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博sunbet官网,申博信用网

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当前位置: 网站申博sunbet官网,申博信用网 > 政府信息公开 >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 部门文件
索引号: 11341600740899250F/202303-00093 组配分类: 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 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其他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其他文件】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申博sunbet官网,申博信用网印发2023年建筑业管理等4个工作要点的通知 文号: 亳建管〔2023〕10号
发文日期: 2023-03-17 发布日期: 2023-03-20
咨询机构: 亳州市建筑业管理服务中心 咨询电话: 0558-5501007
索引号: 11341600740899250F/202303-00093
组配分类: 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 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其他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其他文件】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申博sunbet官网,申博信用网印发2023年建筑业管理等4个工作要点的通知
文号: 亳建管〔2023〕10号
发文日期: 2023-03-17
发布日期: 2023-03-20
咨询机构: 亳州市建筑业管理服务中心
咨询电话: 0558-5501007
【其他文件】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申博sunbet官网,申博信用网印发2023年建筑业管理等4个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3-20 13:56 信息来源: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申博sunbet官网,申博信用网印发2023年

建筑业管理等4个工作要点的通知

亳建管〔2023〕10号

 

各县(区)住建局,亳州高新区、亳芜园区规划建设局,谯城经开区规划建设局:

经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办公会研究通过,现将《2023年建筑业管理工作要点》《2023年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要点》《2023年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发展工作要点》《2023年亳州市住建系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各县区建设管理部门要对照工作要点,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强化组织领导,细化工作举措,完善政策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全年工作完成情况请于2023年12月20日前书面报市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住建局。

特此通知。

 

附件1:《2023年建筑业管理工作要点》

附件2:《2023年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要点》

附件3:《2023年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发展工作要点》

附件4:《2023年亳州市住建系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点》

 

                    

                    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3年3月17日  

 

 

 

 

 

 

 

 

 

 

 

 

附件1:

2023年建筑业管理工作要点

 

2023年,全市建筑业管理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落实建筑业发展和建筑市场管理各项政策措施,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实施建筑业体质扩量,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规范建筑市场行为,牢固树立发展意识、本土意识和责任意识,推动我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市建筑业产值增速力争达到15%以上,总产值达到210亿元以上。

一、聚焦提质扩量,着力促进建筑业发展

(一)加大政策支持。深入研究我市建筑业发展的现状、问题,提出对策建议,针对性制定支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二)提升建筑企业竞争力。支持现有建筑业企业资质升级,力争实现总承包特级资质零突破、晋升一级资质不低于2家;鼓励建筑企业创优创杯和科技创新。

(三)优化建筑业产业结构。加快建筑业企业结构调整,重点培育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一级建筑业龙头和重点骨干企业,为“走出去”发展战略、承接大型规模工程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鼓励现有二级以上企业提升资质水平,拓展公路、水利、电力等符合国家投资方向和投资重点领域的资质。引导中小企业走小而精的专业化之路,重点承接设备安装、劳务、地基基础、装饰装修、钢结构和土石方等专业工程项目。

(四)完善招投标制度。落实联合体招标、评定分离、信用加分和小额工程面向中小企业招标等措施,扭转本地企业中标率低的局面。

(五)大力引进优质企业落地。深入推进建筑业“双招双引”,制定奖励政策,引进外地大型建筑业企业在我市设立总部或全资子公司,同步抓好政策兑现。

(六)支持拓展市外市场。紧抓长三角一体化、皖北振兴等战略机遇,加强与周边省市合作,为企业走出去牵线搭桥,支持本地企业开拓市外建筑市场。

(七)完善信用体系。完善建筑市场信用评价体系,引导企业加强信用建设,实现施工现场与建筑市场和招投标市场三场联动。

(八)优化项目承包方式。积极引导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组建“总承包+专业承包”合作模式。引导外地企业中标的内大中型项目将专业工程和劳务作业分包给本地中小企业,不断拓展企业发展空间,提高市场占有率。为本地企业申博sunbet官网,申博信用网参与房地产项目搭建沟通平台。

(九)加大企业帮扶力度。建立完善督查调度、帮扶指导、协调督促和量化考核机制,压实各地各部门落实支持建筑业发展工作职责。健全建筑业发展服务体系,从资金、项目承揽、经营管理、工程结算、资质升级、入库纳统等方面加大对本地建筑施工企业的支持力度,提高服务水平。

