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博sunbet官网,申博信用网

您现在位置 : 网站申博sunbet官网,申博信用网 > 资讯中心 > 政务要闻

【相约药博·药事】一块小药圃 “长”出大产业

发布时间:2023-09-08 07:37 来源:亳州晚报 浏览:
【字体大小:

欣欣向荣的“药事”激发药都活力

一块小药圃 “长”出大产业

1800多年前,神医华佗在亳州开辟第一块药圃,自此,亳州的中药材种植、加工、贸易薪火相传、经久不衰,到明清时期,已成为全国四大“药都”之一。如今,亳州全市中药材种植品种已达400多个,种植面积稳定在120万亩左右。

依托中药资源优势,我市不断做大中医药加工制造业,积极引进大品种,形成产业集聚,全国知名及医药百强企业70家落户亳州,截至2022年底,全市已有药品生产企业227家,初步形成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制造、中药颗粒剂生产、中药流通、中药科研和中药文化传播等全产业链体系。

历经一千多年,如今,一粒中药种子已经繁育成一片药海,遍布全市三县两区。目前,我市中医药产业规模1664.1亿元,其中,中药材种植业产值42.6亿元,中医药工业产值356.5亿元,中医药流通贸易额1265亿元。

阳光四季花海5G智慧农业示范园进行中药材无土栽培。

永刚饮片公司研发人员在检测中药材成分。

安徽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中成药。

安徽上品堂国药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花草茶产品。

药香千年 种植模式更规范化

金秋九月,满城药香。在谯城区牛集镇中药材种植基地,药农们抢抓晴好天气采收白芷,拣拾、拢堆、装车,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药农冯洪山将刚刚收获的鲜白芷直接销售给外地客户,只需要在地头过秤,就能拿到钱。“今年我种植的8.5亩白芷大丰收,预计亩产达1700公斤,按照市场价每公斤6.4元计算,收入9万元没问题,比外出务工收入还要高。”冯洪山开心地说。

牛集是中药材种植大镇,大多数农户都种植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牛集镇分管农业负责人陈金友告诉记者,该镇种植的中药材有紫丹参、玄参、白芷、白术等品种。通过整合土地资源,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路子,提供技术支持和务工服务,持续激发产业活力,做大做强中药材种植产业,让申博sunbet官网,申博信用网群众富起来。

2022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122.6万亩,同比增长2.1%;产值42.6亿元,同比增长12.1%;标准化种植面积44万亩,同比增长5.52%,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之一。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两强一增”行动,出台《支持道地中药材种植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激励措施》,推动中药材道地化、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和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加快道地中药材种植业高质量发展,先后被国家和省认定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如今,亳州中药材种植已从谯城主产区不断向涡阳、蒙城、利辛三县扩展,中药材种植业蓬勃发展。

在位于利辛县程家集镇北街社区的阳光四季花海暨5G智慧农业示范园内,温室大棚里四季如春,一排排常年生长在水里的中药材绿色葱茏。“我们的中药材种植实现了气雾栽培、槽式基质栽培、潮汐式水培、多层潮汐式水培,以后种植中药材就可以摆脱‘靠天收’的弊端,能让中药材种植做到旱涝保收。”基地负责人都剑充满信心地表示。

“新的中药材育种、种植模式,为中药材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科技力量。”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人吴雪表示,我市正在加快建设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示范园和标准化种植示范园,努力提升中药材质量,为中药材产业保驾护航,让中医药发展行稳致远。

我市还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通过建设示范园、趁鲜切制初加工中药材绿色种植基地等方式,示范推广中药材“公司+基地”“公司+合作社+基地”等经营方式,发展订单生产,积极推进中药材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发展,促进中药材种植收益持续提升。

迎风起舞 亳州花茶飘香全国

“中国花茶看亳州。”随着电商平台的兴起,我市依托“中华药都”和全国最大中药材集散中心优势,积极拥抱电商新风口,大力扶持花草茶产业,将其作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培育。

位于亳芜产业园区的安徽上品堂国药有限公司以花草茶生产为主营业务,眼下,工人们正加班加点赶制订单。

“今年,我们准备从代加工生产企业转型为集产品生产、研发于一体的技术型企业,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公司董事长安亚琪告诉记者,随着花草茶产业的发展,代加工企业不仅利润低,而且缺乏话语权,随时可能被替代或淘汰。

公司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政府的帮扶。安亚琪介绍,过去他们在亳芜园区租赁厂房从事花草茶生产,随着订单越来越多,规模不断扩大,原有厂房难以满足生产需求。亳芜园区管委会了解情况后,积极帮助他们寻找合适场地,建成了现在的公司,并落实了“三免两减半”税收优惠政策。

为更好地发展花草茶产业,我市在谯城经开区打造了花草茶孵化基地,可容纳百余家中小型花茶生产企业入驻。截至2022年底,该基地已入驻企业105家。

谯城区商务局负责人介绍,谯城花茶基地刚建立时,基地内的许多企业一度以给国内外的一些大品牌代加工为主要业务,多数企业仅追求短期利润,不注重打造自身品牌,自有品牌较少,企业利润不高。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兴起后,为企业打开了线上销路,提升了产品影响力,企业自主发展的空间更大了。

