入和管理体系。

第三节 强化规划实施监测评估

推动建立人口动态监测体系,发挥人口基础信息对决策的支撑作用,切实做好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工作。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级各部门的任务,加强考核评估,把人口发展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完善统计制度,推进人口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实现全市户籍、身份证、流动人口居住证等业务管理大集中,加强对就业创业、公共服务、收入分配等薄弱环节的统计工作,为监测评估和政策制定夯实基础。建立重大经济社会政策人口发展影响评估机制,把全面做好人口工作、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总体部署,重大经济社会政策出台前,应开展对人口发展影响的评估。

第四节 做好宣传引导工作

积极做好规划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图书、报刊、互联网和新媒体等各类平台作用,深入开展各项人口政策的宣传,大力宣传国家申博sunbet官网,申博信用网优化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重大部署和方针政策,强化正面宣传、舆论监督、科学引导和典型报道,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和舆情。创新宣传方式,利用新媒体手段推进规划实施信息公开,扩大政策宣传覆盖面和影响面,大力提升互联网+”时代政策宣传和沟通反馈能力,健全政府与企业、社会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机制,着力促进规划有效实施,主动接受全社会监督。让人口均衡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在全市营造有利于人口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