(十)实施指标提升行动。强化对建筑业产值及关联指标包保、调度、指导和考核,压实部门及属地责任,进一步提升我市建筑业关联指标水平。

二、聚焦严管重罚,着力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一)加强建筑市场管理。严格落实关键岗位人员考勤管理,建立关键岗位人员到岗履职监督通报制度,重点打击虚假考勤行为,对违反相关规定的企业和个人,严格依法进行处理。开展工程发包与承包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治理行动,依托信息化系统实施有针对性的专业分包、劳务分包监管,规范发包、承包和分包行为,严肃查处转包、挂靠及违法分包行为。开展建设工程监理行业专项整治,整顿监理市场乱象,规范监理市场行为。

(二)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加强执法队伍人员业务培训,提高监管执法能力水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监督,坚持配备、使用执法记录仪开展监督检查,完善全程录音、录像制度,规范检查行为。推动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落地。建立执法检查结果情况定期通报制度,及时向社会发布信息,强化社会监督。

(三)严格执法管理。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对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中发现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做到企业资质处罚到位、人员执业资格惩处到位、信用联合惩戒到位、公开曝光到位,形成高压震慑,让违法失信者付出沉重代价。对违法违规市场主体实施联合惩戒,在行政许可、资质资格、招标投标、工程担保与保险、日常监管等方面实施差别化市场准入和管理。

(四)提升行业治理水平。1.推动智慧监管。持续完善工程建设全过程智慧监管平台功能,将市、县两级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企业、项目和监管业务统一纳入信息化监管,实现项目信息、监督信息、隐患信息和处罚信息市县互联互通,实现事中事后监管智能化、可视化,提升监管效能。逐步完善智慧工地、检测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模块,加快实现监管智能化。2.健全建筑市场信用评价体系。全面推进工程项目管理状况与建筑市场信用评价联动,健全失信联合惩戒制度,推动信用评价结果在市场准入、行政审批等方面的应用,加快实现施工现场与建筑市场和招投标市场三场联动。

三、聚焦和谐稳定,着力化解欠薪风险

(一)确保建设资金。严格按照《亳州市工程建设领域工程款支付担保管理办法》规定,落实工程款支付担保制度。全面推行施工过程结算,纠治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行为。开展工程款支付担保和施工过程结算全覆盖检查,未落实工程款支付担保和施工过程结算制度的,按照《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依法处理。

(二)加强源头治理。全面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各项制度,升级完善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系统,加强市县(区)、建设项目线上监管互联互通,实现制度落实和工资支付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常态化开展欠薪欠款整治,加大线上巡查线下核查力度,压实属地建设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有效遏制欠薪增量。

(三)打击欠薪行为。坚决打击恶意欠薪违法犯罪行为,定期发布欠薪异常名录,加强部门联动,发挥联合惩戒作用;加强信访投诉集中项目与市场监管挂钩联动,建立欠薪问题投诉事件倒查市场主体行为机制。

 

附件:2023年全市建筑业产值目标任务分解表

 

 

 

附件2:

 

2023年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要点

 

2023年,全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工作以习近平总书记申博sunbet官网,申博信用网质量安全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全国、全省住建工作会议部署,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统筹发展与安全,层层压实责任,大力推进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化建设,完善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

一、完善质量监管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质

(一)严把设计源头关。制定出台《住宅品质提升设计指引》,进一步明确住宅工程设计品质主要指标要求,提升住宅设计质量,从源头减少质量投诉隐患。完善施工图审查工作监督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我市施工图审查机构管理。

(二)实施质量管理标准化。开展以质量行为和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为主的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制定企业自评、部门检评的考评机制,将考评情况纳入质量标准化工地创建条件。

(三)推进“业主开放日”制度。全面落实“业主开放日”制度,进一步规范标准流程,提升工作成效。将业主开放日制度纳入日常监督检查内容,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加大宣传引导力度。

(四)深化质量问题防治。开展以渗漏、开裂为主的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完善防治措施和图集标准。严格落实设计专篇审查,改进工艺工法,提高材料性能,构建全链条防控机制。严格落实样板示范制度,通过样板引路,将工程质量管理从事后验收提前到施工前的预控和施工过程的控制。

(五)整治“两个市场”。规范预拌混凝土市场,制定出台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办法,严格落实预拌混凝土进场验收、见证取样等制度。逐步推行样品试块信息化管理,加强预拌混凝土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坚决打击违法违规使用海砂行为,保证混凝土质量和工程结构安全。规范工程质量检测市场,制定出台加强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和检测机构信息化管理制度,建立工程质量检测监管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检测试验实时监管,提升检测信息化监管水平。开展质量检测专项检查,严格见证取样与送检制度,严厉打击挂靠、出具虚假报告行为。开展检测机构和混凝土企业信用评价工作,动态公开评价结果,对严重违法失信的依法列入“黑名单”。

