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博sunbet官网,申博信用网

亳州:尽锐出战 不拔穷根不收兵
浏览次数:1129    信息来源: 亳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9-01-30
文字大小:

全市28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至4.9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86%……

2018年,我市突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坚持以脱贫攻坚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2017年度在省考核中再次荣获“好”的等次,谯城区、蒙城县成为全省首批脱贫“摘帽”县区,涡阳县、利辛县有望实现年度“摘帽”。持续开展扶贫领域“懒政怠政、不作为慢作为”专项整治,全市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341起,处理474人。

2018年,我市聚焦精准,尽锐出战,满足扶贫工作的一切需要,脱贫攻坚取得新突破。

下足“绣花”功夫 扶真贫真扶贫

只有找准贫困“病灶”,才能有效“治疗”。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我市在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落地等方面下足了功夫。

我市把“两册一审”作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识别的重要抓手,坚持把精准识别和精准退出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础工作。

2018年,我市通过“两册一审”,新识别贫困户1680户4194人。

精准扶贫,关键在人。为了提高基层干部参与扶贫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我市以“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为契机,精心组织开展大规模干部培训,着力培育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扶贫干部队伍。我市对扶贫干部培训的内容共有18个专题,从精准扶贫理论及信息采集到光伏、教育、健康等扶贫项目,从就业、产业、扶贫小额信贷等扶贫措施到帮扶干部管理等,涉及扶贫工作的方方面面。去年,全市累计培训17万多人次,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干部培训全覆盖。

市县乡村四级党组织书记要用主要精力主抓脱贫攻坚。我市扎实开展“五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活动;围绕“基础信息一个不能错、精准施策一个不能差、政策落实一个不能缺”目标,我市组织开展“聚焦精准·脱贫攻坚大调研”。

我市还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大排查”工作,认真梳理形成《国家、省反馈脱贫攻坚问题清单》,系统归纳出82项重点工作,逐项制定落实举措,明确责任人、完成时限,全面推进问题整改。

发展特色产业 变“输血”为“造血”

在亳州,提起“蛮子书记”和“杨庄四宝”,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位“蛮子书记”就是2017年从古井集团选派到安徽亳州谯城区芦庙镇杨庄村任党总支第一书记的许昌勇。

2017年,许昌勇为了帮助杨庄村脱贫,因地制宜设计了一款土特产大礼包——“杨庄四宝”,将红薯加工成红薯淀粉、粉丝,与干辣椒、扶贫藕相结合,做成了一款“土里土气”的大礼包。

2017年,“杨庄四宝”为村民销售了扶贫藕30000斤、小辣椒12000斤、红薯粉丝30000斤、红薯淀粉12000斤,帮助150户贫困户解决销售问题,解决了50户贫困户务工就业。创新的销售举措,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还富了贫困户的腰包。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以“杨庄四宝”为代表的一村一品产业,真正激发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将“输血”变为“造血”。

据了解,全市286个贫困村均发展1项特色种养业,其中64个村形成“一村一品”专业村,落实特色种养业扶贫到村项目551个,建设贫困村特色种养业扶贫基地301个。

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我市还积极实施金融扶贫,对有就业创业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5万元3年内免担保免抵押贴息贷款,支持贫困户搞特色种植养殖。

家住蒙城县岳坊镇母集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刘景春,独自带着小孙子生活,家庭缺乏劳动力,收入微薄。可贵的是,刘景春不等不靠、乐观向上,扶贫羊养殖搞得有声有色。刘景春申请了5万元的小额扶贫贷款,全部投入到养羊事业中。2017年底,刘景春顺利实现脱贫。目前,刘景春的羊舍共有20多只羊,前不久还卖出了一批,挣了1万多元。

2018年以来,我市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优化资源配置,着力提升对贫困人口的金融支持力度。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市扶贫小额信贷余额24.8亿元,当年新增贷款9.4亿元。

