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博sunbet官网,申博信用网

当前位置: 网站申博sunbet官网,申博信用网 > 政府信息公开 > 市政府办 > 建设创新型国家
索引号: 1134160073302996XP/202311-00083 组配分类: 建设创新型国家
发布机构: 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亳州:“无感互认”打造智慧政务服务“新样板” 文号:
发文日期: 2023-11-19 发布日期: 2023-11-19
索引号: 1134160073302996XP/202311-00083
组配分类: 建设创新型国家
发布机构: 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亳州:“无感互认”打造智慧政务服务“新样板”
文号:
发文日期: 2023-11-19
发布日期: 2023-11-19
亳州:“无感互认”打造智慧政务服务“新样板”
发布时间:2023-11-19 07:44 信息来源:亳州晚报 浏览次数: 字体:[ ]

研发“无感互认”平台,建立数据分析模型,编辑认证算法,确定50个数据来源渠道,设定45项正向数据、5项反向数据,43项强认证数据、7项弱认证数据;

通过平台整理、转换、清洗、融合,有效归集3836.98万条数据;

全市130多万名群众领取待遇“免申即享”“应享尽享”……

我市“无感互认”改革实施以来,成效显著,如今已在全国推广。

数据“跑腿”群众不跑路

养老保险金、工伤保险伤残津贴、失业保险金、医疗保险、高龄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长期以来,不少群众在享受待遇时都需要进行资格认证,一年一次自证生存,方能正常领取相关待遇。

今年上半年,我市创新开展城乡居民领取社保待遇和惠民政策补助“无感互认”改革,让群众自证生存成为过往。

“以前每年都要认证一次,每次都要到社区或者人社服务窗口,关键是大家还挤在同一个时间段去认证,有的腿脚不方便的还得几个家人陪着,我们不方便,人家办事的也很忙。”日前,谯城区汤陵街道望汤阁社区66岁的秦广田说,现在他和所有领取待遇的人员一样,再也不用自证生存了。

在“无感互认”改革实施之前,待遇领取人员需要按照传统的“被动式、静态式、集中式”资格认证模式,在一定时间内通过社区人工认证、手机APP认证等方式自证生存,程序繁琐,非常不便。现在,得益于“无感互认”改革,待遇领取人员无须自证生存,只需通过数据比对,即可实现对其资格的精准确认。

“无感互认”改革涉及全市10家单位、22项社会保险待遇和惠民政策补助,惠及全市130多万人,其中多是农村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需要办理认证手续的大多是老年人,特别是年纪大的,腿脚不方便。听说从今年起,我们再也不用跑腿证明自己还活着啦。”谯城区花戏楼街道桑园社区80岁的张敏老人说。

“无感互认”改革还大大减轻了社区的工作量。

“我们这个社区每年大约有200名待遇领取人员,认证涉及人社、民政、教育等多个部门,我们要分别对接各个部门的待遇认证工作。由于认证时间不一致,所以认证工作经常会持续全年。”汤陵街道望汤阁社区工作人员徐响说,“无感互认”改革实施后,社区只需要上门梳理一下数据无法比对的人员即可,工作量大大减少。“今年我们就认证了几个人,这几位老人是年纪太大,因腿脚不便很少外出,所以没有数据比对结果。”

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和慈善事业促进科科长姜永说,往年民政部门对80岁以上领取高龄津贴的群众都要进行年度资格认证。实施“无感互认”改革后,人社部门把领取社保待遇并通过资格认证的人员信息推送给民政部门,民政部门的高龄津贴待遇同步发放,解决了群众领取多项待遇多头跑路、多门问事难题,也降低了部门办理资格认证业务的管理成本。

数据“互认”办事更高效

“无感互认”改革方便群众的背后,是政府多个职能部门在幕后发力的结果。相关部门通过做大量功课的“加法”,实现了群众办事的“减法”。其中,数据资源的整合利用是基础。

在这一改革中,人社部门研发了“无感互认”平台,通过建立数据分析模型,编辑认证算法,确定50个数据来源渠道,设定45项正向数据、5项反向数据,43项强认证数据、7项弱认证数据。在数据资源部门配合下,通过平台整理、转换、清洗、融合,有效归集3836.98万条数据。同时将全市1436个村划分为135711个网格,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对行为数据进行“量化组合式”比对,辅以面对面、点对点上门服务,确认待遇领取资格。

“在海量数据中,比如老人住院的信息就是正向强认证数据,到银行办理一些需要现场拍照的业务也是强认证数据。老人刷社保卡乘公交、到药房购药等这类就属于弱数据,需要其他辅助强数据加以佐证才行。”市人社局局长陈长安介绍。

“政府各部门根据职责分别掌握着不同的群众生活数据,看病就医数据就在我们卫生健康部门。往年,这些数据主要在本系统内部应用。”市卫健委四级调研员张杰说,“无感互认”改革后,卫健和人社业务系统对接,就诊数据及时传送到“无感互认”平台,人社部门根据就诊数据在内的政务数据,根据算法模型设计规则,由系统自动比对,为群众无感办理资格认证手续。卫健部门也同时共享其他部门的资格认证结果,进一步挖掘了部门数据的应用潜力。

据了解,“无感互认”改革采取数据信息比对办、人脸识别自助办、社会化网点就近办和人工上门兜底办等多种方式,让群众无须主动申请、无须提交材料、无须来回跑腿,“无感”完成资格认证。教育、农业农村等10个部门通过数据共享、精准供给、定向推送、智能处置的方式,实现22个待遇领取事项资格认证结果互认复用。

“无感互认”改革还有效保障了社保基金的安全。

“根据规定,有的群众如果享受了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就不能再重复享受其他补助待遇。实施改革前,各个部门单独发放本领域的待遇资金,单打独斗的情况容易出现待遇重复领取现象,给基金和资金安全带来危害。”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工作人员孙贵翔说,在民政领域,全市仅领取高龄津贴的人数就达13.4万人,在“无感互认”改革前,民政部门单独从事认证,无法辨别该类人群是否享受了其他社保待遇。

“亳州模式”获全国推介

陈长安说,党委领导、政府推进,是这一改革快速落地见效的坚强保障,也有力地推动了这一“亳州模式”改革举措走向全国,成为样板。

据了解,市委将“无感互认”作为全市2023年度深化改革突破点,市政府印发实施方案,明确市、县、乡镇和村四级职责,通过信息比对、人脸识别和人工服务兜底等方式全力推进。同时,我市还专门编制了数据比对清单、事项目录和比对工作流程图,采取全市范围内统一的认证周期、认证方式和结果应用模式。

“无感互认”改革打破数字壁垒和地域限制,通过深化政务信息联通共用,提高了政务服务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便利化水平,让群众“不跑腿”也能按时领取各项待遇。改革破除了资格认证“数字鸿沟”,解决了农村居民没有或不会使用智能设备及资格认证等问题,打通了政策制定“最先一公里”到政策落实的“最后一百米”,让老年人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我市于今年3月份出台改革方案,5月份搭建“无感互认”服务平台。平台上线运行以来,经过数据比对,已直接通过资格认证的达46.26万人。从比对结果来看,九成以上的待遇领取人员都能通过信息比对实现“零跑腿”“无感知”。

今年4月,省人社厅将此“亳州模式”向全省推广。7月,此改革举措分别入选《第三届智慧长三角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和中国互联网大会《2023年度“互联网助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数字政务特别推荐案例。11月,“无感互认”入选《中国社会保障》社保经办服务重点案例,并作为业内社保经办服务指引全国推介。(记者 刘景侠 通讯员 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