(六)创新监管机制。1.推行工程质量保险。借助专业机构力量,大力推进工程质量责任保险。召开住宅工程质量责任保险宣贯会、培训会,有序推进住宅工程质量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完善我市住宅工程质量保险投保机制,充分发挥保险机构专业优势,建立健全工程质量风险管控体系。2.加大质量抽测力度。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加大对建筑材料和工程实体质量的抽测力度,提高对钢筋、水泥、混凝土、防水、保温等主要材料的监督抽测频率,严禁不合格建筑材料和构配件进入施工现场。3.探索风险分级管控。建立质量风险分级管控机制,梳理质量风险源,根据质量管控水平和问题出现频次,对参建主体和施工环节分级分类实施差异化监管。4.实施质量评价。建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实施方案,对县区开展区域质量评价,并将结果通报至当地政府。5.定期组织开展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培训、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巡讲、业务能力考评等工作,提升监督队伍建设水平。

(七)强化日常监督检查。按照“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方式,加大质量监督检查力度,县区质量监督机构要做到监管项目每月全覆盖。市级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要强化层级督导帮扶,每两个月对县区抽查一次,高新区范围内住宅工程项目监督抽查要实现每月全覆盖。坚持查现场实体与查企业行为并重,坚持查问题隐患与查机制漏洞并重,对发现的各类违法违规问题严格处罚到位。建立质量违法违规行为定期通报曝光机制,强化社会监督。

(八)坚持示范引领。贯彻落实工程质量安全手册,组织召开工程质量标准化观摩会、“质量月”主题活动,着力提升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积极推进企业创优创标,引导企业创建省市质量奖项、质量工法。

(九)健全信访化解机制。制定加强质量投诉管理工作制度,规范投诉、受理、调查、处理等工作程序,提高办理质效。加大质量问题线上投诉“二维码”宣传推广力度,推动质量问题处理关口前移,提高信访投诉处理效率。对重复投诉、集中投诉问题,实行重点督办,推动高位解决。

二、深化安全生产治理,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一)开展施工安全专项治理。按照《申博sunbet官网,申博信用网开展全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质量安全“两扫、两铁”治理行动的通知》要求,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治理行动。制定建筑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组织开展深基坑、模板脚手架、起重机械、高处作业、防触电等专项整治,杜绝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重点加强特殊季节时段、重大节假日、重要会议活动期间的安全监管和停复工隐患整治。

(二)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深入宣传贯彻落实《安徽省自建房屋安全管理条例》《安徽省自建房屋安全管理办法》《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申博sunbet官网,申博信用网加强全省自建房屋安全管理工作的决定》。持续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巩固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成果,对经营性自建房持续开展“回头看”,深入推进“经营性自建房再排查再整治”专项行动;加快排查整治非经营性的自建房,落实排查整治全覆盖,不留死角和盲区,将专项整治工作做严做实做细。

(三)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强化风险源和隐患点识别,建立完善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强化安全管理过程管控,有效防范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建立安全生产问题隐患清单、安全生产问题隐患整改清单、安全生产问题隐患整改责任清单等“三张清单”,依托信息化监管平台,实现问题隐患排查、登记、报告、整改、复查验收全过程管理。

(四)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加强企业安全生产“三类人员”“特种作业人员”教育培训和考试考核。通过质量安全会议或组织开展专题培训,加强从业人员教育培训。通过“安全生产月”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主题突出、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压实建筑企业对建筑工人安全培训教育责任,培训情况在信息化监管平台上登记,未经安全教育不允许其进入施工现场从事与建筑作业相关的活动。

(五)提升安全生产治理能力。1.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修订《亳州市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评选办法》,强化“评平结合”,引导全过程、全方位标准化。大力推进安全防护设施标准化、定型化、工具化,适时全面推广盘扣式脚手架、支模架体系,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2.推动安责险实施。全面推进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责任险保险,把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参保情况纳入日常监督重点,充分发挥安全风控机构的技术补充作用。3.全面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制定智慧工地建设标准和评价体系,大力开展“智慧工地”建设,以信息化手段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推进使用建筑起重机械在线监控、扬尘在线监控、视频监控等工地物联网和自动化监测设施,培育一批标杆示范项目。4.加强危大工程管理。严格落实住建部危大工程方案编制指南和重大隐患判定标准,研究制定本地实施细则。加强危大工程专项方案编制、审查、论证、审批、验收等环节管理,确保危大工程安全风险受控。规范建筑起重机械行业管理,委托第三方专业检测公司对在建项目建筑起重机械开展“安全体检”,保障建筑起重机械使用安全。5.创新安全监管举措。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手段,对安全生产检查发现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予以“晾晒”曝光。