狠抓政策落实 小康路上不少一人

把精准扶贫政策措施落实到户到人,确保贫困群众稳定可持续脱贫,才能真正提高贫困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去年以来,我市狠抓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开展脱贫攻坚春夏秋季攻势,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能住上这么好的危改房,真要感谢危房改造民生工程,感谢上级领导的关心,要是早些年,想都不敢想。”亳州市谯城区华佗镇小奈村刘小楼的贫困户孙秀勤高兴地说。

2017年5月份,村里扶贫干部了解到贫困户孙秀勤家的实际情况后,主动垫资帮他买来建房材料,又派来了施工队建造新房,在危房改造期间,为保证房屋的建筑质量,扶贫干部经常到他家进行施工指导,全程参与监督。

近来年,我市扎实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切实改善农村困难群众居住环境。2018年,我市农村危房改造坚持应改尽改的原则,危房改造竣工10748户。此外,我市还提高了危房改造的验收标准,努力实现“有门窗、有橱柜、有桌椅、有家电及生活有信心”的目标。

对贫困群众来说,一场大病就是一场灾难。为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我市落实好医疗保障救助政策,让困难群众“看病不再贵”的同时,开展慢性病“零材料”鉴定,为贫困慢性病患者开展免费送证、送药上门服务;对贫困精神病人安排医生集中入户鉴定办证。

失能五保老人是社会最弱势群体之一。我市积极探索开展失能五保老人在乡镇卫生院集中供养享受医疗护理,累计入住卫生院880人,做到有病治病、无病护理,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维护了他们的生命尊严。

腊八那天,谯城区魏岗镇医养结合中心为入住的失能五保老人熬了一大锅腊八粥,整个院区一片浓浓的年味。朱纪青老人今年81岁,于去年腊月初八入住魏岗镇失能五保老人集中护理中心。“到今天,我来这已经整整一年了。”朱纪青说,他对在卫生院的生活非常满意,每天都有医生和护士来给检查身体,吃得顺心,住得舒心。

“我家两个上幼儿园的孙女今年每人拿到了800元的就学补助,加起来抵得上两亩地的收入了。这真得感谢我村扶贫联络员目金军校长呀!”利辛县望疃镇红旗村村民王凤美说。

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战中的重头戏。我市率先推出了教育扶贫联络员制度,在每个村配备两位教育扶贫联络员,负责该村的学生资助政策落实审核、政策宣传、资助数据上报、发放结果等,同时为贫困家庭孩子进行课业辅导和心理疏导,鼓励其发奋图强、立志成才,以“智”脱贫。

扶贫先扶志 转变“精气神”

谯城区淝河镇66岁的贫困户张现同过上了好日子。

张现同家有7口人,其中5人残疾。一家人住在三间破旧的砖瓦房里,屋里找个下脚的地方都不容易。靠着上级赠送的“扶贫羊”,靠着自强不息,他们家收入节节攀升,“原来只有8只羊,现在有34只,此前卖过三四十只。光卖羊这一项,一年能收入一万多元”。

扶贫先扶志。

近年来,我市将农村“小喇叭”作为扶贫宣传主阵地,从管理运行、内容供给、队伍建设、激励保障等几个关键环节联合发力,充分利用3万多只村村通小广播,进行扶贫政策、脱贫经验、脱贫攻坚典型等内容宣传,有效地推动了各项扶贫政策的精准落地,同时极大地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啥是“两不愁、三保障”?教育扶贫的政策又有哪些?大病救助的办理程序是什么?为了办好脱贫攻坚专题节目,让农民朋友愿意听、听得懂,我市在内容建设方面狠下功夫,定期邀请市直“八大工程”牵头单位的专家们走进演播室,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政策解读,努力实现扶贫宣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2018年10月2日,《安徽亳州:农村“小喇叭”奏响扶贫大乐章》登上中国扶贫公众号,亳州经验被当做优秀典型推向全国。除此之外,我市还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创作戏曲小品《扶贫见真情》、梆剧《筑梦空间》等一批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文艺作品,组织扶贫文艺“轻骑兵”深入田间地头巡回演出。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克服了等、靠、要的思想,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

打赢脱贫攻坚硬仗别无他法,唯有实干。新的一年,我市将扎扎实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确保全市脱贫攻坚实现连战连胜,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记者 魏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