据谯城花茶行业协会统计,全国各大电子商务平台销售的花草茶类产品75%以上来自谯城。谯城区现有花茶企业600余家,年产量40万—50万吨,占全国产能的70%,2022年实现产值91亿元,带动就业5万余人,快递单量达2.12亿件。

花草茶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种植、生产、电子商务、快递物流,还带动了包装、印刷等产业的发展,推进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我市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的重要产业支撑。

“亳州花草茶成为‘网红’的背后,除了‘中华药都’这一资源优势外,还在于亳州花茶产业在大健康行业风口下,主动拥抱数字经济,紧抓电子商务变革带来的机遇,抢占当前的社交、直播等新电商业态风口,借风发力,迎风起舞。”亳州学院经济管理系教授许正松表示。

如今,我市花草茶产业已初具规模,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金牌示范项目”。

科技赋能 产品实现迭代升级

在位于亳芜产业园区的安徽广盛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加工车间,成排的往复式切药机高速运转,将一根根白芷加工成一片片中药饮片。“今年以来,公司始终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产品供不应求。”该公司总经理胡庆红说。

安徽广盛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主要从事中药材购销及加工,拥有炒制、灸制、蒸制等九大类26种炮制技术,可加工280多个中药材品种,年产量达到8000多吨。“我们通过改进加工工艺,实现了技术突破。”胡庆红介绍,公司先后解决了加工过程中阿胶珠外表易焦化、法半夏和姜半夏炮制不透心、浸出物含量不合格、制远志含量不达标等技术难题,提高了中药材加工质量。

好产品不愁卖。在公司仓库,一箱箱打包好的中药饮片码放在多层货架上,都是待发货的已销售产品。胡庆红告诉记者,去年公司实现销售额2.5亿元,预计今年销售收入将再上新台阶,全年有望达到3亿元。

在胡庆红看来,公司的快速发展,除了企业对产品质量的把控,还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我市全力推动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初步形成涵盖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制造、中药颗粒剂生产、中药流通、中药科研和中药文化传播等全产业链体系,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中药材交易中心和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药保健饮品生产基地。

依托中药材资源优势,我市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厚植资本链,全力推动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产业发展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转变。

亳州市永刚饮片厂有限公司以高新技术结合传统炮制工艺为技术核心,通过科技赋能打造高品质中药饮片,实现了原材料到成品全过程的严格质量把控,目前已发展成全国规模较大的中药饮片加工企业。

“将测定物质的酸、甘、辛、苦、咸、甜6种味道与中药的五味进行结合,通过观察这些物质的变化规律,从而实现建立模型进行快检。”在位于谯城经开区的该公司厂区,研发部工作人员正在用电子舌设备进行中药材检测,这种设备可以模仿人的味觉,形成中药材图谱,通过数据库比对,对中药材品质进行判断。

我市始终坚持“以药立市”不动摇,全力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把现代中医药产业打造成首位度产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集聚度快速提升。截至2022年底,全国知名及医药百强企业70家落户亳州,全市已有药品生产企业227家。

创新驱动 产业发展动力强劲

走进位于亳州高新区的安徽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一盒盒中成药正在生产线上制作完成。去年,该公司产值达到6.17亿元,预计今年有望实现7.5亿元。“目前,公司生产线马力全开,朝着预定目标全力冲刺。”公司政策事务部项目经理张超说。

安徽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产品不多,只有三大类4种产品,其中最畅销的产品年销售额达2亿多元。因此,可以说,该公司每种产品都是“拳头产品”。“去年,我们又引进了一款‘黄厚止泻滴丸’新产品,今年刚刚投入市场,预计年销售额能达到5000万元。”张超介绍,未来三年,公司将投入5000万元对该产品进行二次研发,提升药效和适用症,用于治疗申博sunbet官网,申博信用网种肠胃病,造福申博sunbet官网,申博信用网人。

为提高生产工艺和效率,安徽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于2022年完成了生产车间技术改造,500万元政府奖补资金正在陆续到账。“雷允上入驻亳州,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有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和坚实的产业基础,还与亳州市发展中医药产业的决心和招商安商的热心密不可分。”该公司行政主管王萍萍介绍,近年来,亳州市推出的一系列支持中医药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做大做强。

在一批像雷允上这样科技型中医药龙头企业引领下,我市充分发挥“北华佗”特色优势,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不断加快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品从传统的中药饮片向科技含量高、产品价值大的中成药及中药配方颗粒转型,助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大创新投入,中医药产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研发的中药配方颗粒被10多个国家和地区选作抗疫药物;济人药业生产的中药配方颗粒获批进入德国主要城市药房销售,成为唯一以药品身份进入欧盟市场的配方颗粒,该企业生产的疏风解毒胶囊荣获国家发明专利金奖、成为英国政府“创新英国”全球第一个立项资助的中药;安徽九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牡荆素填补了全省中药一类新药的空白,被列为国家重大专项。

中医药加快发展离不开创新。为此,我市大力扶持中医药龙头企业,支持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全市现有涉药类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8家。我市还搭建多层次科技研发平台,加快推进产学研合作,累计获批中药类国地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9个,现有涉药类院士和博士后工作站8家、高新技术企业85家。

坚持创新驱动,科技赋能,我市中医药产业既培育了新的发展动能,也打开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记者 李鹏 文/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