(六)严格精准监管执法。坚持“隐患就是事故,事故就要处理”的理念,加大非事故处罚力度,全力改变重检查、轻处罚的现象。持续加大对安全生产事故和违法违规行为的责任追究,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坚持“零容忍”,依法严肃追究责任单位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持续深入开展“打非治违”整治行动,重点打击无资质承揽、违法分包、非法转包挂靠等行为。开展持证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检查,重点打击无证上岗和持假证上岗行为。

(七)发挥创建引领作用。积极引导创建“红色工地”“绿色工地”、“智慧工地”、“安心工地”,全面推进“四个工地”建设,发挥标化工地示范引领作用,提升施工现场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三、推动智慧监管,提升监管效能

持续完善工程建设全过程智慧监管平台功能,将市、县两级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企业、项目和监管业务全部纳入亳州市工程建设全过程智慧监管平台,实现项目信息、监督信息、隐患信息和处罚信息市县互联互通,实现事中事后监管智能化、可视化,提升监管效能。逐步完善智慧工地、检测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模块,加快实现监管智能化。

 

 

 

 

 

附件3:

 

2023年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发展工作要点

 

为强化建筑能效提升,深入发展绿色建筑,积极推广装配式建筑,促进城乡建设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提升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水平,结合我市实际,制定2023年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工作要点。

一、完善制度机制

严格落实《亳州市进一步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亳州市建筑节能降碳行动计划》文件要求,落实产业发展奖励支持政策。编制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完善我市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施工标准与过程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监督检查、定期通报和目标考核机制。

二、提高绿色建筑品质

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投资公共建筑按照不低于二星级标准建设。积极开展绿色建筑星级标识评价工作,执行绿色建筑统一标识制度。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全面落实绿色低碳要求,加强绿色建筑建设全过程监管,强化绿色建筑建设标准执行情况和施工质量检查,严格绿色建筑的验收监督,实现绿色建筑执行情况的闭合管理。2023年,新开工民用建筑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100%,新竣工民用建筑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80%以上,星级绿色建筑占比不低于15%。

三、推进绿色建材应用

举办全市绿色建材产品推介会,搭建合作平台,引导市场消费,积极支持绿色建材产业发展。建立本地绿色建材产品目录库,将绿色建材产品生产企业信息、主要性能指标、工程应用情况等信息向社会公开,为工程建设各方选择应用适宜绿色建材产品提供便利。加强采购需求管理,制定政府投资项目绿色建材应用考核方法,提高绿色建材在国有资金项目中的比重。成立绿色新型建材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绿色建材招商引资、推广应用方面的作用。

四、加快装配式建筑发展

持续加强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建设,推动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发展,2023年全市混凝土部品部件产能达47万立方米,钢结构产能137.6万吨。提升构件标准化水平。制定出台规范装配式建筑设计审查要点和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案评审、装配率审核认定规则。建立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工程验收等环节监管机制,规范驻厂监造、出厂验收、过程检测等行为。完善装配式建筑推进和调度工作机制,开展装配式建筑工作落实情况检查,重点检查项目立项、土地、规划、设计、施工等环节落实情况,并将检查结果纳入目标考核,推动装配式建筑项目落地。完善设计选型标准,提高标准化部品部件使用比例,推动预制墙板、楼板、楼梯等通用部件标准化生产,降低设计施工难度和生产成本。多形式宣传装配式建筑知识,提高公众对装配式建筑的体验感、认知度。2023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以上。

五、推动既有建筑运营降碳行动

出台并实施《亳州市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构建建筑领域低碳发展工作机制。开展既有建筑基本信息调查,建立城市建筑用能数据共享机制,摸清家底。大力支持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开展节能改造。加快推进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动政府投资的新建公共建筑采用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推动具备太阳能利用条件的工业厂房、大型公共建筑、公共机构建筑、公益性建筑全面应用太阳能光伏。全市建筑节能标准设计、施工执行率100%。

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积极推动申报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省级示范项目和装配式建筑示范基地。探索实施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指导亳芜园区管委会做好亳芜园区省级绿色低碳试点片区规划建设,积极争创国家级绿色低碳试点片区,引领我市建筑领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附件:2023年度建筑节能与科技工作目标任务报表

 

 

 

 

