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博sunbet官网,申博信用网

您现在位置 : 网站申博sunbet官网,申博信用网 > 资讯中心 > 政务要闻

补短板促脱贫 决胜全面小康——市委一号文件解读(一)

发布时间:2020-06-02 07:42:27 来源:亳州晚报 浏览:
【字体大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质量怎么样、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今年“三农”工作成效。

市委一号文件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完成上述两大目标任务,必须攻克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必须补上“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全市上下务必深刻认识做好2020年“三农”工作的特殊重要性,毫不松懈、持续加力,集中资源,强化保障,把短板补得更扎实,把基础打得更牢靠,全面完成“三农”工作各项任务。

2020年时间将要过半,脱贫攻坚到了决战决胜的最后时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倒计时阶段,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市委一号文件对完成两大目标任务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今年的重点工作是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攻克脱贫攻坚战最后堡垒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近年来,我市勠力同心,接续创新,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让脱贫之花开遍药都大地。2019年,我市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全面整改“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突出问题,为3.4万户、8万名贫困群众落实个性化帮扶措施,脱贫3.8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21%,顺利完成脱贫攻坚年度任务。

当前,脱贫攻坚战已到了决战决胜时刻,如何啃下最后的“硬骨头”?市委一号文件进行了全面部署。

市委一号文件指出,要全面完成脱贫任务。坚持精准扶贫,在总体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的基础上,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确保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剩余1.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要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集中发力,坚持“逐个走访、逐类分析、逐项解决”,继续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问题排查,对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动态清零。对七类特殊困难群体,落实落细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综合社会保障政策,实现应保尽保。对利辛县特别是未脱贫人口超过50人的新张集乡和谐村实行挂牌督战、重点帮扶。

要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市县财政要继续增加专项扶贫资金,确保支持保障力度与全面收官要求相匹配。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扶贫小额信贷等支持政策。深入实施五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推进乡村振兴行动。持续推进农村基层党建“一抓双促”工程。

市委一号文件指出,要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对已脱贫人口,按照“回顾、回访”要求开展全面排查,特别是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突出问题和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精准等认真查找漏洞缺项,安排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确保一项一项整改清零、一户一户对账销号。

要建立健全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加强对不稳定脱贫户、边缘户的动态监测,将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及时纳入帮扶,为巩固脱贫成果提供制度保障。强化“四带一自”产业扶贫、“三有一网”点位扶贫、“三业一岗”就业扶贫、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加强政策引导、典型示范,推进移风易俗,深化“志智双扶”。按照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个“战役”一起打的要求,及时帮扶解决疫情造成的贫困户生产生活困难,及时帮扶解决扶贫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时帮扶解决外出务工问题。

要抓好问题整改和宣传工作。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坚持清单管理,突出抓好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回头看”和国家考核反馈等各类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整改,持续做好扶贫领域漏评、错退、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线索征集工作。加强常态化督导暗访,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加强脱贫攻坚宣传工作,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脱贫攻坚的进展情况及成效,大力宣传典型案例和艰苦奋斗的感人事迹,营造全社会关心扶贫、支持扶贫的良好氛围。

同时,要保持脱贫攻坚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研究接续推进减贫工作,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攻坚期后,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

加快补上“三农”突出短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三农”。

农业基础设施不足、公共服务设施落后、教育医疗质量有待提高,是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也是农村发展不充分最直观的体现。市委一号文件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提出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等7个方面的补短板行动。

市委一号文件明确,要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深化“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开展省级示范县创建。年内建成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930.7公里,基本实现村民组通硬化路。支持村内道路建设和改造,落实对农村公路养护的补助政策。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和危桥改造,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完成电网升级改造攻坚计划。推进光纤网络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向自然村延伸。

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任务。统筹农村饮水基础设施建设,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推进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有条件的地区将城市管网向农村延伸,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做好水质监测。

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开展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建成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259所。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落实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政策,对乡村学校教师职称评聘实行倾斜政策,符合条件的乡村学校教师纳入当地政府住房保障体系。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专项行动,确保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增加学位供给,有效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学问题。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确保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0%。

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消除医疗服务空白点。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三县全覆盖、乡村中医药服务全覆盖。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对应聘到乡村工作的应届高校医学毕业生,给予大学期间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加强乡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控,引导群众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将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围。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全面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推进医保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实现市域范围内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加强农村低保对象动态精准管理,合理提高低保等社会救助水平。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实现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推进村级养老服务站建设,加强和改善农村残疾人服务。

改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办好“送戏进万村”、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活动,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95%。实施乡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开展“村级文化带头人”选拔培育行动,支持乡土文艺团组发展。传承发展五禽戏、庄子养生功、二夹弦、皖北大鼓、六洲棋等益智健体项目和特色戏曲。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推进传统建筑、古树名木挂牌保护。以“庆丰收、迎小康”为主题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加快推进4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治理7.28万亩。加快实施“引江济淮亳州段”工程。启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支持建设一批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健全完善冷链物流标准和服务规范体系等。

着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美丽宜居的生态村庄,是新时代农村居民的热切期盼,也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市委一号文件指出,要扎实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突出问题整改,努力做到质量第一、群众满意。稳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要尊重群众意愿,明确建设规范、补助标准,把省级中心村和示范村、重点示范村作为改厕重点,大力推广“三格式”改厕模式,稳妥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建立农村改厕长效管护机制。

抓好改厕“回头看”,以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检查反馈安徽的共性问题整改为契机,对2019年以前改厕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逐一销号,确保6月底前完成问题整改。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0%以上。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农村黑臭水体整治。

抓好省级中心村建设和示范村建设。8月底之前,2019年度56个省级中心村要全部竣工。启动2020年度84个省级中心村建设,年度完成项目工程建设任务70%以上。创建省级森林村庄30个。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50个示范村、16个重点示范村创建工作。以“五清一改”为重点,支持引导农民群众开展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发动农户在房前屋后,自己动手建设小菜园、小果园、小药园,推进美丽家园建设。

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以蒙城县、利辛县、涡阳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建设为切入点,创建一批种养结合示范点。强力推进秸秆禁烧和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园建设,组织参加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畜禽粪污和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85%和92%以上。

稳步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利用,完成省下达年度任务。持续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43%,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5%。推进农膜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全面落实茨淮新河、西淝河清水廊道生态保护及蒙城县芡河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禁捕工作。开展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推动林业增绿增效,完成造林3.5万亩。推深做实河长制,加快建设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   (记者 汝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0条评论

*正文:
验证码: captcha

网友评论列表

    暂无网友评论