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博sunbet官网,申博信用网

当前位置: 网站申博sunbet官网,申博信用网 > 政府信息公开 > 市政府办 > 新闻发布稿
索引号: 1134160073302996XP/202211-00022 组配分类: 新闻发布稿
发布机构: 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 / 公民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亳州市农村敬老院改革工作成效网上发布 文号:
发文日期: 2022-11-05 发布日期: 2022-11-05
索引号: 1134160073302996XP/202211-00022
组配分类: 新闻发布稿
发布机构: 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 / 公民
有效性: 有效
关键词:
名称: 亳州市农村敬老院改革工作成效网上发布
文号:
发文日期: 2022-11-05
发布日期: 2022-11-05
亳州市农村敬老院改革工作成效网上发布
发布时间:2022-11-05 10:17 信息来源: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年来,为扎实推进基层医养融合发展,打破行业壁垒,坚持集成改革,采取乡镇敬老院移交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的举措,探索出了一条可操作、可借鉴、可复制的“医养结合”“两院合一”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改革新路子,初步实现五保老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安度晚年的改革目标。

一、强化顶层设计,做到统筹安排“一盘棋”

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谋划、亲自部署,多次调度推动,并出台了一系列统筹推进的政策措施,彻底整合乡镇敬老院和乡镇卫生院资源,设置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和医疗护理功能于一体的敬老院,隶属乡镇卫生院,为政府举办的公益性养老机构,名称为××镇(乡)卫生院敬老院,乡镇人民政府是敬老院的责任主体,负属地管理责任,民政部门履行养老行政监管职能,卫生健康部门履行卫生行政监管职能。敬老院院长由乡镇卫生院提名并任命报乡镇人民政府、县区卫生健康委、县区民政局备案,统一全市医养结合政策,做到“一盘棋”推进。截至目前,全市133 家乡镇敬老院已有126 家与乡镇卫生院融合发展,投入使用后的敬老院,基础设施、医疗水平、护理质量和供养能力大幅提升,服务对象覆盖所有特困老人及社会养老,实现了医疗护理与养老的有机统一、融合发展。

二、强化基础服务,做到医养融合“两连通”

敬老院内分别设立诊疗室和中医治疗室,每室不少于20平方米,配置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药物和设备,从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团队中选派医生、护士挂牌上岗,兼顾向周边群众提供诊疗服务。一是推动医疗护理与养老服务连通。民政、卫生健康部门及时鉴定入住特困老人的失能程度,对达到全护理、半护理程度的,全部安排转入乡镇卫生院治疗,分别按2:1、4:1比例配备护工,入住时进行体检,将检查结果告知本人及其监护人,建立信息档案。对治疗后能生活自理的,安排转回敬老院,并按10:1比例配备护工,半年体检1次,建立健康档案,切实打通医疗护理与养老服务之间的行业壁垒。二是推动特困养老与社会养老连通。全市60周岁以上老人约82万人(约占总人口16.5%),65岁以上老人约67.98万人(约占总人口13.61%),其中集中供养的特困老人有6035人,社会养老面广量大。为回应群众关切,拓展服务覆盖,我市按照“低门槛、全覆盖、保基本”的原则,对完成保障对象供养需求后仍有空余床位的乡镇敬老院,比照全自理特困老人供养标准收费,面向社会能自理的老人开放养老服务,提高养老资源利用率。

三、强化财政投入,做到经费保障“三到位”

坚持项目资金优先用于乡镇医养结合工作,建立一整套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增强供养服务机构托底保障能力。一是特困老人供养标准提升到位。失能特困老人供养补助标准由最初的每人每年2.4万元,提标到目前的每人每年3.6万元,新增部分由市、县区财政按4:6比例分摊,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县区民政部门按月拨付至敬老院。二是医护人员收入待遇保障到位。敬老院医技人员工资由财政供给,享受派出卫生院平均工资档次,从上级拨付给敬老院的运营管理经费中支出;同等条件下优先评定职称,充分调动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护工及管理服务人员工资待遇,由县区政府统筹设定基本标准。三是敬老院经费投入到位。市、县区财政保障敬老院日常运转和发展建设经费,从中央、省级财政下拨给市、县区民政事业发展资金中的社会救助资金、敬老院运营管理经费和市、县区福彩公益金中足额拨付给敬老院,专账管理、独立核算。在此基础上,市、县区财政每年按1:1标准,再向每个敬老院拨付20万元。

四、强化制度建设,做到内部管理“四统一”

为规范医疗护理服务,我市先后出台了《农村敬老院改革基本规范》《失能特困老人集中医养工作指南》《进一步规范农村特困供养管理工作若干规定》等制度规范,严格实行内部管理“四统一”。即:统一制定全市失能特困老人入住乡镇卫生院集中供养规范标准,出台全市护理管理“双十规范”;统一制作工作指导手册,将失能特困老人日常照护工作细化、量化、具体化;统一供养护理记录和培训内容,做到一人一档;统一由乡镇卫生院提名任命敬老院院长,有效防止敬老院与卫生院貌合神离“两张皮”现象。

五、强化运营监管,做到日常照护“五结合”

一是把医疗日间巡诊和生活集中供养紧密结合起来,每天进行规范诊查诊治和日常生活照料,并做好记录。二是把入院体检与日常健康管理结合起来,做到主动预防,及时诊治,精细管理,持续服务。三是把综合医疗保障与大病救治有效结合起来,开展大病和慢性病分类救治。四是把护工交接班管理与安全管理结合起来,做到交接仔细,主动防范风险。五是把需要医护一个不落与恢复自理能力及时退出结合起来,建立科学动态进退出工作机制。同时,对医保管理、饮食安全、消防安全及治安安全管理等均作出科学的制度安排,不断提升健康养老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改革后,老人的医疗服务和集中供养紧密结合,大幅提升在院老人的健康状况。

目前,我市集中供养率位居皖北六市第一、全省第三位,集中入住的五保老人经精心医疗照护后,987名患病老人中有960名病情得到基本控制、415名有褥疮的老人中已全部痊愈。全市在院老人100岁以上的有14人,较2019年增加了10人;80-99岁的有1804人,较2019年增加了143人。《人民日报》《中国扶贫》《改革内参》《中国改革报》和人民网、光明网等中央、省、市媒体进行了多次专题报道,此项工作还入围2019年中国改革年度案例,并在国务院全国老龄委全体会议上作经验介绍,受到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的充分肯定。在2021中国人口与发展论坛中,我市作为典型经验进行发言。

下一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进一步完善医养融合发展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组织制度、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进一步规范安全监管,确保有意愿入住的老人都能及时入住,一个不落,做到全覆盖;确保为老人提供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养老等一体化、全流程、无缝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