 

 

 

 

 

 

 

 

 

附件

 

2023年度建筑节能与科技工作目标任务报表

 

填表单位:          县(区)住房城乡建设局

年度主要考核指标

单位

2022年我市基数

2022年本县(区)基数

2023年计划目标

目标限值

1

绿色建筑竣工比例

%

90.07

 

 

≥80%

2

装配式建筑竣工比例

%

23.66

 

 

≥30%

3

既有居住建筑改造规模

m2

68.70

 

 

 

4

既有公共建筑改造规模

m2

18.79

 

 

 

5

太阳能热水建筑应用面积

m2

610

 

 

 

6

浅层地热能建筑应用面积

m2

20.46

 

 

 

7

光伏建筑应用装机容量

兆瓦

1.95

 

 

 

8

智慧住宅面积

m2

0

 

 

 

9

绿色建材推广应用

100%

100%

 

 

 

 

: 1.计划目标任务和完成情况,将纳入年度目标计理考核、能耗双控且标责任评价考核等评价考核内容;

2.2023年计划目标原则上不能少于限值且不可零报,特珠情况需补充说明;

3.空气源热水应用可纳入太阳能热水建筑应用面积统计;

4.绿色建材推广目标可以是政策制定、技术政策宣贯、标识推广、绿色建材利用比例能方面。

 

 

 

 

 

 

 

 

附件4:

 

2023年亳州市住建系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点

 

为持续改善全市空气环境质量,推动建筑施工全面绿色转型,实现住建行业减污降碳增绿协同增效,全面提升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标准化、精细化、精准化管控水平,推进我市工程施工现场扬尘防治达到“六个百分之百”要求,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完善扬尘管控制度,提升扬尘防治标准

(一)强化制度建设。制定出台《亳州市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分类分级监管制度》等文件,实施分类分级监管,压实各级监管部门监管责任,督促参建单位落实防治责任和各项措施。

(二)强化智慧治污。以创建“智慧工地”为契机推动扬尘防治数字化管理,实现对项目施工现场重点部位和区域场所实现远程高清视频监控;依托建筑工地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实时采集现场PM2.5、PM10 等环境数据,相关实时信息和预警信息实现与智慧工地平台互联互通;各县区建设管理部门要落实视频监控管理巡查责任,做好视频监控系统的对接问题处置等工作,针对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三)强化精准治污。聚焦建设、施工、监理等责任主体,突出重点环节,加强薄弱项目的监管力度,实施清单管理,严格落实建筑施工扬尘“六个百分之百”管控措施;重点检查群众关切以及投诉项目,对环保督察的典型问题跟踪问效;重点组织开展好重大节假日、重点时段扬尘管控,督促企业做好扬尘防治。

(四)强化典型引领。推行绿色施工,抓好“绿色标杆施工工地”创建工作,推动新开工项目创建率不低于80%,将扬尘污染防治纳入创建主要内容,实施建筑施工扬尘精细化管理,严控污水外排,全面落实工地扬尘防治目标。

(五)强化信用治污。加强创优引领,引导企业以创建“绿色工地”、“智慧工地”等各类示范工地为抓手,实施奖优罚劣,差异化监管。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执法检查,对责任不落实、扬尘防治措施不到位、整改不积极的企业和项目,综合运用行政、经济、信用等多种手段,进行处理处罚。完善企业信用综合评价系统,将建设、施工、监理等责任主体扬尘防治落实情况纳入信用评价体系。

(六)强化市政工程扬尘管控。对纳入监管的市政施工项目要压实责任、强化措施,加大检查执法力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项目施工期间落实扬尘治理各项防治要求。

(七)强化典型案例曝光举措。市住建局将充分利用现代化等媒体对扬尘防治措施落实好的和不到位的建筑施工项目进行正反面曝光,健全监督机制,推进社会化、全民监督。

二、强化措施保障

(一)制定工作方案。各级建设管理部门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部署,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并及时调度工作进展。

(二)强化监督检查。要进一步加强与环保局联合执法,建立联合督察机制,加强联防联控,综合治理,联合生态环境等部门对建筑工地扬尘治理进行专项督查,要加大对确定为重点污染源项目的执法检查力度和频次,对管控不到位、扬尘措施不落实的,依法依规处理。进一步加强对县区监督管理落实情况的监督,对监督管理较差、问题突出的县区进行通报。

(三)落实包保责任。要持续落实包保责任,不断更新健全包保责任制台账,实现辖区内所有工程项目包保全覆盖,进一步压实工地扬尘治理包保责任,细化任务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